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欣赏 诗词欣赏

逍遥游朗读_逍遥游朗读视频

zmhk 2024-05-21 人已围观

简介逍遥游朗读_逍遥游朗读视频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一下逍遥游朗读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决大家的疑惑。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逍遥游朗读的话题。1.高二语文上册教

逍遥游朗读_逍遥游朗读视频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一下逍遥游朗读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决大家的疑惑。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逍遥游朗读的话题。

1.高二语文上册教案五篇

2.·高分追加!!!高中古诗文朗读mp3免费下载

3.高二课程古诗和文言文朗读

4.新课标高中文言文

5.求经典朗诵篇目

6.我们举办《庄子·逍遥游》诵读比赛,具体是下面一段。需要配乐,拜请高手推荐一些合适的配乐,谢谢!!

逍遥游朗读_逍遥游朗读视频

高二语文上册教案五篇

        1.高二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不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听“曲”(播放音乐)

        听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对琶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赏“声”

        1、学生谈听后之感

        2、白居易在听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写下他的感受的?(直接进入第二段的琵琶声部分)

        3、诗人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音乐形象的?(师生同分析)

        三、品“情”

        提问设计: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

        明确: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四、识“知音”

        设计提问: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

        1、学生讨论。

        2、明确: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

        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高二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善于汲取世俗经验论说道理的写作方法;鉴赏《庄子》借助寓言增强说理的趣味性的写作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对文中道家文化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理解并继承道家思想中的优秀之处。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说理方法。

        教学方法:研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要点:自主研读《五石之瓠》。

        教学过程

        一、引疑设问明庄子

        1.作者介绍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相传,庄周自幼聪明好学,一生率性,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他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但淡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请他担任相国,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

        庄周的文章,想象奇特丰富,结构变化多端,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情致旷达,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他的作品常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和抨击,也有一些积极意义。

        主要作品有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名言:

        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②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③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④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⑤不以物挫志之谓完。

        ⑥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⑦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2.题目解说

        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五石”是指数量。“瓠(hù)”是葫芦的一种。“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作者只是借“五石之瓠”来说明道理。

        3.文学常识

        《庄子》又名《南华经》,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章是庄子所写,“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4.写作背景

        二、字正腔圆诵文本

        1.自由诵读,每人读两遍。

        2.正音。

        3.美读全文:两个同学上讲台演读,一人读惠子,读出疑问、惋惜的语气,一人读庄子,读出解惑、肯定的语气。

        三、字斟句酌解文意

        1.同桌合作,互相释疑,解释全文,

        2.点两名同学上台展示,其中一人朗读后指出关键字词并解释,一人翻译。

        3.问题:文章是怎样通过“大瓠”与“不龟手之药”之用的对话阐述“无用”和“有用”的观点的?

        首先,惠子对庄子发起“大瓠无用而掊之”的诘问,庄子回以“不龟手之药”的故事作为启发。然后,庄子告诉惠子怎样“巧用”这个“五石之瓠”,建议他可以把这个大葫芦当作腰舟系在身上,用来浮游于江湖之上,这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逍遥游”境界。由此可见,“无用”是“大瓠”的外在价值,而“有用是事物的内在价值,“无用”很可能有大用。从“逍遥游”的角度来说,人应该注重内在的生命价值和自我价值,巧用“无用之用”来实现自我价值。

        4.主题归纳

        选文利用寓言告诉我们,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

        四、探骊得珠赏技法

        本文的说理方法:寓言说理,情感鲜明。

        ①借用寓言说理。

        作者善于运用富有形象性的寓言,把自己的思想隐含其中,而且使情感更加深邃,寓意更加深刻。本文运用了“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深入浅出,含义更加丰富。

        ②鲜明的感情XX。

        文中庄子的态度非常鲜明。如当惠子讲了“五石之瓠”的故事后,庄子说:“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一个“拙”字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极不赞成惠子的说法。而在文末庄子又说“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则直接批判惠子,认为他为尘世所牵绊,为世俗所累。

        五、你言我语谈收获

        问题:对惠子和庄子的大瓠之争,应如何理解?

        这里蕴含着对“有用”和“无用”的认识的问题。

        庄子认为只要不凝滞于物,则大小皆为可用,这是有用。用必须超然物外,游于忘我之境。当然,是无用,无用无害,也无困苦,就可以逍遥自在、绝对自由了。因而无用是大用,这是庄子追求的理想境界。而惠子则基于对现实的识,自然局限于一般的理解而有所困惑。

        3.高二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3、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品读诗歌的语言,分析诗中的形象特征,体味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要认真思考,听出这个故事渲染的是怎样一种情境,并希望大家把故事的中心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记录下来。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烈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步履瞒珊,跃跌撞撞地朝山上走来,他疾病缠身,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聋”了。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写下了一首“七律之冠”:

        (师深情地朗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绪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通过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来指导诵读、背诵。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

        律诗,从格律上说,只要求颔联、颈联对仗。经过仔细玩味,该诗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因此,同学们在诵读或背诵时应注意体会这一点。

        4.高二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的

        一、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

        二、体会作品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指导学生有意模仿,进行写作。

        三、指导学生学习文中对事物的分析方法,观察思考问题。

        教学安排

        本课拟用三课时讲授:

        第一课时,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分析作品;

        第三课时,指导背诵,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设想

        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的难度较先秦散文小,打算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鉴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XX设计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简介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散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

        2.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3.学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

        4.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

        一、XX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把握本文的大意,现在我们一起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作品谋篇布局的特点。

        二、分析文章构思精巧

        提问:文章题目为过秦论,在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有多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品内容?

        明确:只有全文最后一句。

        (第二问学生不易答出,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提问:作者在文中设计几组实力对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秦国与九国实力比较,陈涉与九国贤士、谋臣比较。秦国实力不比九国联合起来的实力大,但秦统一了中国,陈涉的实力不能与九国君臣相提并论。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学习现代文阅读时讲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之处。

        明确:秦的逐步强大秦统一中国为巩固政权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文章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这两段生动的记述,读者对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此时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所以金圣叹说: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足见文章构思精巧。

        三、指导学生朗诵课文,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

        主要侧重在对感情、声调、课文整体节奏方面的朗读指导。

        四、指导学生体会文章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

        可提两个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本文是一篇论说文,但记叙多于议论,这样安排内容是否得当,理由是什么?

        2.作者在写作本文时,应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课时

        一、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指导背诵

        指导学生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了解后三段段与段间的关系,进而理清这三段的写作思路,方便背诵。

        注意语言特点、句式特点,准确背诵。

        二、介绍《阿房宫赋》,比较阅读,加强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比较阅读的目的在于品味两文在辞采上的不同,更好地体会西汉散文的特点。

        三、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完成课后练习

        5.高二语文上册教案

        一、分析第一层

        齐读课文第一层的两支曲子

        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天地惊鬼神。”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的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筑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

        二、分析第二层:

        提问:从“左侧右偏”“前合后偃”两句可见窦娥在赴刑途中所受的苦难,可她为什么还要提出坚决走后街,舍近求远呢?

        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的善良与淳朴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的一面。

        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情看她与婆婆的一段对白,并试做分析

        (原文略)

        三、提问:通过人物对白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

        明确: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戏情的人物性格服务,窦娥对婆婆的一段对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四、阅读[快活三][鲤鱼儿]

        提问: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婆婆提出的希望的要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呢?

        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受冤屈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阅读第三层: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桩誓愿是六朋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苍得到反应。第三桩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介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

        六、她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是否矛盾?

        明确:窦娥对天地的指斥和感受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者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斥天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动动容不定期昭雪窦娥的冤案。

        七、作业设计:

        如何分析理解窦娥的反抗精神?

        八、板书设计:

        窦娥冤

        1、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2、三桩誓愿是什么?表现了窦娥什么样怕精神?

        3、归纳主题

        4、作业设计。

·高分追加!!!高中古诗文朗读mp3免费下载

        朗诵国学经典,引领文明风尚。以下是我为你推荐的大学生国学经典朗诵,希望你能喜欢。

大学生国学经典朗诵《道德经》

        《道德经》的主题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解读,《老子》呈现出不同面相。两千多年的主流派是政体哲学或者管理哲学,如法家的韩非子就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的。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他的理论基础是《道德经》;三国时期王弼也是这样,他从管理角度来解释《老子》;还有的从军事角度解读《老子》,比如《孙子兵法》;还有人说这是为人处世之道、生存之道,委曲求全,以柔克刚;《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从养生的角度来解读《道德经》,修炼元气然后得道;还有从成仙的角度来讲,中国的道教产生于三国,张鲁写《老子想尔注》,是后来五斗米教的经典。

        《道德经》的思想解释,《吕氏春秋?不二》用了一个字为其定义,即?柔?字。《道德经》把中华民族的民族性通过《周易》、通过升华,以贵?柔?为核心,创造了完整的理想体系。用三个关键词概括《道德经》的思想体系:第一是?自然?,也就是事情本来的那个样子,自然之性,天生的。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生长,就达到了生命的最佳状态;第二是?无为?,不折腾,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这就是第三个词:?道?,?道?是规律,顺应自然本性就是根本的规律。

        老子认为无形产生了有形,有形又分裂成为更复杂的东西,从而产生了整个有形的世界。道是宇宙的第一动力,它产生了宇宙世界之后并没有消失,并且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之中。因为道永远和这个元气的?一?在一起,万物能够发展、壮大、成功,就是要适应这种能量。老子认为每一个有形事物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使用了他内在的无形的宇宙动力,也就是?道?。

        自然是事物的本性或天然状态,事物的自然本性产生的外在表现就叫做自然。?不学而能者,自然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自然而然,本来就是。每个事物生来都有自然之性,自然之性的展现就是这个事物的自然。在道家看来?自然?是万物的最佳状态,?道?通过万物的?自然?表现出来。

大学生国学经典朗诵《庄子》

        《庄子》又称《南华经》,系庄周及其后学所撰。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曾受号南华仙人,战国时期睢阳蒙县(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漆园吏,后厌恶仕途,隐居著述,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文人墨客,在现实中受了挫折,往往痛读庄子,幻想虚静无为,放浪形骸,做?逍遥游?,生云外之志,且中国的文人,大都在现实的纷争中以孔子思想自励,又在内心世界以庄子自谴,所以,几千年来,庄子给人们提供了在现世心灵安顿的场所,因终其书,?游?始终是庄子眼中的最高境界。

        现存最早的注本是晋郭象的《庄子注》。清郭庆藩撰 《庄子集释》,吸取了晋至清注解《庄子》的成果。清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博采众长,亦是较好的注本。

高二课程古诗和文言文朗读

提取码:?zs26?

       内容提要?学习古诗文,朗读是关键。只有反复朗读,烂熟于心,才能前后联系,浑然一体,真正领悟文本,对文本才有发言权。在古诗文阅读鉴赏课堂中,我们一定要把朗读作为基本的教学环节与对文本的赏析结合起来

新课标高中文言文

       1. 高中古诗文必背64篇朗诵

        必背古诗文目录(50篇)1.孔子语录《论语》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潜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50.己亥杂诗 龚自珍2(14篇)51.劝学荀子5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53.师说韩愈54.阿房宫赋杜牧55.赤壁赋苏轼56.氓《诗经》57.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58.蜀道难李白59.登高杜甫60.琵琶行白居易61.锦瑟李商隐6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63.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64.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2. 跪求配乐的高中古诗词朗诵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船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於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 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於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 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 平述,以读古文的方式,轻重音加准,吐字要清楚,具体把握非一日之功,一时说不清楚,我后面给你的示范,你听一下。

       

        (浔言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以叙事口气读这几句,没有悲凉的感觉,只有到“举酒欲饮”之后略停,“无管弦”三字要读出遗憾的语气。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这两句承上面,读出一种失落感。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这里语气突转,略快,读出惊喜。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弹者谁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欲语迟则须语气凝重;重开宴一句有兴致重回的感觉,略有喜色;千呼万唤要强调,重,慢;半遮面,略轻,慢,有羞涩感。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三两声读得要有跳动感,接下来一句则是要读出感慨。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这几句是描述的语气,告诉人家当时的情形,语气长而平和,你平时要说这几句话什么语气就是什么语气。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 这几句最叫功夫。前面两句用语气模仿动作产生的声音,但不可以失了诗本身的节奏,注意裳和么的发音;大弦一句重而急,小弦一句轻而缓;接下来的两句你也来个轻重缓急错杂,落玉盘要轻脆;花底滑轻高,水下滩低缓。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重缓,后句个字顿动,给人水流艰难停顿的感觉。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叹息的语气,句后略长停顿。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突然,加急,读得要猛烈,句尾语气急收。记住,发力要突然,听的就是这几句。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突然变缓,慢悠悠的语气送出这两句,我象**的空镜头一样,描写静态,要有为**配话外音的感觉。

        [沈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 这一长段,无大起伏,只须重整语气,越读越悲,最后一句,语带梗咽。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前两句长叹,低些,后两句转高,感慨,语调激动。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 虽也是叙事,语气要比前面高些,作者此时已有激动的情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读出悲苦不如意的感觉,呕哑一句要读出难听的感觉。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突转兴奋,节奏转快。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 良久立要低沉缓慢,后一句语气变紧挑高。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 转悲,梗咽 [座中泣下谁最多,] 谁语气加重上扬,有疑问语气。 [江州司马青衫湿!] 司马之后长停,但音断意不可断;后三字虽轻出,但一字一拖,语意相连。

        费了我很长时间,不知能领悟多少。不过不必过求,只需掌握三四成,即会收到良好效果。

        下面这个地址是我很久以前的录音,没有加细,在麦上录的,有些粗糙,给你当个参考。

3. 高中语文必背古文mp3朗诵

        /shandao-cn0825_n8832.php这个网址全是MP3下载网址连接,还有很多很多,打开连接就看见了 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mp3下载网址来源:基础教育资源信息 时间:2010-09-21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06-方明-陈情表 隋 李密.mp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07-雅坤-滕王阁序唐 王勃.mp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08-方明-师说 唐 韩愈.mp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09-雅坤-阿房宫赋 唐 杜牧.mp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10-方明-六国论 唐 苏洵.mp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11-雅坤-游褒禅山记 北宋 王安石.mp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12-方明-前赤壁赋 北宋 苏轼.mp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01-方明-氓 诗经 国风 卫风.mp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02-方明-离骚战国 屈原.mp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03-雅坤-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mp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04-方明-短歌行 东汉 曹操.mp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05-雅坤-归园田居 东晋 陶渊明.mp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06-雅坤-山居秋暝 唐 王维.mp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07-方明-蜀道难 唐 李白.mp3。

4. 高中古诗文必背64篇朗诵

        必背古诗文目录

        (50篇)

        1.孔子语录《论语》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潜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 龚自珍

        2

        (14篇)

        51.劝学荀子

        5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

        53.师说韩愈

        54.阿房宫赋杜牧

        55.赤壁赋苏轼

        56.氓《诗经》

        57.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

        58.蜀道难李白

        59.登高杜甫

        60.琵琶行白居易

        61.锦瑟李商隐

        6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63.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64.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5. 高中语文古诗词朗读

        清末阅读学家曾国藩在《谕纪泽》的家书中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朱自清亦在其《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洪镇涛先生也说,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面对优美的韵文,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过程合理的朗读呢?

        1、“识得庐山真面目”——范读再现韵文的旋律。

        无论是诗词还是抒情散文,自身都有一定的韵律,或整齐对仗,或参差错落,或一气贯通势如排山倒海,或似断还续声如山泉丁冬。诗文的旋律源自汉语的平仄、压韵、对仗及句式的变化,因此,准确的朗读是学习的第一步骤。而教师的范读或名家标准朗读录音能给学生以示范,解决识字断句的问题,尤其在古文的教学过程中,时代的隔阂、语言的变化让学生学习起来很费力,范读能有效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后,学生可以自由朗读,或齐读或单读以求知识的巩固。

        2、“用我的声音触摸你的灵魂”——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对同一首诗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悟。因此,不同的读者在朗读过程中对同一句的语速、语气及重音的处理各有不同,如李白的《将进酒》一诗的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流露出作者时光易逝的感伤、怀才不遇的悲愤,但有的学生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时高昂急促掷地有声,如挟天风海雨扑面而来,再现了诗人狂放的个性;有的学生读“君不见”时较从容亲切,为下文蓄势,“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气贯通,“天上来”达到语调最高处,“奔流到海”气势恢弘如排山倒海;“不复回”则如瀑布飞流直下,深惋悲叹。个性化的朗读体现了学生对诗人对作品的不同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个性化再创造。没有充满个性色彩的朗读,学生就不会产生和作者的共鸣,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不可能养成独立的审美习惯。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配乐朗诵

        诗最早是唱出来的,诗与音乐可谓情同手足。诗词歌赋以其优美的旋律陶冶着、感动着人们,以达到或兴或观或群或怨的目的。因此,在韵文的教学中,万不可忽视音乐的存在,忽视音乐之于韵文教学的功用。韵文的风格多种多样,异彩纷呈。有的豪迈奔放有的含蓄婉约;有的潇洒飘逸有的沉郁顿挫;有的轻快明丽有的慷慨悲歌。如能给这些美文配以风格相似的音乐,则如红花配之以绿叶,蓝天点缀以白云,相互彰显,互为衬托。精美的配乐朗诵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利于听者在音乐的渲染中更好的感知的作品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接受语言美音乐美双重的熏陶。例如给《再别康桥》配以大提琴曲《天鹅》,《天鹅》舒缓优美的旋律对表现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眷恋起到强烈的烘托渲染作用,湖水之于天鹅恰如康桥之于作者,二者互为衬托,能引起听者强烈的共鸣。而古琴曲《阳关三叠》的旋律低沉忧伤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离别的伤感相辅相成,催人泪下。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配乐朗诵比赛,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融入诗文的境界中,让文学音乐一起提升学生的思想审美境界。

求经典朗诵篇目

       1. 谁知道人教新课标高中必背古文

        以下是我自己整理的供我自己的学生们晨读背诵的高中新课标人教版详细必背篇目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 总目录: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 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第8段)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 1、《诗经?氓》*2、《离骚》(节选) 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4、《兰亭集序》5、《赤壁赋》6、《游褒禅山记》(第2、3段) *7、《荷塘月色》(第4、5、6段)*8、《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3) 1、《蜀道难》2、《秋兴八首》(其一)3、《咏怀古迹》(其三)4、《登高》 *5、《琵琶行》(并序)6、《寡人之于国也》7、《劝学》8、《过秦论》(第3、4、5段) *9、《锦瑟》*10、《马嵬》(其二)*11、《师说》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4) 1、《念奴娇?赤壁怀古》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6、《声声慢?寻寻觅觅》 7、《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 *8、《长亭送别?碧云天》*9、《望海潮?东南形胜》*10、《雨霖铃?寒蝉凄切》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5) 1、《归去来兮辞》(并序)2、《滕王阁序》(第2、3段)3、《陈情表》 *4、《逍遥游》(诵读) 注: 前面加*的为原教材规定背诵篇目,但新课标未要求背诵。

        第一册(必修1) 沁园春?长沙( *** 1925年) 独立寒秋, / 湘江北去, / 橘子洲头。 / 看万山红遍, / 层林尽染; / 漫江碧透, / 百舸争流。

        / 鹰击长空, / 鱼翔浅底, / 万物霜天竞自由。 / 怅寥廓, / 问苍茫大地, /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恰同学少年, / 风华正茂; / 书生意气, / 挥斥方遒。

        / 指点江山, / 激扬文字, /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 到中流击水, / 浪遏飞舟?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 彷徨在悠长、悠长 /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 一个丁香一样的 /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 丁香一样的颜色, / 丁香一样的芬芳, / 丁香一样的忧愁, / 在雨中哀怨, /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 撑着油纸伞 / 像我一样, / 像我一样地 / 默默彳亍着 /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 走近,又投出 / 太息一般的眼光, / 她飘过 / 像梦一般的, /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 一枝丁香的, /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到了颓圮的篱墙, /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 消了她的颜色, / 散了她的芬芳, / 消散了,甚至她的 / 太息般的眼光, /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 彷徨在悠长,悠长 /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飘过 / 一个丁香一样的 / 结着愁怨的姑娘。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 正如我轻轻的来; /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 是夕阳中的新娘; /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

2. 高中文言文都有哪些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总目录: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烛之武退秦师》5、《荆轲刺秦王》(第8段)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1、《诗经?氓》*2、《离骚》(节选)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4、《兰亭集序》5、《赤壁赋》6、《游褒禅山记》(第2、3段)*7、《荷塘月色》(第4、5、6段)*8、《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3)1、《蜀道难》2、《秋兴八首》(其一)3、《咏怀古迹》(其三)4、《登高》*5、《琵琶行》(并序)6、《寡人之于国也》7、《劝学》8、《过秦论》(第3、4、5段)*9、《锦瑟》*10、《马嵬》(其二)*11、《师说》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4)1、《念奴娇?赤壁怀古》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6、《声声慢?寻寻觅觅》7、《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8、《长亭送别?碧云天》*9、《望海潮?东南形胜》*10、《雨霖铃?寒蝉凄切》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5)1、《归去来兮辞》(并序)2、《滕王阁序》(第2、3段)3、《陈情表》*4、《逍遥游》(诵读)苏教版高中文言文(必修一——必修五)全录必修一(一)劝学(荀子)(二)师说(韩愈)(三)赤壁赋(苏轼)(四)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必修二(五)六国论(苏洵)(六)阿房宫赋(杜牧)必修三(七)指南录后序(文天祥)(八)五人墓碑记(张溥)(九)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十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46330)谏太宗十思疏(魏徵)(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十二)鸿门宴(司马迁)(十三)秋水(庄子)(十四)非攻(墨子)必修四(十五)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十六)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十七)滕王阁序并诗(王勃)(十八)秋声赋(欧阳修)(十九)陈情表(李密)(二十)项脊轩志(归有光)(二十一)报任安书(司马迁)(二十二)渔父《楚辞》(二十三)逍遥游(庄子)(二十四)兰亭集序(王羲之)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q/1483994268727738?src=140。

3. 高中新课标高考需要背诵的文言文

        背诵篇目建议必修(一)1.沁园春 长沙 —— *** P32.兰亭集序 ——王羲之 P193.赤壁赋 ——苏轼 P22必修(二)1.氓 ——《诗经》 P212.离骚 ——屈原 P243.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P334.短歌行 ——曹操 P335.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P346.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P367.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 ——《战国策》 P38必修(三)1.蜀道难 ——李白 P452.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P473.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P474.登高 ——杜甫 P485.锦瑟 ——李商隐 P526.马嵬(其二) ——李商隐 P527.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P558.劝学 ——《荀子》 P579.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宜 P59必修(四)1.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 P412.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P423.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P43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P445.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P456.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P46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P488.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P489.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 P69必修(五)1.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P252.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P293.陈情表 ——李密 P36。

4. 高中新课标高考需要背诵的文言文

        背诵篇目建议

        必修(一)

        1.沁园春 长沙 —— *** P3

        2.兰亭集序 ——王羲之 P19

        3.赤壁赋 ——苏轼 P22

        必修(二)

        1.氓 ——《诗经》 P21

        2.离骚 ——屈原 P24

        3.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P33

        4.短歌行 ——曹操 P33

        5.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P34

        6.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P36

        7.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 ——《战国策》 P38

        必修(三)

        1.蜀道难 ——李白 P45

        2.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P47

        3.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P47

        4.登高 ——杜甫 P48

        5.锦瑟 ——李商隐 P52

        6.马嵬(其二) ——李商隐 P52

        7.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P55

        8.劝学 ——《荀子》 P57

        9.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宜 P59

        必修(四)

        1.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 P41

        2.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P42

        3.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P43

        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P44

        5.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P45

        6.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P46

        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P48

        8.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P48

        9.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 P69

        必修(五)

        1.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P25

        2.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P29

        3.陈情表 ——李密 P36

5. 现在高中课本有哪些古文

        第一册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国语》 勾践灭吴(节选)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 《论语》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荀子》 劝学* 《庄子》 秋水(节选) 《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第二册 贾谊 过秦论 司马迁 鸿门宴 王羲之 兰亭集序 陶潜 归去来兮辞 韩愈 师说 杜枚 阿房宫赋 魏徵 谏太宗十思疏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 苏洵 六国论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欧阳修 伶官传序 苏轼 石钟山记 归有光 项脊轩志 张溥 五人墓碑记 姚鼐 登泰山记 龚自珍 病梅馆记 第三册 《诗经》 卫风·氓 《诗经》 秦风·无衣 《诗经》 魏风·静女 屈原 离骚(节选) 《玉台新咏》 孔雀东南飞(并序)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曹操 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白居易 琵琶行(并序) 近体诗六首 王维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杜甫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 刘禹锡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 李商隐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 陆游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词七首 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柳永 雨霖铃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 李清照 声声慢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姜夔 扬州慢·淳熙丙辛日 苏洵 六国论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欧阳修 伶官传序 苏轼 石钟山记 归有光 项脊轩志 张溥 五人墓碑记 姚鼐 登泰山记 龚自珍 病梅馆记 屈原 湘夫人 乐府诗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柳宗元 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 元稹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 李贺 李凭箜篌引(残灯无焰影幢幢) 杜牧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温庭筠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李煜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 苏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周邦彦 苏幕遮(碧云天) 李清照 一剪梅(红耦香残玉蕈秋) 第四册 关汉卿 窦娥冤* 王实甫 长亭送别 汤显祖 闺塾* 孔尚任 哀江南 李密 陈情表 韩愈 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 愚溪诗序 苏轼 赤壁赋 《庄子》 逍遥游 王勃 滕王阁序 李朝威 柳毅传(节选) 蒲松龄 促织* 袁宏道 虎丘记 第五册 李白 蜀道难* 李白 将进酒 杜甫 兵车行* 杜甫 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 杜甫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 杜甫 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 杜甫 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 杜甫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庄暴见孟子* 《孟子》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 《孟子》 弈秋 第六册 司马迁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司马迁 屈原列传(节选)* 司马迁 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

6. 谁知道人教新课标高中必背古文

        以下是我自己整理的供我自己的学生们晨读背诵的高中新课标人教版详细必背篇目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 总目录: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 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第8段)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 1、《诗经?氓》*2、《离骚》(节选) 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4、《兰亭集序》5、《赤壁赋》6、《游褒禅山记》(第2、3段) *7、《荷塘月色》(第4、5、6段)*8、《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3) 1、《蜀道难》2、《秋兴八首》(其一)3、《咏怀古迹》(其三)4、《登高》 *5、《琵琶行》(并序)6、《寡人之于国也》7、《劝学》8、《过秦论》(第3、4、5段) *9、《锦瑟》*10、《马嵬》(其二)*11、《师说》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4) 1、《念奴娇?赤壁怀古》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6、《声声慢?寻寻觅觅》 7、《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 *8、《长亭送别?碧云天》*9、《望海潮?东南形胜》*10、《雨霖铃?寒蝉凄切》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5) 1、《归去来兮辞》(并序)2、《滕王阁序》(第2、3段)3、《陈情表》 *4、《逍遥游》(诵读) 注: 前面加*的为原教材规定背诵篇目,但新课标未要求背诵。

        第一册(必修1) 沁园春?长沙( *** 1925年) 独立寒秋, / 湘江北去, / 橘子洲头。 / 看万山红遍, / 层林尽染; / 漫江碧透, / 百舸争流。

        / 鹰击长空, / 鱼翔浅底, / 万物霜天竞自由。 / 怅寥廓, / 问苍茫大地, /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恰同学少年, / 风华正茂; / 书生意气, / 挥斥方遒。

        / 指点江山, / 激扬文字, /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 到中流击水, / 浪遏飞舟?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 彷徨在悠长、悠长 /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 一个丁香一样的 /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 丁香一样的颜色, / 丁香一样的芬芳, / 丁香一样的忧愁, / 在雨中哀怨, /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 撑着油纸伞 / 像我一样, / 像我一样地 / 默默彳亍着 /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 走近,又投出 / 太息一般的眼光, / 她飘过 / 像梦一般的, /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 一枝丁香的, /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到了颓圮的篱墙, /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 消了她的颜色, / 散了她的芬芳, / 消散了,甚至她的 / 太息般的眼光, /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 彷徨在悠长,悠长 /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飘过 / 一个丁香一样的 / 结着愁怨的姑娘。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 正如我轻轻的来; /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 是夕阳中的新娘; /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

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文言文练习

        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高中新课标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二是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就是说,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因此,掌握文言文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而朗读、背诵和词义、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以及古文今译练习,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根据必修课教材的整体安排,本单元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是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概括段意,概括中心,在小学、初中的阅读教学中就训练过.高中阶段,课文的难度增大了,阅读理解的要求提高了,不仅仅是概括段意或概括中心了.对一句话或几句话、一段话或几段话以及对有关的某部分内容,都要能够根据需要,正确而熟练地进行概括. 概括要点必须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是恰当概括的前提;把握住关键语句,对保证概括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对内容要点的概括,离不开一定的分析.要分清事情的梗概和细节,善于把握住相关事物的联系、把握住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文章内容的分析,则离不开对背景知识的掌握,也离不开对表达方式的理解.。

8. 高中必背古文(人教版)新课标的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总目录: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 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第8段)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 1、《诗经?氓》*2、《离骚》(节选) 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4、《兰亭集序》5、《赤壁赋》6、《游褒禅山记》(第2、3段) *7、《荷塘月色》(第4、5、6段)*8、《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3) 1、《蜀道难》2、《秋兴八首》(其一)3、《咏怀古迹》(其三)4、《登高》 *5、《琵琶行》(并序)6、《寡人之于国也》7、《劝学》8、《过秦论》(第3、4、5段) *9、《锦瑟》*10、《马嵬》(其二)*11、《师说》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4) 1、《念奴娇?赤壁怀古》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6、《声声慢?寻寻觅觅》 7、《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 *8、《长亭送别?碧云天》*9、《望海潮?东南形胜》*10、《雨霖铃?寒蝉凄切》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5) 1、《归去来兮辞》(并序)2、《滕王阁序》(第2、3段)3、《陈情表》 *4、《逍遥游》(诵读)。

我们举办《庄子·逍遥游》诵读比赛,具体是下面一段。需要配乐,拜请高手推荐一些合适的配乐,谢谢!!

       《全民经典朗读范本》

       1 《周易》《周易》 乾卦(节选) 9

       2 《诗经》《诗经》三首 关雎/静女/蒹葭12

       3 《老子》《老子》二章 天长地久/上善若水16

       4 《论语》《论语》二则 学而时习之/侍坐19

       5 《孟子》《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时不如地利23

       6 《庄子》《庄子》  逍遥游(节选) 26

       7 《礼记》《礼记》  大学(节选) 29

       8 屈 原离骚(节选) 32

       9 司马迁史 记 将相和35

       10 曹 操观沧海38

       11 王羲之兰亭集序41

       12 陶渊明诗文二篇 饮酒(其五)/桃花源记44

       13 北朝民歌木兰诗47

       14 李 白诗二首 静夜思/将进酒51

       15 杜 甫诗二首 春望/登高55

       16 韩 愈师 说58

       17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61

       18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64

       19 范仲淹岳阳楼记68

       20 欧阳修醉翁亭记71

       21 苏 轼诗文二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赤壁赋

       22 李清照词二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 声声慢[寻寻觅觅]

       23 陆 游诗词二首 钗头凤[红酥手]

       游山西村

       24 辛弃疾词二首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5 文天祥过零丁洋88

       26 王实甫西厢记 长亭送别91

       27 罗贯中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节选) 96

       28 施耐庵水浒传 武松打虎(节选) 102

       29 吴承恩西游记 大闹天宫(节选) 107

       30 曹雪芹红楼梦 诉肺腑113

       31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全传(节选) 117

       中国近现代经典作品

       32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 123

       33 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其一) 125

       34 曾国藩与诸弟书(节选) 127

       35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 130

       36 秋 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134

       37 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 137

       38 林觉民与妻书140

       39 陈独秀敬告青年(节选) 144

       40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48

       41 李大钊送幼蘅153

       42 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 155

       43 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62

       44 叶圣陶稻草人(节选) 165

       45 冰 心寄小读者 通讯七(节选) 170

       46 闻一多七子之歌174

       47 朱自清背 影179

       48 徐志摩再别康桥183

       49 曹 禺雷雨(节选) 187

       50 鲁 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94

       51 郁达夫故都的秋197

       52 沈从文边城(节选) 202

       53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节选) 206

       54 赵一曼给儿子的信210

       55 艾 青我爱这土地213

       56 巴 金做一个战士216

       57 光未然黄河颂220

       58 茅 盾白杨礼赞224

       59 孙 犁荷花淀(节选) 228

       60 老 舍四世同堂(节选) 233

       61 臧克家有的人239

       62 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 长沙/沁园春? 雪245

       63 郭小川向困难进军248

       64 贺敬之回延安257

       65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节选) 263

       66 王 蒙《青春万岁》序诗269

       67 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 273

       68 舒 婷致橡树278

       69 贾平凹丑 石282

       70 冯骥才珍珠鸟286

       71 莫 言卖白菜290

       72 曹文轩草房子(节选) 298

       73 铁 凝会走路的梦303

       74 梁 衡壶口瀑布307

       75 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节选) 311

       76 王怀让盛世中国(节选) 318

       77 肖复兴我们的老院(节选) 326

       78 胡宏伟长江之歌331

       79 余光中乡 愁334

       80 郑愁予错 误337

       81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节选) 343

       82 歌 德对 月346

       83 拜 伦不眠者的太阳350

       84 雪 莱西风颂353

       85 夏洛蒂? 勃朗特简? 爱(节选) 359

       86 雨 果巴黎圣母院(节选) 363

       87 巴尔扎克欧也妮? 葛朗台(节选) 367

       88 海 涅心,我的心,你不要忧郁371

       89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374

       90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节选) 378

       91 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382

       92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386

       93 惠特曼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389

       94 叶 芝当你老了393

       95 高尔基海燕之歌396

       96 泰戈尔生如夏花400

       97 海明威老人与海(节选) 404

       98 杰克? 伦敦热爱生命(节选) 408

       99 马丁? 路德? 金我有一个梦想(节选) 412

       100 海伦? 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417

大学语文试题:阅读《庄子.逍遥游》中文段,按要求作答

       最好选配古筝曲目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有同名电视剧《高山流水》。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

       《冰菊物语》古筝版比钢琴版更悠扬、隽永...

       背景的鼓点加上古筝特有的流畅点水,神秘暗空中缥缈的感觉,拨动 琴弦的声音为之纯粹。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广陵散》在清代曾绝响一时,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又回到了人间。

       1.简单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2.理解掌握“奚以……为”句式的特点,归纳“志、图、名、置、穷”五个词语的义项。

        3.理清思路,背诵第1段,并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教学重点

        归纳五个多义词“志、图、名、置、穷”义项,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教学难点

        庄子思想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庄子思想,熟读课文,理清思路,并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阂,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也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今天,我们学习《逍遥游》一课,来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二、庄子及庄子思想简介

        结合注释①教师补充

        投影:

        庄子是一位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属于道家学派。他继承老子顺其自然的观点,更进一步认为无可奈何的叫“命”,不可违离的叫“天”,一切都只好任凭它的摆布。他的思想相当复杂,攻击儒、墨,主张回归自然;愤事嫉俗,痛恨黑暗现实,楚威王重金聘他为相而遭拒绝;富于批判精神,但同时又想取消斗争。他的人生观很消极,带有浓厚的悲观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三、熟读课文

        1.听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投影生字难词,通过做练习的形式,来强化掌握。

        投影: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1)其 ()若垂天之云

        (2)海运则将 ()于南冥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阙()()者

        (6) ()与学鸠笑之曰

        (7)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8)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9)适百里者,宿 ()粮

        (10)小知不及大知()

        (11)斥鴳()笑之曰

        (12)而()征一国者

        (13)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14)彼且恶()乎待哉?

       学生看课本,查阅工具书,思考,回答。

       明确:⑴翼 ⑵徙 ⑶ ⑷ ⑸ ⑹蜩 ⑺

        ⑻ ⑼舂 ⑽ ⑾ ⑿ ⒀ ⒁

        3.叫3名同学朗读课文,检查掌握字词的情况,如有问题,师生及时纠正。

        4.教师做朗读提示。

        第一段:“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要把选择问句的语气读出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句中“且夫”是发语词,读“夫”时可稍拉长一些,“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也”后停顿一下,千万注意,“也”作为语气词应放在上半句尾,即“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下文如有类似情况,朗读方法相同。

        第二段,应重读“此小年也”“此大年也”“此小大之辩也”中“小”“大”“辩”。

        第三段,“故夫”“若夫”中“夫”作为发语词,朗读方法同第一段“且夫”的“夫”;最后,“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应读得干脆而响亮。

        5.各自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标出不懂的地方,向小组其他成员提问,帮助自己解决。教师巡视中可参与小组的活动。

        6.学生齐读课文。

       四、引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提问:题目《逍遥游》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的意思。

        (那我们看看作者用众多的比喻所描写的物和人是不是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呢?)

        提问: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鲲鹏之大?(要求学生能合书回答。)

        明确:“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提问:形体硕大无比的鲲鹏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齐谐》书里如何说?(学生看书思考,合书回答。)

        明确:“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提问:这说明鲲鹏上九万里,非逍遥,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么?

        明确:是海运时的六月巨风。

        提问:课文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也是非逍遥的?

        明确:“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提问:蜩与学鸠怎样嘲笑大鹏南飞,作者是怎样解释的?

        明确:“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作者反驳:“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提问:蜩与学鸠“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说明什么?(学生讨论)

        明确:照样说明它们也非逍遥,都是不自由的。

        教师对第1段稍加点拨,带领学生背第1段。

        学生齐背第1段。

        提问: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教师点评:在五彩缤纷,变换无穷的大千世界里,有动物、有植物、有云气、有人类。其物种形状,其所占时间,所占空间,大者大,小者小,绝不相同。自然界如此,社会亦然。

        作者以上写的都是物,它们都不是自由的,即非逍遥的。

        第3段。

        提问:这一段作者提到的两个人说明什么?

        明确:同样说明两人也还未逍遥。

        提问:那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到底适什么?这是怎样的境界?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最后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回顾,归纳写作方法,先破后立,从而明确庄子散文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的特点。

        由学生概括、归纳、最后再由教师明确。

        齐背第2段,齐读第2、3段。

        五、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做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文言知识,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庄子散文风格,并对本课小结。

       [教学步骤]一、检查学生熟背课文情况

        1.单独背、齐背

        2.小组比赛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投影:

        1.通假字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三飡而反 (2)小知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辩 (4)而征一国者 (5)旬有五日 (6)御六气之辩

        2.特殊句式

        找出下面特殊句式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奚以……为

        答案:1.(1)“飡”同“餐” “反”通“返” (2)“知”通“智” (3)辩”通“辨” (4)“而”通“耐” (5)“有”通“又” (7)“辩”通“变”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再往南去呢?

        3.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三。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志

       例句出处释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志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训俭示康》立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记述、记载

       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记住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标记、做标记

        (2)名

       例句出处释义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逍遥游》名称、名字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命名、起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声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指出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名义

        (3)图

       例句出处释义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图谋

       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地图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谋划、筹划

       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促织》图画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谋取、设法对付

        (4)置

       例句出处释义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逍遥游》放上、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郑人买履》购置、添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放弃、放下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王忠肃公翱事》摆、设

        (5)穷

       例句出处释义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尽、止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训俭示康》生活困难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走到头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不得志,与“达”相对

        三、比较

        教师将《秋水》与课文比较,进一步体会庄子散文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等特点。

        四、小结

        同学们,庄子散文有时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像万斛源泉,随地涌出,汪洋恣肆,机趣横生,确实有它独特的地方,但是,庄子本人所表现出来的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是不可取的,《逍遥游》中的思想,是没落阶级不满现实的一种自我超脱的空想,实际上这种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他企图以此达到逃避现实、保存自己的目的。我们当代中国的青年,应该抛弃一切私心杂念,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挑战生活,要去拼、去搏,去创造更好的明天。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短文,说说你对庄子《逍遥游》中“无所待”思想的认识。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阅读《庖丁解牛》,完成下面题目。

        1.读后了解庄子所讲的人生处世哲学。

        2.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31回答者: O

       好了,关于“逍遥游朗读”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逍遥游朗读”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