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比赛 诗词比赛

雨霖铃柳永朗诵_雨霖铃柳永朗诵视频

zmhk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雨霖铃柳永朗诵_雨霖铃柳永朗诵视频       好的,现在我来为大家谈一谈雨霖铃柳永朗诵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关于雨霖铃柳永朗诵的话题,我们开始说说吧。1.柳永雨霖铃原文及翻译2.雨霖铃原文及翻译,今天老师让背,不懂,高人讲一讲!!!3.

雨霖铃柳永朗诵_雨霖铃柳永朗诵视频

       好的,现在我来为大家谈一谈雨霖铃柳永朗诵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关于雨霖铃柳永朗诵的话题,我们开始说说吧。

1.柳永雨霖铃原文及翻译

2.雨霖铃原文及翻译,今天老师让背,不懂,高人讲一讲!!!

3.宋柳永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说”字读音之疑?(一)

4.《雨霖铃·柳永》原文与赏析

5.雨霖铃 原文

雨霖铃柳永朗诵_雨霖铃柳永朗诵视频

柳永雨霖铃原文及翻译

       柳永雨霖铃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翻译: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赏析:

       词是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古体,最早源于古乐府,兴起于唐代,经过晚唐五代的发展,至宋代已极为繁荣。”宋词“已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专用名词。宋代不仅词家众多,且风格亦多样。

       词本以婉约风格为主,到北宋苏轼才始创豪放一派。柳永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继承发展了突出男欢女爱,别恨离愁的婉约词风,剪红刻翠的”艳科“,旖旎温柔的”情语“,成了柳词的主题。《雨霖铃》便是柳词中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杰作。

雨霖铃原文及翻译,今天老师让背,不懂,高人讲一讲!!!

       柳 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①,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②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④。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⑤,

       更与何人说。

       作者简介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福建崇安人。他一生仕途坎坷,到晚年才中进士。在北

       宋著名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

       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能自制新曲,音律谐婉。他的词,铺叙展

       衍,不事雕饰。

       在宋词的发展中,有开疆拓土之功。他的词通俗浅近,旖旎近情。深受人们的喜爱。

       注释

       ①凄切:凄凉急促。

       ②都门:指汴京。 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

       ③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④经年:年复一年。

       ⑤风情:风流情意。

       评解

       柳永仕途失意,四处飘泊。这首词就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

       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所欢难以割舍的离情。上片写送别的情景,深刻而细致地

       表现话别的场面。下片写设想中的别后情景,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全词如行云流水,

       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感情真挚,词风哀婉。

       集评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之愿

       又赊。真所谓善传神者。

       贺裳《皱水轩词筌》: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

       句。

       周济《宋四家词选》:清真词多从耆卿夺胎,思力沉挚处,往往出蓝。然耆卿秀淡

       幽艳,是不可及。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兼而有之。

       宋于庭谓柳词多“精金粹玉”,殆谓此类。词末余恨无穷,余味不尽。

       俞文豹《吹剑录》: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浅品闲评: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俗不伤雅、雅不避俗、雅俗共赏的婉约词,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情、景、意都写得文思高绝,内藏无限画意和水墨色彩、浓淡的情思交错、忽强忽弱的词采,和出变化多端的音乐意韵。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划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可叹为观止。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适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他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这首词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词中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时与一位情人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他在倾吐难以割舍的恋情与离愁别恨之时,也寄托了自己终身失意的感慨。

        可以想象:在一个秋天的傍晚,骤雨刚刚停歇,空气格外清新,寒蝉在柳树梢长鸣不已。京城门外,长亭边,一个临时搭建的蓬帐里,筵席上有两个斟满酒的酒杯和两盘几乎没动过筷子的下酒菜。词人柳永与情人双手紧握,喉咙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来,脸颊上挂满了滚烫的泪水。此时水面上一只小船里一位老艄公正对着这对情人使劲的喊着:“上船喽——,上船喽——。”天色越来越暗,茫茫水域里,蒙蒙雾气一片;一夜飘流之后,词人柳永仿佛来到异乡。东方即将吐色时,头顶依然有一弯残月,河流两岸朦朦胧胧的杨柳树在瑟瑟秋风中摇曳着。他望着残月,感受着秋风,现出一副愁眉不展,若有所思的样子。在这首词里柳永用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傍晚云雾浓重、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来比喻自己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愁畅、心情的沉重压抑和愁绪的无边无际。又将“酒醒”后的惆怅—“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消减愁怀的,酒醒无异于“愁醒”。经过麻醉后再醒过来的愁,就越发使人无法排遣了”和眼前最能触动离愁的景象—“岸上的杨柳,晓风吹拂,残月微明”交融在一起,这情景确实凄凉难耐。在这里,柳永集中了许多最能触动离愁的东西入词,构成凄凉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伤离别的悲凉情怀。

宋柳永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说”字读音之疑?(一)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翻译: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秋蝉的叫声好凄清,来到十里送别亭,急雨刚刚停,沉沉暮色满苍穹。城外设下饯行帐,无心饮酒意怅怅。两情依依不忍别,船夫解缆催得忙。手拉手,四目相对泪汪汪。心中的话儿长又长,这时候、竟无一语诉衷肠。极目西南望。千里之外荆楚地,水波渺渺,暮烟茫茫。

       从古到今,多情人离别总忧愁。谁又能承受,在这苍凉的秋色里,一对情人、活生生地分了手!今夜酒醒后,船在何处留?想必是,拂晓的秋风冷飕飕,岸边的杨柳颤悠悠,天边的残月弯如钩。这一去,长年累月漫漂流,即便是、良辰美景天天有,也没心思去享受。纵然是、柔情蜜意前重厚,还能够、向何人去把心迹剖?

       赏析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雨霖铃·柳永》原文与赏析

       对于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我比较欣赏,故常念念不忘于心;然而自从接触以来,一直有一个大胆而没有根据的怀疑,不作浅说,望方家共同研究考证。

        原文如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关于此词中最后一字“说”,一般认定为应该读作shuo,普通高中教科书上都是以shuo为准,我第一次接触便觉得读来别扭,认为应该读作yue且为入声字。当时自觉浅薄,不做计较,久而久之,读作shuo至今仍然别扭,且越读越别扭。故更加断定应该读作yue。东汉许慎《说解文字》的“言”部,对“说”字解释如下:

        “说,说释也。从言、兑。

        一曰:谈说。”

        既说,喜悦的意思。由言、兑二字形成会意字。还有一种解释:说,就是谈话的意思。

        目前“说”字的读音无外乎shuō;shuì;yuè三种。

        《易·困》。虞注:“兑为说。”

        《诗·召南·草虫》有句“我心则说”;

        《诗·北风·静女》亦有句“说怿女美”;

        《韩非子·内诸说上》又有“宣王说之”;

        《韩非子·五蠹》有句“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墨子·公输》亦有句“公输盘不说”;

        《战国策·魏策》有句“秦王不说”;

        《论语·学而》则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句。

        以上经典章句中之“说”字之含义不言自明。尤其是《韩非子·五蠹》有句“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一句中之“说yue”字,颇有意味。

        言至此处,不妨回到柳永词《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来,末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中之“说”与《韩非子》此句有同也有不同。

        下阕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中“别”、“节”、“月”与“说”当押韵,此其一!

        就此词所表达的情感而言,柳永本人情绪是怅惘无奈甚至悲苦的,“说yue”\“说shui”\“说shuo”三种读音放在此处看似只是一个在读音上咬文嚼字的问题,实则是三种不同字义的解释,释义不同,所蕴含之情感自然有所区别,而且是大区别;首先要排除的便是“说shui”的读法,因为这种解释与该词本身自相矛盾。“说shuo”的读法最普遍,普遍到无人怀疑,但我认为有待再考证。“说yue”的读音与解释最为切合实际。为什么要这么说,自然避免不了要对两种读音以及两种读音之下的释义做一番辩解。我的理由是这样的:

        婉约词之表达习惯使然,根据作者整篇弥漫的感情基调而言,“说shuo”显然不够,假使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shuo”作者当时仅仅盼望“说shuo”显然是不够的,“说shuo”只能单纯的体现在语言层面,无意间淡化了此词中所要表达的那种高度凝重深彻的表达欲(或倾诉欲)与分享欲望以及体验欲;而“说yue”不但包括了“说shuo”所能解决的表达欲(或倾诉欲),同时更深彻的层面在分享欲与体验欲上。总而言之,“说yue”的读音以及该读音背后的释义将作者的原始感情挖掘的更深彻,无论是从音韵角度而言,还是从词本身要表达的情感体验意义而言。“说yue”的读音以及该读音背后的释义更贴切。

        以上是我目前简单而形而上的推测,或欠缺逻辑上和材料上的严格论证,有待商榷。

        在这里其实牵扯到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对于材料的要求一定要有,而且是最有力的证据;经学家所惯用的训诂方法也相当宝贵,但我要说的是:

        一、材料并非100%正确,、;

        二、训诂的方法对于主观色彩浓烈的诗词作品(特别是婉约词)或许未必篇篇句句适用;

        三、在词作品中,就作品本质而言,是没有逻辑可循的,艺术作品鉴赏不同于分析事理,但其中并非没有逻辑,那么逻辑在哪里?在形式中找--------比如诗词的韵脚便是破译读音之谜的密码。除了材料、释义、逻辑等客观的、理性思维的因素,对于审美以及作者心境的领会尤其重要。陈寅恪先生所讲的“了解之同情”一理念,大概与之相似。

        简单的说出了一点疑问,或许幼稚可笑,有井底之蛙之嫌;又或许是一个突破口,这种疑问或许将在不久的将来印证我的另一个观点:“诗言、文言不可译”,且待之·······

        关于柳永代表作之一《雨霖铃·寒蝉凄切》的一字之问,姑且说到这里,此文并非定论,仅为一问而已。待方家指点、解惑;在此拜谢

        ——请关注下一篇

        ————《“柳词说”字读音考》————

雨霖铃 原文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词是柳永的一首名作。宋人俞文豹的《吹剑录》中记有一段与此词有关的故事,说苏轼在担任翰林学士时,问一个善于唱歌的下属官吏:“我词何如柳七(柳永)?”那人回答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段故事说明,苏轼和柳永的词风,迥然有别;《雨霖铃》是体现柳永词独特风格的代表作。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从作品中听提到的“都门”、“兰舟”和“楚天”来看,这首词表现作者将要离开京城,从水路远去南方时,与恋人惜别的情景。词的上片主要以实笔明写别时的光景,下片主要以虚笔拟写别后的状况。上下连贯,虚实相映,浑然成篇。

        上片,分三层叙写临别的气氛、场面和离人的去向。一开头,就以带有特征性的词语,创造出一种充满离愁的气氛:“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天枝头的蝉鸣,在平常人听来或许无所谓,但惜别的人听了却别是一番滋味,那声音仿佛特别凄凉悲切。“长亭”,是分别时最易触人情怀的场所。长亭晚照,景象昏惨,使人离愁难忍。一阵“骤雨”,又使离人愁绪骤增几分。

        接着集中描写分别的场面:“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忍分别的离人,自然也无心饮酒。“无绪”,是因为有情“留恋”,然而“兰舟”却无情地催促。话到别时语更多,但千言万语,却因心情激动而竟说不出,只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相对默默,泪水汪汪。“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语”,更显出内心深处的愁绪万端。类似这样的描写,柳永在另一首写临别的《鹊桥仙》中也运用过:“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这些话集中而又突出地表现了一种极其复杂的难能表述的特殊情感,给人以不平常的印象。

        欲留无法留,惜别偏分别:“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个“念”字,语意急转直下,从依依惜别,进而揭开了离别的帷幕。在两个长句中,连用两个“去”字和两个“沉”字,既显示了千里漂泊之苦辛,离愁别恨之深沉,同时又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片拟写别后的情怀。

        下片词意也分三层,按时间顺序写古、今和将来。先宕开一笔,泛写对离别之感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古人一般都认为多情人的离别是凄凉的,特别是在春秋两季千里远别,更容易撩人愁绪。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江淹在《别赋》中亦云:“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九辩》和《别赋》中的意思,并且把一时的、特殊的情况,推衍成永久的、普遍的情况,从而扩大了它的意义。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说:“中调、长调转换处,不欲全脱,不欲明点。”这两句,在章法上也有这种妙处。把它插在过片处,既遥接开端,对应上篇,又申发词义,领起下文。

        “今宵”两句,即“伤离别”的写照,是“念去去、千里烟波”两句深一层的推想:扁舟夜发,待酒消人醒,已是晓风轻拂,残月微明,那时只身异地,不见恋人,对景伤情,悲凉难忍!这两句行文也有特点,以设问提顿蓄势,不平庸,有波澜。

        末了两句,再作更深一层的拟想:“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前面多以凄凉的景色写悲切的心情,而这几句却变换了笔法,以美景反衬悲情。葛立方《韵语阳秋》中说:“天地间景物非有厚薄于人,惟人当适意时,则情与景会,而物之美若为我设;一有不慊(不满意),则景物与我漠不相干。”“良辰好景”和“千种风情”本都是非常值得欣赏和流连的,但因孤身漂泊,无人共语,而觉景如虚设,倍感遗憾,并由遗憾进而突出了内心的怅惘情绪。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柳永在这里故意把情与景写得极不相称,造成情与景的对立,从而曲折又细腻地反衬出离人别后孤身独处的心境。这比正笔直写更能增强艺术效果。

        为了更具体地了解《雨霖铃》的风格,还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它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情景相托,委婉铺叙。

        词是一种抒情诗。无情则无以为词;无景无物,则情往往无所依傍,容易失之枯燥空洞。因此词人在作品中常常欢喜创造一种有情有景、情景交融的境界。《雨霖铃》在这方面最成功的地方是:选择好,组织好,点染好。柳永离别京城和恋人时所见景物,绝不止词中所写的这些,但他没有样样都写;而词中所写,又非样样亲见。写入词中的,是经过严格选择的、最能体现其特定情感的景物,其中不仅有眼前的实有景物如“寒蝉”、“骤雨”,还有别后的拟想景物如烟波暮霭、岸柳残月。这些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当时所特有的感情:无法言传的分手之苦,难以尽述的漂泊之愁。精心选取了合适的景物,还要巧妙地组织,才能有效地表达感情。这首词,在景语和情语的安排上,章法井然,分合有序。开头三句是景语,“都门”四句是情语,“念去去”两句又是景语,下片“多情”两句复为情语,“今宵”两句再是景语,最后四句情景合说。这样整齐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律,情语景语互为交错,互作映托,互相糅合,较好地表达了起伏不平的而又曲折细腻的情感。全词中“今宵”两句最为人激赏,千古流传。它的妙谛,刘熙载在《艺概》中作过说明:“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使抽象的情感具体生动,使具体的景物孕含丰富的内容。情景交融,情景相托,不仅让人看到眼中之景,更引人联想到景外之人,人处之境,境况之悲。

        作为一首慢词,《雨霖铃》铺叙展衍,舒卷自如,构思完密,起伏协调。从写景看,有实景、虚景,有远景、近景,有深景、浅景;从抒情看,有情事,有情态,有情景;从叙事看,由向晚叙说到日暮,由深宵叙说到拂晓,由眼前叙说到“经年”。写景、抒情、叙事三者安排得当,回环反复而又一气贯注,通篇浑然成为整体,曲折详尽地表达了较为复杂的内容。

        通过对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可见《雨霖铃》确实迥然不同于“大江东去”声宏气迈的壮歌,而是一首低沉凄抑、缠绵多感的怨曲。

        《雨霖铃》借助艺术形象所展现的思想,无论是对京城的眷怀,或是对恋人的伤别,都具有普遍的意义,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颇受市民大众的欢迎。《雨霖铃》是宋元时期广为流传的“宋金十大曲”之一。郑麟趾的《高丽史·乐志》中就载有《雨霖铃》。

        柳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词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尽致,尤工于羁旅行役。(〔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

        李攀龙云:“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之愿又赊。真所谓善传神者。”(《草堂诗余集》引)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与秦少游“酒醒处,残阳乱鸦”同一景事,而柳尤胜。(王世贞《艺苑卮言》)

        波翻太液名虚负,只博当筵买笑钱。不是“晓风残月”句,未应一代有屯田。

        (王僧保《论词绝句》)

        预思别后情,况工于言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评)

        耆卿词当分雅,俚二类。雅词用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俚词袭五代谣波之风气,开金元曲子之先声,比于里巷歌谣,亦复自成一格。其鄙俚过甚者,不无乐工歌儿所窜改,可断言也。(〔清〕夏敬观《吷庵词话》)

        ?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和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住。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好了,今天关于“雨霖铃柳永朗诵”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雨霖铃柳永朗诵”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