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比赛 诗词比赛

题菊花古诗朗诵_题菊花古诗朗诵视频

zmhk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题菊花古诗朗诵_题菊花古诗朗诵视频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题菊花古诗朗诵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1.百合的《寒菊》(郑思肖)2.关于 秋天 的诗词百合的《寒菊》(郑思肖)

题菊花古诗朗诵_题菊花古诗朗诵视频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题菊花古诗朗诵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

1.百合的《寒菊》(郑思肖)

2.关于 秋天 的诗词

题菊花古诗朗诵_题菊花古诗朗诵视频

百合的《寒菊》(郑思肖)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寒露时节“菊始黄华”时没能赏菊,但菊花凌霜耐寒,立冬时节依然在绽放 。本期分享我们一起来欣赏郑思肖的《寒菊》。

        郑思肖《寒菊》赏析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黑点表示的,这个小黑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或者画一个空心圆),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或者画一个实心圆),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照片对照。

        朗诵、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平起式七绝《寒菊》

        一个月前我在做寒露节气的分享时,讲到寒露三候中的第三候是“菊始黄华”,是说菊花在寒露节气已普遍开放。做完分享后的周末妈妈就想带我去看菊花展,可惜直到今天都还没抽出时间去,算一算节气已经到立冬了。这下我是否就真的错过了今年的赏菊机会了呢?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11月7到8日之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就是说万物收藏,冬天就要开始了。所以,立冬表示冬季开始,这时候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草木凋零,万物肃杀,动物也隐藏起来躲避寒冷。

        立冬三候就很明确的告诉了我们冬天来了的信息:“一候水始冰”,是说这时候水已经能结成冰了。实际上在夜晚最低温降到零度以后结成的霜不也是可以看成冰的一种吗?二候地始冻,意思是土地也开始冻结。但是因为刚刚开始,所以冻结的现象不太容易看到,但天寒地冻之气已经开始积累了。三候雉入大水为蜃(shèn)。“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是海市蜃楼的“蜃”,也就是大蛤[gé]。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就像寒露节气的第二侯“雀入大水为蛤[gé]”,是因为古人看到雀鸟都不见了,而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和古人认为是雀鸟变成了蛤蜊一样,古人也认为立冬后雉就变成了大蛤。当然我们都知道,雀鸟并不会变成蛤蜊,雉一类的大鸟也不会变成大蛤。只是因为冬天要来了,它们就很少出来活动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生命都在冬天将至的寒冷中凋落枯萎或蛰伏隐蔽。比如,在寒露时节开始开放的秋天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物候菊花到了现在这个颇为寒冷的立冬时节却依然在绽放。看来我和妈妈还有机会在这周的期中考试后去一睹菊花“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的风采。由此我真正理解了,菊花正是因为这种凌霜耐寒、傲立西风的品质才深深打动了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并和梅、兰、竹合称为四君子,倍受文人墨客的青睐。所以在本期的分享中我想趁着菊花之神采幽姿在立冬的寒意中显得越发卓绝的时节,和大家分享一首似乎不那么家喻户晓,但其中的名句却广为传诵的菊花诗:郑思肖的《寒菊》。

        菊花是原产于我国的花卉,已经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礼记》中就有“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的记载。汉代已将菊花作为药用植物栽培,魏晋时期开始大量栽培,以后逐步发展为观赏花卉。宋代还出现了最早的菊花专著。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菊花都是由中国传去的。而菊花进入文学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而且甫一出场就展现出了它高洁的本质。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名作《离骚》中就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的不同流俗,就像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秋水》),选择“秋菊之落英”为食,自然是觉得它和自己的精神相契合。屈原也以此奠定了菊花洁身自好形象的基础。到了东晋陶渊明这个菊花的永久代言人一出,菊花“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的傲然不俗形象就更加深入人心。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解印辞官,归隐田园,成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在回归故园时,他高唱着“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在田园躬耕时,他吟咏着“秋菊有佳色,裛(yì)露掇(duō)其英”(《饮酒·其七》)、“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和郭主簿》);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更是成了他的代表性形象,千百年来为世代的文人雅士所仰慕和向往。陶渊明爱菊成癖,田园躬耕、饮酒赋诗之余时时栽菊赏菊自娱。也正是因为陶渊明以菊明志、以菊自况、以菊为友,并以纯朴自然的语言在诗中吟咏菊花的高洁澹远,他的诗和他笔下的菊花形象融为一体,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陶渊明通过“菊”的形象所体现的傲然凌霜、不与流俗、坚贞高洁、幽雅独芳等精神,与传统文人理想人格中的清高淡泊、固守穷节等品质相契合,成为一种固定的意象和象征,而“陶令、陶家、东篱、白衣送酒”等有关陶渊明的典故,也与菊花意象融为了一体,甚至直接成为了菊花的代称。以后历代的咏菊诗文大多不脱这些陶渊明开创的意象范畴。如大名鼎鼎的元稹的《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苏轼的《冬景》“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以及《红楼梦》中让林黛玉“魁夺菊花诗”的《咏菊》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问菊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甚至孟浩然《过故人庄》中主要作为重阳节节令物象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所表达的或者直抒陶渊明不与流俗之意,或者发挥陶渊明高洁坚贞之请,或者隐含陶渊明隐逸田园之趣,而且这些大诗人们也都把“菊”的意象进一步丰富和发扬了。

        当然,后世诗词作品中也有写菊而另开新意境的,最著名的莫过李清照《醉花阴》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黄花之“瘦”比人之瘦,描摹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之情,不过这首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仍不脱陶渊明之迹。

        吟咏菊花的诗作中还有两首名作气质颇异,这就是带领起义的队伍覆灭了大唐王朝的黄巢的两首菊花诗:一首叫《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另一首题为《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两首诗非常集中地体现了它的作者黄巢因为所遭受的命运而激愤不平,立志要令世界天翻地覆的气势。所以,在《题菊花》中,他为“蕊寒香冷”的菊花开不逢时而不平,立志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如果我们把姜夔的《茉莉》一诗有两句跟黄巢的这首《题菊花》非常相似:“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但一对比就能感觉到气质非常不同,姜夔的诗就明显是文人气质,显得比较温和,而黄巢的诗句却充满了豪情壮志。而《不第后赋菊》则更是用“杀”字把这种豪情壮志表现的有点让人望而生畏。后来黄巢果然是带领身披黄金甲的战士冲进了长安,把大唐王朝搅了个天翻地覆。我们常说:“言为心声”,“诗言志”更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本质特征的认识。所以,读诗一定要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了诗人和诗的写作背景,我们才能真正更好地理解一首诗。

        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首《寒菊》也是必须要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来理解的一首诗。这首诗的作者郑思肖和黄巢一样,经历了一个王朝的覆灭,只是黄巢是唐王朝覆灭的制造者,而郑思肖则是南宋王朝覆灭后坚决不向元朝屈服的文人志士。如果说黄巢的壮志豪情因为伴随着杀戮而让人在敬佩之余有些生畏的话,郑思肖的坚贞不屈则更加让人由衷的敬佩。

        我们先来看这首诗的题目《寒菊》。单看这首诗的题目,就能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大多描写菊花的诗都会直接起名叫菊花,但这首诗却偏偏叫了《寒菊》这样一个名字。这个“寒”字既突出了菊花不与群芳争艳,傲霜耐寒的特点,又给大家透露出托菊言志的创作主旨。那么这首诗的作者郑思肖到底是什么人呢?

        郑思肖是宋末诗人、画家。他身上最突出也最令人敬佩的一点就是他对大宋王朝的永不磨灭的忠心。

        这种忠心首先就体现在他的名字上。郑思肖原名郑之因,但南宋灭亡后他就改名思肖。为什么叫“思肖”呢?宋朝的皇室姓赵,如果你会写“赵”这个字的繁体字就会知道,“肖”是“赵”的组成部分。所以“思肖”意思就是思念赵宋王室。再来看郑思肖的字忆翁,同样是表示不忘故国;郑思肖还有一个号,为“所南”,“南”是南方的南。所以这个号同样是表示他心向南方,思念故国。不仅如此,他日常坐卧,都要向南背北,每逢岁时伏腊,他都望南野哭而再拜,表示对大宋朝廷的怀念。郑思肖还把居室题为“本穴世家”,如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对宋的忠诚。这种种用心良苦,都可见他的耿耿忠心。

        实际上郑思肖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以他的实际行动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忠贞本性。在他20岁左右的时候,元军大举南下,攻打南宋,身为太学优等生的郑思肖马上赶到临安叩宫门上书皇帝,怒斥那些高高在上却恃权误国的小人,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国威,抵抗元军。但因为言辞激烈,上书被扣压,并没有上报给皇帝。

        不仅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郑思肖会体现出他的忠贞,实际上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无不体现着他对大宋朝廷的忠心。他原来与宋朝宗室、著名画家赵孟頫交往较多,是很好的朋友。但后来赵孟頫投降元朝并任官,郑思肖十分震怒,立刻与赵孟頫绝交。郑思肖还是一个有名的画家,特别擅长画兰花。他的兰花图疎花简叶,不求甚工,而且画成即毁之,绝不轻易随便给予他人,所以当时一些权贵向他索要画兰,他从没有给过他们。南宋灭亡后,他所画的兰花都没有土和根,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土地已沦丧于异族,无从扎根。

        郑思肖的忠心还集中体现在他的一部非常传奇的著作上,这部著作名叫《心史》,是郑思肖在南宋灭亡后的作品总集。因为作品中记录了南宋仁人志士的英勇斗争和卖国者的种种丑行,并分析了南宋灭亡的原因等等,所以在当时无法公开。于是郑思肖就把《心史》以铁盒封缄,深埋在苏州承天寺院内的枯井中。这部著作的传奇之处就在于它在写成的时候无人知晓,而在350多年之后的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被无意中发现。因为当时正值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之时,有如南宋在元军进逼下危急的境况。因此,《心史》被发现后,受到明末仁人志士的热烈欢迎,被多次刊印。其字里行间所体现的其孤愤忠君、特立独行的精神和眷念故国、志在匡复的信念以及傲然挺立的民族气节,都在抗清斗争中极大的鼓舞了大家。

        郑思肖77岁去世前,他让朋友唐东屿给他写一尊牌位,上书“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之灵位”。这样做的目的是他临死时想到自己不能死于国土,是为不忠;没有后人,是为不孝。可见忠于大宋的强烈感情始终萦绕在郑思肖的心头,即使是远离了祖国和家乡,他的赤子之心还依然炽热。

        这首《寒菊》,正是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的,突出体现他忠贞精神的代表性诗作。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诗本身吧。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不并指的是不合、不靠在一起。疏篱是稀疏的篱笆。未穷是说未尽,无穷无尽。这句就是说:菊花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这两句看起来和一般的咏菊诗所表现的菊花的品质并没有什么不同,但诗的后两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虽然是化用而来,却非常能体现郑思肖的独特个性。“抱香死”是因为菊花凋谢后虽然已经枯萎,但香气不灭,花瓣不落,所以说“抱香死”。何曾意思是哪曾、不曾。这两句是说:“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的北风之中!”这两句诗其实是化用自宋朝女诗人朱淑真的《黄花》:“宁可枝头抱香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但郑思肖将“老”改成了“死”,表现的感情显然更加浓烈,而且还有一种很决绝的感觉。把“不随黄叶舞秋风”改成了“何曾吹落北风中”,“北风”很显然比秋风更加凛冽,而且还暗指元朝的铁蹄,而且在秋风中黄叶飞舞虽然可能有秋的萧瑟,但也不乏美的意境。而“何曾吹落北风中”和前面的“死”一样,抒发了内心的坚定志向,使这两句化用而来的诗深深地印刻上了郑思肖的坚贞高洁的品质。

        说到这,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郑思肖说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但王安石的《残菊》却写到:“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因此,这两句诗引起了欧阳修的质疑。据《西清诗话》记载,欧阳修在王安石这首诗后面跟了两句:“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而王安石则辩解说:“《楚辞》里不是写到‘夕餐秋菊之落英’吗?”《警世通言》更是把这个故事演绎成王安石和苏东坡的趣事。而且还讲到后来苏轼被外放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时,发现黄州秋风过后确实是满地铺满金色的菊花花瓣,才知道是自己孤陋寡闻,自作聪明,错怪了前辈。

        这首自题《寒菊》图诗从晚香着笔,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仅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诗句融入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此中有真意”的意趣。后两句诗意转深一层,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

        郑思肖身上这种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让我不禁联想起了更加家喻户晓,并为人所倾佩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他的那首妇孺皆知的《过零丁洋》就是最好的体现。“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表明自己绝不服从于敌军的意志。尤其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千古名句,集中体现了文天祥和郑思肖这些令人敬仰的仁人志士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他们的这种精神,将会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寒菊》参考反馈题目

        1. 立冬节气到了,你感觉到冬天的寒意了吗?你观察到了什么冬天到来节的现象?

        2. 陶渊明可以说是菊花的“代言人”,那你还知道别的花有什么“代言人”吗?

        3. 你能再给大家分享一位有着像郑思肖、文天祥一样精神的人物吗?

        4. 你能再给大家分享一首郑思肖的诗吗?

        5.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菊花的趣闻轶事,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参考资料

        王安石与欧阳修、苏轼的菊花之争

       历代咏菊花诗词精选

        菊花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关于 秋天 的诗词

       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

        九月十日偶书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秋莺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病起题山舍壁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

       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

       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

       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挽辞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悼诗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蒙眼上花。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感怀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书灵筵手巾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书琵琶背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怀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病中书事

       病身坚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静居唯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

       庸医懒听词何取,小婢将行力未禁。

       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

       赐宫人庆奴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题金楼子后

       牙签万轴里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句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落花》)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以下《律髓注》)

       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

       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以下《翰府名谈》)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野客丛谈》)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录碎事》)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以下《孔帖》)

       凝珠满露枝。

       游飏日已西,肃穆寒初至。

       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

       忌觞无算酌。

       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浣溪纱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谢新恩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呈郑王十二弟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三台令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更漏子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又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又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边倚。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一斛珠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蚟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子夜歌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后庭花破子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前。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或为冯延巳作)

       渔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又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帏垂,梦长君不知。

       柳枝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阮郎归

       采桑子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皴,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谢新恩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襟香。

       琼窗□(原缺)梦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又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又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又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鞠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又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又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浣溪纱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3、《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5、《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8、《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9、《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1、《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2、《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13、《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4、《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5、《秋日》唐耿玮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16、《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7、《秋夜曲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8、《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9、《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0、《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九辩

       宋玉(战国)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寂漻兮收潦而水清,

       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雍雍而南游兮,鹍鸡啁晰非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悲忧贫蹙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

       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

       秋声赋

       欧阳修(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日:“异哉!”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纵纵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苏轼(宋)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相见欢

       李煜(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秋窗风雨夕

       《红楼梦》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高

       杜甫(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题菊花

       黄巢 (唐)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秋词

       刘禹锡(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好了,今天关于“题菊花古诗朗诵”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题菊花古诗朗诵”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