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论坛 诗词论坛

颜回好学文言文翻译和注释_颜回好学文言文翻译和注释和拼音

zmhk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颜回好学文言文翻译和注释_颜回好学文言文翻译和注释和拼音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颜回好学文言文翻译和注释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

颜回好学文言文翻译和注释_颜回好学文言文翻译和注释和拼音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颜回好学文言文翻译和注释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1.杨大年文言文阅读答案

2.陈述古辨盗文言文启示

3.文言文鲁哀候

颜回好学文言文翻译和注释_颜回好学文言文翻译和注释和拼音

杨大年文言文阅读答案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词语所在的句子的理 ①用不着修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A.于:对,对于.B.用;因为.C.当,做;当做,作为.D.才.所以选AD(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及常用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的理 ①顷刻:一会儿.译为:一会儿时间,杨大年就能写出几千字的文章,可真是一代文豪啊.②擅天下:天下有名.寡合:不合群,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译为:杨大年因为(凭借)文章写得好在天下享有名声,但他的个性特别刚强.很难与人相处.(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相关内容,归纳为:才思敏捷;虚心,平易近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个性刚强不和世人同流合污.答案:(1)A(2)A、D(3)①一会儿时间,杨大年就能写出几千字的文章,可真是一代文豪啊!②杨大年因为(凭借)文章写得好在天下享有名声,但他的个性特别刚强,很难与人相处.(4)边游戏边写文,且写文快,看出他才思敏捷;学生开玩笑指出他言行矛盾,他大笑且改文,看出他虚心、平易近人;担任大学士但写文用词有改动,就认为自己不称职请求辞官,看出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且为人正直;晚年因小人排挤谗毁而不受皇帝恩宠,看出他个性正直刚强,不与小人同污.。

2. "杨亿巧对"文言文阅读的文中"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

        《杨亿巧对》中寇准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杨亿巧对》原文 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注释 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请:邀请。

        会:适逢,恰巧。 因:于是,就。

        戏:以为戏 为:是。 白:报告。

        因:就。 应声:紧接着对方刚停下的声音。

        一:全,满。翻译 寇准在中书。

        和其他大臣以做对子为游戏,他说:“水底日为天上日。(水底的太阳是天上的太阳)”没有人能对出,恰巧杨亿来报告事情,于是别人请他对对子。

        杨亿接着刚停的话音说:“眼中人是面前人。(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所有在座的人都称好。

3. 古文翻译——谈龙录

        钱塘人洪升(字昉思),在新城门生活很长时间了,是我的朋友。

        一天我们一同在司寇(王士稹)家里讨论诗,洪昉思痛恨时俗流行的诗歌没有章法,说:“诗不就像龙吗?头、尾、爪、角、鳞、鬣,缺一样,就不是龙了。”司寇哂笑着说:“诗应像神龙,能看到龙头看不到龙尾,有时候在云中露出来一个爪一片鳞而已,怎么能看到全体?能看到全体的是人雕塑绘画出来的。”

        我说:“神龙,伸缩变化,本来就没有固定的形状。恍惚看见的,可能是一片鳞一只爪,但是龙之的头尾完整,依然存在(能通过鳞和爪推想到)。

        如果被眼见得事物所迷惑,以为完整的龙都是雕绘出来的,反有借口了。”。

4. 求此5篇文言文题目答案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祖

        1。

        黄琬巧对 黄婉小时侯聪明,祖父黄琼做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

        京城看不见日食情况,黄琼把听见的情况告诉皇上。皇太后招他问日食遮了多少。

        黄琼思索答案却不知道日食情况。黄婉当时7岁,在旁边:“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恍然大悟,立刻用他的话回答诏书。

        。神童庄有恭 粤中部的庄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声。

        (他的)家在镇粤将军署旁边,有一次放风筝玩耍,(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内院中,庄有恭直接进入要求归还。所有衙役都认为他岁数小而忽略了他,没有来得及阻挡他进入。

        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状态与众不同,急促喝问他说:“小孩从哪来的?”庄有恭实话回答。将军说:“你读书了没有?可以对对子吗?”庄有恭回答说:“对子,小意思了,那有什么难的!” 将军问:“能对几个字的对子?”庄有恭回答:“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

        ”将军认为他大气夸奖他,于是就指着厅里张贴的画让他做对子,说:“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说:“就是这里一盘棋,便可以对呀。”

        应声对道:“惨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堤防堤防。” 。

        曹植聪慧 陈思王曹植,字子建。他十多岁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数十万字辞赋,他还擅长写作。

        太祖读了曹植的文章之后曾问他:“你是请人代笔的吧?”曹植跪下答道:“孩儿出口就能谈论,提笔就能写出文章,请父亲当面试试,看是否请人代笔?”当时,恰逢邺城铜雀台落成,曹操把儿子都带上台去,让他们各自作一篇赋。 曹植落笔如飞,转眼即成,而且写得很值得欣赏,太祖对曹植的才能惊叹不已。

        曹植天性随和,不让人敬畏,他使用的车马以及自身的装束打扮也都不追求华丽。每次去见曹操,曹操都故意用疑难问题来刁难他,但曹植都能应声而答,因此颇受曹操宠爱。

        太祖去攻打孙权,派曹植留守邺城,并告诉曹植说:“我以前作顿邱令时,只有二十三岁。 想想当年的所作所为,我至今也不后悔。

        你如今也二十三岁了,也应当努力啊!”曹植一方面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受到另眼看待,另一方面,还有丁仪、丁廙、杨修等人的辅佐。太祖犹豫不决,几次想把曹植立为太子。

        然而曹植做事我行我素,言行上又不注意修饰,饮酒也没有节制,而以后成为文帝的曹丕却暗用权术对付曹植,宫女及太祖身边的人都给他说好话,因此曹丕被立为太子。 曹植有一次乘车在御街上行驶,从司马门径直出宫。

        太祖知道后非常生气。守卫司马门的官也因罪被处死。

        从此以后太祖加重了对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太祖一方面担心自己死后出现祸患,一方面因为杨修很有才华而且足智多谋,更是袁绍、袁术的外甥,因此捏造罪名,把杨修杀了。

        曹植心里更加不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关羽围困,太祖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兼征虏将军,想派他去解救曹仁。

        为此太祖专门敕令告诫曹植,曹植却因喝得酩酊大醉而不能受命,太祖懊悔就把曹植罢免了4。鲍子难客 齐国姓田的(权臣)出行前在厅堂设宴祭祀路神,(一起吃饭的)幕僚有上千人。

        宴席上有敬献鱼和大雁 的,姓田的看了,于是感叹道:“老天对民众很厚道啊!生长五谷,孕育鱼和鸟,用来享用。”所有食客高声附和。

        鲍家男子年龄二十岁,在幕僚中排列在次等的位置,进言道:“不是您说的那样。天地万物和我们人类并存,种 类不同而已。

        种类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只是因为大小、智力不同而互相制约,互相成为食物,并不是为了给谁吃而生存的。 人类获取可以吃的东西吃,难道是天为了让人吃而孕育它们吗?况且蚊虫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吃一天,寇莱公在中书省,和同事做对子为乐,,写下了 :“水底日为天上日”,没人能对,一次恰逢杨大年来办事,大家就请他对,大年答到:“眼中人是画前人。”

        在坐的人都说对的好。 肉,岂不是为了蚊虫而孕育出人、为了虎狼而孕育有肉的生物了吗?”。

5. 寇准是个怎样的人文言文阅读答案

        寇准为官清正廉洁,在广大中原人民群众中享誉崇高,甚至于连辽邦也深为敬佩。

        寇准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官位升到执掌国家大权的宰相,却没有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当时处士魏野赠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

        即见他不贪不欲,怜惜民财的品质。这道诗传到契丹,契丹人景仰万分。

        寇准晚年被贬广东雷州。一次北使到宋都汴京,看着一个个执政大臣,问引路人:谁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

        “当时的朝庭官宦们都羞愧得面面相觑,无人回答。寇准廉洁清正的官德,在华夏官吏上树立了一个楷模,一千多年来受到人们的赞美。

6. 杨生之狗的译文急~~~~~~~~

        晋太和年间,广陵有个姓杨的人,养了一条狗。

        他特别爱这条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带着这狗。一次,这个人喝醉酒后走到一个水洼附近的草地后,就倒地睡着了,无法赶路。

        当时正赶上冬天有人烧草燎原,当时风很大。与是狗反复不停的叫唤,这个姓杨的人仍旧大醉不醒。

        狗看到这个人前面有一坑水,于是走到坑里,用自己的身体沾了水后然后抖落在主人身边的草上。就这样反复来回了很多次,狗一点点一点点的移动步子把主人身边的草全都弄湿了。

        当火燃烧到的时候,因为草湿没有燃烧起来,主人躲过了被火烧的大难。后来姓杨的人醒来,才发现。

        后来又有一次,这个人因为在天黑赶路,不小心掉到一空井里。狗叫了整整一个晚上。

        有人从这里过,很纳闷为什么狗冲着井号叫,过去一看,发现了这个姓杨的。杨生说,你救了我,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那个人说,如果你把你的狗送给我,我就救你出来。 杨生说,这个狗救过我的命,不能赠给你啊。

        我死活不要紧。那个人说,既然这样,那我就不救你了。

        这时狗低头看着了看井里,杨生明白了狗的意思,于是给那个路人说,我愿意把狗送给你。那个人于是马上救出了杨生,把狗栓上带走了。

        过了五天,那只狗夜里逃跑回杨生家来了。

7. 求10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 “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 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

        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署 ②适 ③弈 ④对 ⑤夸 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 ;②遽诘之曰 ;③庄以实对 ;④何难之有! 3、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③太祖:指曹操。

        ④论:议论。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文化常识 文学家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他从小颖悟,从上文看,十多岁时读过的书已相当多,而且文章也写得不错了。

        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

        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今有《曹子建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顾 ②悉 ③将 ④诸 ⑤援 2、翻译:善属文 ;②奈何请人 ;③太祖甚异之 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 4、默写《七步诗》。 4、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

        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③繁:毓。

        ④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⑤蚋:一种吸血的小虫。

        ⑥囋:叮咬。 文化常识 食客。

        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

        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和 ②亦 ③并 ④类 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 。 5、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

        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

        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注释①罄:一种打击乐器。和尚用来作佛事。

        ②术士:有法。

8.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55篇答案

        (一)敏慧1、黄琬巧对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弯月。

        2.神童庄有恭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①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②立刻问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实回答;④有什么难的呢!3.曹植聪慧1.①只②都③带领④众⑤提、拿;2.①善于写文章;②为什么要请人?③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4.略。

        4.鲍子难客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说的;③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约。3.责难、驳斥。

        5.曹绍夔捉“怪”1.①停②友好③一会儿④发出⑤丰盛的菜肴⑥希望⑦备办⑧完毕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诉他;②可以替你俩除去这怪声音;③和尚一一再追问他这是什么原因。6.杨亿巧对1.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2.适逢杨大年正好来报告事情3.①对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7.解缙敏对1.①回答②同“悦”③正当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经⑦思维敏捷2.皇上本想用假话来刁难解缙。3.生儿子。

        (二)学习8.承宫樵薪苦学1.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2.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9.桓荣勤学不倦1.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10.宋太宗学书1.①好②专心③临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极2.①多次派太监拿了写的给王著看②又拿了写的问王著(好不好)③(书法)本已经很好了。

        3.王羲之。11.催景俘拜师1.①已经②学生③追随2.①我惭愧地拒绝,但对方不同意②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

        3.①作为②成为③写④做12.为人大须学问1.①早先②空闲③近④全国2.①亲自参加战争②不是空话③回想年轻时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错了。3.莅事惟烦。

        13.读书五失1.①选择②向往③软弱④确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优点⑦往往2.①往事②换个开头③基础。14.颜回好学1.①极悲伤②回答③同“无”2.①学生更加亲近(我)②(你的)学生中谁是最爱好学习的?(三)仁爱15.张孝基仁爱1. ①不成材②将③同情的样子④渐渐地⑤感到奇怪⑥很⑦慢慢地2. ①他的儿子在路上乞食②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

        3.靠近;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16.陈实与“梁上君子”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词,无义④这(地步)⑤谁⑥慢慢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个2.①当时荒年百姓饥饿(饥,荒年)②严肃地教育子孙。

        3.小俞。17.赵简子元日放生1.①同“于”;在②争着③对的2.①表示(对飞禽)有恩德②恩德补偿不了罪过。

        3.鸠4.担当、胜任。18.3邓攸弃儿保侄1.①只②恰逢③靠近④只⑤挑⑥还不如⑦听从2.①抱着弃民逃跑②我们还年轻。

        3.①死②逃跑③死19张之万马1.①养②派③坚持④不多时⑤问⑥大概2.①张之万对这事感到奇怪②刚骑,就被马掀下来③一连换了好几个人。20.王安石辞妾1.①沉、翻②还(债)③感伤的样子④多少2.①(你)夫人让我在你身边服侍②家中财产全部用尽还不够③把所欠的钱全部赏赐给她。

        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称)4.遇事先为他人着想。21.宋仁宗忍饿1.①赶身②睡着③宫中④实在⑤每⑥饥饿2.而开了宰杀无数羊的风气。

        3.①近来②匹配、比较③近④到处4.梦寐以求。22.范仲淹罢宴1.①做太守②死③出丧④备办⑤泪2.①空闲的日子带领手下官员登上高楼摆酒宴②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他们③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23.顾荣施炙1.①讥笑②遭③后来2.①有想要吃烤肉的神色②于是放下自己的烤肉,而送给(他吃)③哪有整天端送烤肉而不知道它味道的呢?24.逆旅主人无情1.①交给②别的③洗④有人⑤就⑥连2.①然而每月租舍要好几千铜钱②要是不缴中租金必然被责骂直到打官司③不是旅店老板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3.①放下一张床(作动词用)②房间低矮。(四)诚信25.陆元方卖宅1.①同“值”,钱财②只③立刻④拒绝2.①子侄们以此怒怨陆少保②不这样,这是欺骗别人了。

        3.邀请,没邀请而自己上门的客人。26.岑鼎1.①把②损坏③保全④为难2.①鲁侯想献出其他的鼎假冒岑鼎,请求和齐国友好②如果柳季说它是岑鼎,那么我们接受它。

        3.①相信②诚信4.因为若献出岑鼎,那就将国家最珍贵的宝物丢失了;若不献出岑鼎,而以其他的鼎假冒,那就损害了柳季诚信的品格。27.杨万里与“诚斋”1.①贬官②命名2.①关起门来谢绝来客②张浚用端正良心诚意待人的学问勉励自己。

        28.和氏壁1.①玉石②同“棒”③看④之于⑤泪⑥那2.①楚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②你为什么要哭得那么伤心?3.因为发现它的人叫“卞和”。29.幽王击鼓1.①筑②曾③便2.①于是多次击鼓②被天下人嘲笑。

        3.失信于诸侯。(五)品性30许生端方1.①很②几乎③跳入④拿着⑤背着2.①平时行为端正不随意说话②已躲过了火灾,为什么还要投河?3.衣服。

        31.王安石待客1.①第二天②食物③才④备⑤一会儿⑥罢了⑦吃⑧回去2.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3.胡饼的四傍。

        32.范文正正直1.①交往②方法③因为④成家立业2.①适逢那个有道术的人病重②不值得交给。

陈述古辨盗文言文启示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颜回

       编辑本段译文

       ①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白了,很早就去世了。②孔子哭得极度悲伤,说道:“自从我有了颜回( 这样好学的弟子) ,学生更加亲近(我)。”③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④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喜欢学习,他不把怒气发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错误。他不幸去世了,就再也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

       编辑本段注释

       回⑴年二十九,发尽⑵白,蚤⑶死。孔子哭之恸⑷,曰:“自⑸吾有回,门人益亲⑹。”鲁哀公⑺问:“弟子孰⑻为⑼好⑽学?”孔子对⑾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⑿,不贰过⒀。不幸短命死矣,今⒂也则亡⒃。”

       ⑴回:颜回,又称颜渊,孔子弟子。

       ⑵尽:全部。

       ⑶蚤:通假字,通“早”。

       ⑷恸(tòng):哀痛之至。

       ⑸自:自从。

       ⑹门人益亲:学生更加亲近。益:(副词)更;更加。

       ⑺鲁哀公:鲁国国君。

       ⑻孰:谁。

       ⑼为:最。

       ⑽好:喜好 爱好(组词法)。

       ⑾对:回答。

       ⑿不迁怒:不转移愤怒。迁:转移。

       ⒀不贰过:不重复犯一个错误。贰:重复。 过:错误。

       ⒁短命死矣:命短死了。

       ⒂今:现在。

       ⒃亡:通假字,通“无”,没有。

       编辑本段孔子和颜回

       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孔子英文:Confucius, Confucious; 拼音: Kǒng z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来的典籍中。

       孔子是颜回的老师.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征在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编辑本段孔子的影响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知也。”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罕: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先进: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勤勉好学,学有所成,品行高尚,一生兢兢业业努力实践孔子学说的人。对他的记载有几处很值得玩味。一是孔子说他“不愚”。孔子并没用“敏”、“惠”等字眼,而用“不愚”,说明颜回资质并不特别高。二是说他对自己并没什么帮助,无论自己说什么,颜回都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孔子还是很看重这个学生的,颜回死时,孔子极度伤心,大呼“天丧予”。颜回也对孔子充满了感情,孔子受困时,他对孔子说,您还没死我怎么敢死。我觉得,对于孔子来说,颜回就是自己的翻版。他眼见自己的学生一步一步跟自己越来越象。面对这种情景,我想孔子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除了“天”以外,最知道自己的就是颜回了。颜回即使并不意识到自己了解孔子,他的行为也体现了他已把握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和这样一个学生在一起,孔子应有一种知己的感觉,但孔子并没有过明显的表达,甚至还嫌不足,“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这可能是因为颜回太像自己了。只有在颜回死后,孔子才意识到失去颜回意味着什么,叹息道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并对学生说我不为颜回哭为谁哭?孔子是否觉得颜回之死意味着自己理想人格之死,意味着镜中自己的死呢?再也没有人可以像颜回 那样勾起孔子的共鸣了。

       所以说,每一个人还是要珍惜眼前人啊。不要等到失去时才后悔莫急。

       编辑本段颜回和孔子的关系

       颜回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

       编辑本段启发与借鉴

       不迁怒,不贰过。在三千弟子中,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颜回,不仅因为他好学不倦,始终努力实践孔子的理想,还因为他有“不迁怒,不贰过”的修养。“不迁怒”意为不把自己的怒气发到别人头上;“不贰过”是指不重复犯错误。人难免要犯错误,但决不能重复犯错误。比如说谎骗了父母或老师,但经指出后就要坚决改正,决不能再犯。如果再犯,就是“贰过”,就是明知故犯。再如玩电脑游戏玩过了头,结果耽误了功课,学习成绩下降。这种情况发生后一定要吸取教训,以后绝不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玩游戏上。要做到“不贰过”,首先要总结教训,其次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没有这两点,错误会一犯再犯。

       阅读训练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发尽白,蚤死 ②今也则亡 ③弟子孰为好学

       2. 解释下列句中加括号的字。 ①孔子哭之(恸) ②门人(益)亲 ③弟子(孰)为好学 ④不贰(过)⑤发(尽)白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迁怒,不贰过。” (2)“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3)“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4.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孔子哭之恸”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缀耕之垄上C.渔人甚异之 D.河南乐羊子之妻者

       5. 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

       6.孔子“哭之恸”的原因是什么?

       最佳答案

       1.蚤同“早” 亡同“无” 孰同“谁”

       2.(1)哀痛到了极点(2)更加(3)谁(4)过错(5)全部

       3.( 1 )不转移怒火,不重复过去的错(2)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这样好学的人了。 (3)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

       4.C

       5.不迁怒,不贰过(直接) 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6.颜回年纪轻轻就死了,现在没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了。 开放分类:

       古文,学习帮助,好学,颜回

文言文鲁哀候

       1. 文言文陈述古辨盗有什么启示

        1.鲁人徙越 1.①自己②有人③凭④长处3.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2.农夫殴宦 1.(1)给 (2)眼泪 (3)通“值”价值 (4)就3.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3.教学相长 1.(1)味美 (2)即使 (3)困惑 (4)增进,促进 3.教 学 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4. 樊重树木 1.(1)但是 (2)从前 (3)都 3.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造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5. 颜回好学 1.(1)早 (2)极度悲哀 (3)更加 3.颜回年轻轻就了,现在没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了。6. 王充博览 1.(1)赞扬 (2)以……为师 (3)就 (4)就 3.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等。

        7. 不记人过 1.(1)过失、过错 (2)假装 (3)责问 (4)制止 2.略 3.吕蒙正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寻机报复。有胸怀,更有智慧。

       

        8.欲食半饼喻 1.(1)原因、缘故 (2)停止 (3)假如 2.略 3.讽刺了那种不究因果而钻牛角尖、徒生苦恼的糊涂虫(愚蠢的人)。9. 反裘负刍 1.(1)背 (2)为什么 (3)你 2.略 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10. 管庄子刺虎 1.(1)制止 (2)代词,指老虎 (3)举动 (4)却 2.略3.做事应善于分析矛盾,把握时机,以逸待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齐人有好猎者 1.(1)回家 (2)妻子孩子 (3)应该 (4)努力耕田 3.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暂时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12. 何梅谷之妻 1.(1)将(2)黄昏 (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观音菩萨”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听,不阻止她呢,又恐怕会让读书人见笑。13. 邴原泣学 1.(1)能够 (2)假如,如果 (3)白白地 (4)钱,学费 3.发现邴原无学而泣,躬身垂问。

        得知邴原身世后,甘愿舍弃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学费。这位老师“关心贫幼”、“帮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敬佩。

        4.贫不丧志,立志求学,并在学习中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4. 晋人好利 1.(1)离开 (2)求取 (3)给 (4)比……严重 3.虽然强抢不是什么值得表扬的,但晋人的辩解却也令人深思。

        好利是人类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风范,说起廉洁慷慨激昂,而暗地里却贪得无厌,为自己利益费尽心机者,实在比这晋人还要差!因为他们多了一条更卑劣的品行——虚伪!15.范仲淹罢官 1.(1)急忙,赶快 (2)具备,齐备 (3)失意的样子 (4)结束,完毕 3.亟令询之、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

        4.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16.一知半解 1.(1)却 (2)圣贤 (3)因此 (4)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无义 3.读书而不善于运用,变得非常迂腐,甚至连基本的人世常识和人情伦理都忘却了。

        17.非所言勿言 1.(1)祸害,灾难 (2)糊涂、愚昧的样子(3)谋划(4)防备,戒备 2.聪明的人,还没有一点声响时就预计到了;会思考的人还没有成功时就做好防备。 3.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

        18.武王问治国之道 1.(1)方法 (2)罢了 (3)怎么样 (4)利益,好处 3.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19.君子之言 1.(1)少 (2)不及,比不上 (3)考虑 (4)灾难,祸害 3.前者寡而实,后者多而虚。

        4.寡——多、实——虚、有——无20.刘备纳贤 1.(1)后代 (2)回头看 (3)依附,依靠 (4)把……作为 (5)拜见 (6)以……为奇 3.要有一番作为,就要善于海纳百川。(生于忧患,于安乐。)

        21.绝妙好辞 1.经过 (2)同“否” (3)走 (4)女儿的儿子 (5)记录 2.略 3.才高八斗,绝顶聪明22.牧童捉小狼 1.距离 (2)特意 (3)快速跑 (4)样子 2.略 3.要善于用智慧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23.林逋论学问 1.(1)只 (2)方法、技能 (3)探讨、分辨 (4)“之于” (5)实在的事情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24.一轴鼠画 1.(1)随便 (2)察看 (3)及、等到 (4)跌跌撞撞25.勉谕儿辈 1.(1)用来做成 (2)不要 3.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

        26.刘庆问饮 1.(1)到 (2)先前 (3)只是 (4)无辜服罪 3.自己拿着房间钥匙,房间紧闭如常而金钱却丢失了。 4.柳庆商人:“你的钥匙常放在什么地方?”商人回答说:“经常自己带着。”

        柳庆又问:“你可曾和别人一同住宿过吗?”商回答说:“没有。”柳庆接着又问道:“与别人一同喝过酒吗?”商人回答说:“先前曾和一个僧人畅饮过两次,酒醉得大白天就睡着了。”

        柳庆据此判断房间主人只是因为刑讯痛苦才被迫认罪的,并不是真正的盗窃犯,那个僧人才是真正的盗窃犯。 27.勾践困于会稽 1.(1)已经 (2)同“返”,回 (3)抬头看 (4)穿 3.卧薪尝胆 忍辱负重,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28.孔子过而不式 1.(1)讨伐;攻打 (2)就 (3)拿着缰绳 (4)扶着车前横木敬礼 3.国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争而不,非勇也。29.汗不敢出 1.(1)皇帝下诏书接见 (2)恐惧 4.钟毓是个诚实的人。

        30.吴郡陈遗 1.(1)极,非常 (2)常常 (3)口袋 (4。

2. 陈述古辨盗启示

        这是译文:

        陈述古字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县。当时有家富户丢失了一些财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小偷。陈述古就哄骗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极其灵验,它能把真正的盗贼辨认出来。”于是,陈述古就派人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放到后阁供奉着。接着,他把嫌犯们引来站在钟的前面,当面告诉他们说:“没有做小偷的摸这钟就没有声音,做了小偷的一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非常严肃,祭祀完毕后用布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中派人用墨汁涂钟。很长时间之后,带着那些嫌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布幕里去摸钟。他们把手从布里伸出时,陈述古就检验他们的手,只见他们的手上都有墨迹,独有一个人的手上没有,于是真正的小偷显露出来了——他是担心摸了钟会发出声音,所以不敢摸的人。经过审讯,这个人就承认了。

3. 陈述古辨盗的道理

        唔,陈述古是抓住了盗贼做贼心虚的心理,通过"墨钟有灵"辨认出盗贼。

        这是译文:

        陈述古字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县。当时有家富户丢失了一些财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小偷。陈述古就哄骗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极其灵验,它能把真正的盗贼辨认出来。”于是,陈述古就派人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放到后阁供奉着。接着,他把嫌犯们引来站在钟的前面,当面告诉他们说:“没有做小偷的摸这钟就没有声音,做了小偷的一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非常严肃,祭祀完毕后用布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中派人用墨汁涂钟。很长时间之后,带着那些嫌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布幕里去摸钟。他们把手从布里伸出时,陈述古就检验他们的手,只见他们的手上都有墨迹,独有一个人的手上没有,于是真正的小偷显露出来了——他是担心摸了钟会发出声音,所以不敢摸的人。经过审讯,这个人就承认了。

4. 文言文:《摸钟辨盗》的启示

        陈述古密直,主管建州浦城县的时候。

        当时,有家富户被盗,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小偷。陈述古就骗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非常灵验,它能把真正的小偷辨认出来。”

        于是,就打发人去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来祭祀它,把囚犯们引到钟的前面,当面亲自告诉他们说:“不是小偷的摸这钟就没有声音,是小偷的一摸它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很是严肃,祭祀完了,用帷幕把钟围起来。

        然后暗暗派人用墨汁涂钟,过了许久之后,带领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帷幕里去摸钟。摸完之后检验他们的手,每个人手上都有墨水,只有一个囚犯手上没有。

        审讯他,这个人就承认了犯罪事实。原来是因为他怕钟发出声音,所以不敢去摸。

5. 陈述古辨盗译文

        陈述古辨盗

        陈述古密直,知(1)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2)盗者。述古绐(3)曰:“某寺有一钟,至(4)灵,能辨盗(5)。”使人迎置后阁(6)祠(7)之。引囚立钟前,谕(8)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9)祷(10)钟甚肃(11),祭讫(12)以帷(13)围之。乃阴(14)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之即服(15)。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字词注释 (1)主管 (2)不知道哪个是真的(3)哄骗(4)非常 (5)小偷 (6)我国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7)供奉 (8)告诉 (9)同事。旧社会指同在一部门作官的人(10)祈祷 (11)恭敬 (12)完毕 (13)围幕 (14)暗地 (15)服从 原文 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①盗者。述古绐②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祠之③。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④祷钟甚肃,祭讫以帷⑤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唯一囚独无墨,讯之即服。盖恐钟有声,不敢摸者 诗文翻译 陈述古密直,曾在建州浦城县当过县令。当时,有家富户被盗,丢失了不少物件,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小偷。(陈述古)就欺哄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非常灵验,它能把真正的强盗辨认出来。”于是,陈述古就让人去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来放到后阁供奉着。接着,他把囚犯们引来站在钟的前面,当面告诉他们说:“不是小偷摸这钟就没有声音,如果是小偷,那么一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很是严肃,祭祀完了,用围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地里派人用墨汁涂钟。很长时间之后,才叫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围幕里去摸钟。他们把手从布里伸出时,陈述古叫他们把手拿出来检验,只见他们的手上都有墨迹,独有一个囚犯手上没有,于是真正的小偷显现出来了——是担心摸了钟它会发出声音,所以不敢摸的人。经过审讯,这个小偷立即承认了犯罪事实。

        望采纳 谢谢了

6. 《智破盗窃案》古文的译文

        智破盗窃案 《梦溪笔谈〉译文 陈述古在福建省浦城县做知县时,当地发生了一宗盗窃案,抓住了一些嫌疑犯,却不能够确认谁是真正的窃贼.于是他心生妙计,故意声称有一座庙里的钟非常灵异,能识别盗贼.凡是盗贼摸了,它就会发出声音.他派人把那口钟迎到官署后面的阁上,还把疑犯带来,故意在他们面前说:不是盗贼,摸它是不会发出声音的;若是盗贼,摸它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说完以后,还装模作样,带领县衙内的大小官员庄重的祭祀一番,然后用布将钟围住.他让各个疑犯逐一伸手去摸.每人摸完之后,他不是检验钟是否有声,而是查看各人的手.因为他事先偷偷派人将墨涂在钟上,真正的罪犯由于害怕钟真的会响起来,所以根本不敢碰那口钟一下,自然手上没有墨痕. 原文 陈述古密直知建州蒲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为盗者.述古乃绐之曰:“某神有一钟,能辨盗,至灵.”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 祭讫,以帷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令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惟有一囚无墨,讯之,遂承为盗.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

       1. 鲁哀公护宅文言文翻译

        鲁哀公欲西益宅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原文

        鲁哀公欲西益宅,史争之,以为西益宅不祥。哀公作色而怒,左右数谏不听,乃以问斯傅宰折睢。曰:“吾欲西益宅,而史以为不祥,子以为何如?”傅宰折睢曰:“天下有三不祥,西益宅不与焉。”哀公大悦而喜。顷之复问曰:“何谓三不祥?”对曰:“不行礼义,一不祥也;嗜欲无止,二不祥也;不听强谏,三不祥也。”哀公默默深念,愤然自反,遂不西益宅。夫史以争为可以止之,而不知不争而反取之也。

        注释

       

        ①西益宅:向西扩建住宅。

        ②史:掌史的官,也称太史。

        ③斯:兼词,相当于“之于”;傅:师傅;老师。宰折睢:是鲁哀公师傅的名字。

        ④与:参与。这里是“在”、“属于”的意思。

        ⑤愤然:愤怒的样子。一说通“幡然”,迅速而彻底(改变)。

        ⑥争:通“诤”,劝止。

        译文

        鲁哀公想要向西边扩建宫室,史官极力劝阻他,认为往西边扩建宫室是不吉利的。哀公气得脸色都变了。他身边的人多次劝谏他都不听。于是哀公就这件事去问他的师傅宰折睢。哀公说:“我打算向西边扩建宫室,但是史官认为不吉利,您认为怎么样?”鲁哀公的师傅宰折睢说:“天下有三种不吉利的事,往西边扩建宫室不在其内。”哀公听了心里非常高兴。过了一会儿又问:“什么是三件不吉利的事呢?”宰折睢说:“不实行礼义,这是第一件不吉利的事;贪图声 *** 望享受没有止境,这是第二件不吉利的事;不听从大臣严正的劝谏,这是第三件不吉利的事。”哀公听了,默默地深思,生气地自己回去了(一说幡然醒悟,痛自反省),最终没有往西边扩建宫室。史官认为极力反对劝止就可以阻止国君,却不懂得不极力反对劝止反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注:自译。

2. 文言文 秦士

        原文:秦士有好古物者,价虽贵,必购之.

        一日,有人持败席一扇,踵门而告曰:

        秦士大惬,以为古,遂以负郭之田易之.

        "昔鲁哀公命席以问孔子,此孔子所坐之席也."

        逾时,又有持枯竹一枝,告之曰: "孔子之席,去今未远,而子以田售.吾此杖乃太王避狄①,杖策去分阝所操之棰③也,盖先孔子又数百年矣,子何以偿我 "秦士大喜,因倾家资悉与之.

        既而又有持朽漆碗一只,曰:"席与杖皆周时物,固未为古也.此碗乃舜造漆器时作,盖又远于周矣,子何以偿我 "秦士愈以为远,遂虚所居之宅以予之.

        三器既得,而田舍资用尽去,致无以衣食,然好古之心,终未忍舍三器.于是披哀公之席,持太王之杖,执舜所作之碗,行乞于市,曰:"那个衣饮父母,有太公九府钱④",乞我一文!"闻者喷饭.

        秦士好古

        有个姓秦的士人好古物成瘾,即使价格再高他也要千方百计地买回家来。有人也就投其

        所好,专门钻他这个空子,让他吃亏不少。

        一天,一个人扯着一块烂席片来见他,说是以前鲁哀公向孔子问政时赐孔子的座席。秦

        士心中大喜,认为这是难得的古物,就以诸多良田作价买了下来。

        过了些时候,又有一个人手持一把古杖找上门来,说:“这是以前太王为避夷狄之乱杖

        策离开豳地时所持的杖棰,比孔子所坐的席子还要早几百年呢!如此古物,您该出什么价

        钱?”秦士就倾尽家中资财买了下来。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手捧一只朽烂的木碗来兜售,对秦士说:“您买的席和杖,都算

        不上古物。我的这只木碗是夏桀所造,比周朝古远多啦。”秦士没想到竟能遇到如此古物,

        就把正住着的宅院作价买下了这只木碗。

        秦士三件古物到手,却落得田资用尽,无衣无食,然而好古之心却使他始终不忍丢弃古

        物。于是,秦士就披上“哀公之席”,拿着“太王之杖”,捧着“夏桀之碗”,沿街乞讨,

        糊口度日,口中还不时地喊着:

        “衣食父母们啊,您若有太公时的九府钱,就行行好,给我一文吧。”

3. 文言文《颜回好学》的全文翻译

        颜回好学《史记》 原文 回年 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

        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4. 鲁哀候弃国,听了鲁哀候的话,齐候会怎么想

        在明白齐侯的反应前,显然要先弄清楚两个问题: 1.鲁哀侯弃国的原因是什么?(大的层面即背景) 2.鲁哀公的性格特点如何?(小的层面即引子) 对于第一个问题,应该是:造福百姓才能赢得民众的支持和拥戴;脱离百姓则将为民众所弃。

        一个失去了民众支持的人,就如秋天的蓬草一样,秋风一刮就会被连根拔起。即(是犹秋蓬,恶于根本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也。)

        也如同后世唐太宗所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之论。 对于第二个问题,显然是鲁哀公个人太过懦弱,无能,失去了民心,在与齐侯对话的时候虽然已经明白,却悔之晚矣。

        因此综上所述,齐侯肯定是一方面纳贤士、宽民力,以收民心,一方面则要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修身养性,提高政治素养。当然,归根结底就是搞好勤政爱民工程,从而加强自身的统治。

5. 翻译本古文鲁哀公为室而大,公宣子谏曰:“室大,众与人处则哗,

        鲁哀公修建宫殿,规模很大,公宣子劝谏说:“宫殿造了太大,很多人聚在一起就会很喧闹,而人少时又会显得很凄清.所以我希望君王你造宫殿最好是恰如其分.”哀公说:“我听你的指教.”但说管说、做管做,修造大宫殿的工程并没停下来.这样,公宣子又去拜见哀公,说:“咱们国家是个小国家,如果宫殿造了大了,老百姓知道了会埋怨君王的,诸侯知道了会看不起我们的.”鲁哀公说:“已经听到过这样的指教了.”但是工程仍然在继续.公宣子只得第三次去见哀公,说:“新宫殿的左边是昭庙,右边是穆庙,修造这样大的宫殿正好靠近两位先君的庙堂,这样不有损你作为孝子的形象吗?”听到这席话,鲁哀公才下令停止施工,拆除板筑.鲁哀公要修建宫殿的想法是十分坚决的,公宣子要阻止这件事的决心也是十分坚定的.但是公宣子劝了三次,第三次才使鲁哀公接受意见,停止施工.这三次中,前二次讲得不得要领,没有击中要害,所以鲁哀公根本听不进去.有人面对河水垂钓,一整天还钓不到一条小白鱼,这不能怪河中的鱼不上钩,而是在于钩上的鱼饵鱼不喜欢吃.而那些钓鱼的高手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所拿的鱼竿线绳钩儿一下子就能钩着鱼儿的嘴,是因为这钩上的鱼饵是鱼喜欢吃的东西.事情没办法对付,是在于人对这事情不了解,所以无法对付.。

6. 汉代龙敬候

        84龙敬侯陈署

        功臣排名

        1.酂文终侯萧何

        2.平阳懿侯曹参

        3宣平武侯张敖

        4绛武侯周勃

        5舞阳武侯樊哙

        6曲周景侯郦商

        7鲁母侯疵

        8汝阴文侯夏侯婴

        9颍阴懿侯灌婴

        10阳陵景侯傅宽

        11信武肃侯靳歙

        12安国武侯王陵

        13棘蒲刚侯柴武

        14清阳定侯王吸

        15广平敬侯薛欧

        16汾阴悼侯周昌

        17阳都敬侯丁复

        18曲城圉侯蛊逢

        19博阳壮侯陈濞

        20梁邹孝侯武儒

        21淮阴侯韩信 22蒯成尊侯周緤23都昌庄侯朱轸 24厌次侯元顷 25成敬侯董渫 26故城庄侯尹恢 27阿陵顷侯郭亭 28广严壮侯召欧29河阳庄侯陈涓 30蓼夷侯孔聚 31费圉侯陈贺 32平悼侯沛嘉33武强庄侯庄不识 34隆虑哀侯周灶 35台定侯戴野 36贳齐侯吕 37海阳齐信侯摇毋馀 38芒侯昭 39柳丘齐侯戎赐 40斥丘懿侯唐厉 41东武贞侯郭蒙、高苑制侯丙倩 42乐成节侯丁礼 43宣曲齐侯丁义 44魏其庄侯周定 45昌武靖信侯单宁 46绛阳齐侯华无害 47曲逆献侯陈平 48东茅敬侯刘钊、菌庄侯张平 49复阳刚侯陈胥 50猗氏敬侯陈速 51祁毂侯缯贺52鄢陵庄侯朱濞 53博阳节侯周聚 54平定敬侯齐受 55故市侯阎泽赤 56任侯侯张越 57汁方肃侯雍齿58柏至靖侯许温 `59辟阳幽侯审食其 60高京侯周成61安平敬侯谔千秋 62留文成侯张良 63南安庄侯宣虎64平棘懿侯林执 65北平文侯张苍 66肥如敬侯蔡寅、襄平侯纪成、高粱共侯郦疥 67安丘懿侯张说 68阳夏侯陈豨 69朝阳齐侯华寄 70彭简侯秦同 71清简侯空中 72强简侯留胜 73宁陵夷侯吕臣 74祝阿孝侯高邑 75煮枣靖侯赤 76梧齐侯阳成延 77堂阳哀侯孙赤 78宁庄侯魏速 79张节侯毛泽 80纪信匡侯陈仓 81新阳胡侯吕清、棘阳庄侯杜得臣 82高胡侯陈夫乞 83阳河齐哀侯其石 84龙敬侯陈署 85下阳庄侯冷耳 86堂邑安侯陈婴 87阳信胡侯吕青 88营陵侯刘泽 89广阿懿侯任敖 91旬顷侯温疥 92磨简侯程黑、高陵圉侯王周 93武原敬侯卫胠 94吴房庄侯杨武95繁庄侯强瞻 96汾阳庄侯靳强 97棘丘侯襄 98深泽齐侯赵将夜 99宋子惠侯许瘛100阏氏节侯冯解敢 101中水庄侯吕马童 102杜衍庄侯董翳103赤泉庄侯杨喜104涅阳庄侯吕胜 105谷陵定侯冯奚106甘泉侯王竟 107须昌贞侯赵衍 108长修平侯杜恬 109昌圉侯卢卿110成阳定侯奚意、平都孝侯刘到 111平州共侯昭涉掉尾 112壮敬侯许倩 113邔庄侯黄极中 114共庄侯卢罢师 115开封愍侯陶舍 116临辕坚侯戚鳃 117禾成孝侯公孙耳 118东阳武侯张相如 119阳义定侯灵常 120轪侯利仓 121平皋炀侯项它 122土军武侯宣义 123汲终侯公上不害 124槀祗侯陈错 125中牟共侯单父圣 126戴敬侯秘彭祖 127德哀侯刘广 128上邳侯刘郢客 129朱虚侯刘章 130衍简侯翟盱 131慎阳侯栾说 132期思康侯贲赫 133便顷侯吴浅 134义陵侯吴程 135桃安侯项襄 136沅陵顷侯吴阳 137陆梁侯须毋138离侯邓弱139江邑侯赵尧140射阳侯项缠141周吕令武侯吕泽142建成康侯吕释之143羹颉侯刘信144合阳侯刘仲145沛侯刘濞

7. 畏法而至 鲁侯弃国 不展家书 龙城飞将 举火求贤 翁算 子侨包藏祸心 译文

        39 子侨包藏祸心:译文: 西郭子侨、公孙诡随和涉虚喜欢掩饰自己的身份出行,常在黑夜里翻越邻居的墙头,邻居十分讨厌他们,所以便在他们来往的墙角下挖了粪坑,修建厕所。

        一晚,他们又经过。子侨先**而掉入粪坑,没有说什麽,反招呼诡随,诡随跟著也跳下去了,想要警告下个人,子侨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说。

        」接著涉虚也来了,掉了下来。子侨才说:「我希望咱们谁都不会取笑谁。

        」 君子认为:「西郭子侨不是人啊!自己不谨慎,惹来污辱,还暗具害人的心,欺骗他的朋友,真是太没有良心了。 29 举火求贤: 宁戚想向齐桓公谋求官职,但处境穷困,没有办法使自己得到举荐,于是就替商人赶着装载货物的车来到齐国,晚上露宿在城门外。

        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夜里打开了城门,让路上的货车避开。当时火把很明亮,跟随的人很多。

        宁戚在车下喂牛,他看到桓公,感到很悲伤,就拍击着牛角大声唱起歌来。桓公听到歌声后,抚摸着自己的车夫的手说:“真奇怪!那个唱歌的不是个平常人。”

        就命令副车载着他。桓公回城后,到了朝廷里,跟随的人员请示桓公如何安置宁戚。

        桓公赐给他衣服帽子,准备接见他。宁戚进见齐桓公,用如何治理国家的话劝说桓公。

        第二天又进见齐桓公,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话劝说桓公。桓公很高兴,准备任用他。

        群臣劝谏他说:“这位客人是卫国人。卫国离齐国不远,您不如派人去询问一下。

        如果确实是贤德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桓公说:“不能这样。

        去询问他的情况,是担心他有小毛病。因为一个人的小毛病而丢掉他的大优点,这是君主之所以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

        凡是听取别人的主张一定有某个取舍的根据,现在听从了他的主张而不再去追究他的为人如何,是因为他的主张合乎自己的标准。况且人本来就难以十全十美,衡量以后用其所长,这就是得当的举荐啊。

        桓公 算是掌握住这个原则了。 26 不展家书:宋代,胡瑗。

        在他还是平民的时候,同孙明复、蔡守道是朋友,三人在泰山读书学习,三人拼命读书,吃粗茶淡饭,通宵不睡觉。十年了都不回家,有家里面的书信来时,只要看见上面说了家里面平安无事,就不再读下去,而将信扔进山涧之中,很快又开始展开书学习,不想因此而分心。

        就只能找到这些,给点分吧!!! 司马景王东征,令召李喜做从事中郎。 司马景王问他说:“从前,先公也请过你,你却迟迟不肯出来,现在我召你来,你却很 快就来了,这是何故?” 李喜笑道:“先公以礼相待,故我也就以礼进退。

        而您明公以法令为绳,我怕法,所以只能来了。” 故事介绍 鲁哀侯弃国而走齐,齐侯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鲁哀侯曰:“臣始为太子之时,人多谏臣,臣受而不用也;人多爱臣,臣爱而不近也,是则内无闻而外无辅也。

        是犹秋蓬,恶于根本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也。” 意思 鲁哀侯离开自己的鲁国逃到了齐国,齐侯问:“您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这么早早的抛弃鲁国呢?”鲁哀侯说:“我开始作太子的时候,很多人对我进行劝谏,我听了却不肯用;很多人爱戴我,我接受他们的拥戴却不亲近他们。

        因此,我在里面听不到消息,在外面没人辅佐。这就象秋天的蓬草,讨厌自己的根基却喜爱枝叶,秋风一旦吹起,就被连根拔掉了。”

        故事 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意思 宋代,胡瑗。在他还是平民的时候,同孙明复、蔡守道是朋友,三人在泰山读书学习,三人拼命读书,吃粗茶淡饭,通宵不睡觉。

        十年了都不回家,有家里面的书信来时,只要看见上面说了家里面平安无事,就不再读下去,而将信扔进山涧之中,很快又开始展开书学习,不想因此而分心。 文中表现了胡瑗性格中勤奋、不怕清苦、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特点。

        故事间接 龙城飞将:一说李广,一说卫青。 2003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对“龙城飞将”的注释做出修改:“龙城”指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李广,陇西成纪人。

        其先祖李信为秦国名将,曾率秦军追逐燕太子丹直到辽东。 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少年从军,抗击匈奴。

        他作战英勇,杀敌颇众,使汉文帝大为赞赏。有一次,当文帝出去狩猎的时候,眼前突然跳出一只大老虎,李广立刻跳出与老虎扭打,最后以短剑将老虎刺死。

        看到这情景的文帝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说道:“你晚生了五十年,若是早五十年出生的话,就能够跟随高祖打天下而成为大诸侯了!”因而对他感到十分惋惜。 汉景帝即位后,李广升为骑郎将。

        吴王、楚王叛乱时,李广以骁骑都尉官职跟随太尉周亚夫出征平叛,在昌邑城下夺得叛军军旗,立下显赫战功。诸王叛乱平定后,李广调往上谷、上郡、陇西、雁门、代郡、云中等西北边陲做太守,抗击匈奴的入侵,与匈奴对峙并加以击破,立下轰轰烈烈的成功,被匈奴称为飞将军,对其十分恐惧。

        一次,匈奴进攻上郡,景帝派了一名亲随到李广军中,这名亲随带了几十骑卫士出游。

8. 文言文 莫三而迷的译文

        晏子聘鲁,哀公问曰:‘语曰:莫三人而迷。今寡人与一 国虑之,鲁不免于乱何也?’晏子曰:‘古之所谓莫三人而迷者,一 人失之,二人得之,三人足以为众矣,故曰莫三人而迷。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一言于季氏之私,人数非不众,所言者一人也,安得三哉?’

        晏子访问鲁国,鲁哀公问道:“俗话说;‘没有三个人合计就会迷惑。’现在我和全国民众一起考虑事情,鲁国不免于乱,为什么呢?”晏子说:“古代所谓‘没有三个人合计就会迷惑’,是说一个人意见错误,两个人意见正确,三个人足以形成正确的多数了,所以说‘没有三个人合计就会迷惑’。现在鲁国的群臣以干、百来计算,言辞统一于季氏的私利,人数不是不多,但说的话就像出自一人之口,哪有三个人呢?”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颜回好学文言文翻译和注释”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