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比赛 诗词比赛

蜀汉灭亡的五个罪人_诸葛亮一生错用三人

zmhk 2024-06-16 人已围观

简介蜀汉灭亡的五个罪人_诸葛亮一生错用三人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蜀汉灭亡的五个罪人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1.蜀国一步步走向深渊,

蜀汉灭亡的五个罪人_诸葛亮一生错用三人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蜀汉灭亡的五个罪人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1.蜀国一步步走向深渊,是因为哪三个降将,具体发生了什么?

2.没有他蜀国会走的更远,蜀汉最大的毒瘤是谁?

3.在历史上,谁才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

4.姜维对蜀汉忠心不二,为何还有人说他是令蜀汉亡国的罪人?

5.三国时期蜀国是怎样灭亡的?毁在谁手?(越详细越好,谢谢)

蜀汉灭亡的五个罪人_诸葛亮一生错用三人

蜀国一步步走向深渊,是因为哪三个降将,具体发生了什么?

       刘备在诸葛亮和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辅佐下,白手起家,征战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才建立了蜀汉政权,然而,刘备辛辛苦苦打来下的天下,却因为三个降将在关键时刻投降敌人,将蜀汉一步步推向了深渊,最终导致蜀汉灭亡。那么,这三个叛徒是谁呢?

       第一个,糜芳。

       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也可以说是“皇亲国戚”了,糜芳和他的哥哥糜竺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追随刘备,献出自己的巨额家产,帮助刘备招兵买马。

       当时,建安元年,吕布趁刘备打袁术的时候,突然袭击刘备的大本营下邳,俘虏了刘备的妻子,连窝端了,刘备被吕布打得落花流水,居无定所,危急时刻,是糜竺给了刘备一大笔钱,帮助刘备解决困难,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糜竺的弟弟糜芳也放弃了自己的官职,追随刘备,因为糜竺兄弟的帮助,刘备才再次起家,有了争夺天下的本钱。

       《三国志 糜竺传》记载:建安元年,吕布乘先主之出拒袁术,袭下邳,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广陵海西,竺於是进妹於先主为夫人,奴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此复振。后曹公表竺领嬴郡太守,竺弟芳为彭城相,皆去官,随先主周旋。

       然而,就是这样同甘苦、共患难,生死与共的的兄弟,在刘备事业辉煌的时候,却突然给刘备身上插了一刀。

       刘备拿下益州,势力壮大,事业走向辉煌的时候,镇守荆州的关羽,北攻樊城,孙权趁关羽和曹操交战激烈的时候,偷袭荆州,糜芳居然在这关键时刻投降了孙权,断了关羽的后路,导致关羽败亡。

       《三国志 关羽传》记载: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有人说,糜芳是因为关羽看不起他,因为办事不力,关羽还要收拾他,他才被迫投降的,那么,糜芳和关羽就算关系不好,作为“皇亲国戚”,就不能忍一忍,顾全大局?就可以不顾名节吗?

       正是因为糜芳投降,关羽势单力孤,走投无路,外无救兵,内无粮草,才被孙权擒住杀害。谁能想到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关系那么铁,会投降孙权呢?

       糜芳投降,刘备也没为难他哥哥糜竺,糜竺因为弟弟投降,感觉很丢脸,忧愤而死。

       第二个,士仁。

       士仁在演义中,被称为傅士仁,关羽镇守荆州时,士仁驻守公安,糜芳驻守江陵,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时,吕蒙白衣渡江,先派虞翻到公安劝士仁投降,士仁投降之后,又跑去劝糜芳投降,糜芳在士仁的游说下,最终投降了。

       《三国志》注引《吴书》记载:遂将仁至南郡。南郡太守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遂降。

       也就是说,如果士仁不劝说糜芳投降,糜芳是不会投降的,就是士仁吃里扒外,才导致糜芳投降,断了关羽的后路。糜芳作为“皇亲国戚”,和刘备的关系那么好,危难关头,不仅不顾全大局,也太没骨气了。关羽之死,士仁就是罪魁祸首。

       第三个,马邈。

       马邈是江由守将,邓艾伐蜀,偷渡阴平小道,翻山越岭,穿越七百里无人区,像野人一样,靠爬树攀悬崖峭壁才到了江由。

       邓艾军既然是翻山越岭,攀悬崖峭壁,肯定没法带辎重和战马,全靠徒步,如果马邈不投降,邓艾军没有战马,吃完了干粮,没有后勤补给,别说打仗,就是饿也饿死了,可是,马邈这家伙,面对邓艾的一点步兵,疲惫之师,居然不战而降,让邓艾有了后勤补给,有了活路,并兵不血刃拿下了江由城池。

       《三国志 邓艾传》记载: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

       正是因为马邈不战而降,邓艾恢复了实力,在绵竹击斩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张飞的孙子张遵,逼得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糜芳和士仁投降,导致关羽败亡,刘备丢失了荆州,不仅实力大减,而且,还永远失去了从荆州出兵北伐,无法实现诸葛亮制订的“隆中对”战略计划。

       马邈投降,导致邓艾有了喘息的机会,侥幸成功,击败了诸葛瞻,逼降了后主刘禅,蜀汉灭亡。

       如果马邈不投降,坚守不战,邓艾的一点儿翻山越岭而来的士兵,绝对会全部饿死。一路翻山越岭,没吃没喝,都成了野人了,哪还有战斗力?拿得动刀吗?

       糜芳、士仁和马邈,是蜀汉政权的三大罪人,可耻至极。

没有他蜀国会走的更远,蜀汉最大的毒瘤是谁?

       三国时期的蜀汉大业,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那么葬送了蜀汉大业的千古罪人,到底是关羽还是姜维呢?提到关羽,很多人都会想到一句话,大意失荆州,根据史料记载,关羽失去了荆州,并不是因为自己大意,荆州的失守并不是关羽的错误。要归结于刘备的反应迟钝,以及刘备的用人不好。

       关羽发动战争,实际上是刘备默认允许的,汉中之战虽然以刘备的胜利而结束,但是刘备为了赢得汉中的胜利,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刘备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甚至连诸葛亮都在犹豫,为了汉中付出这样的代价是否值得。刘备的目的只是让关羽去牵制曹操,使曹操没有办法集中兵力与刘备争取汉中。

       刘备的反应显然很迟钝,关羽的战斗不是牵制战斗,刘备却按兵不动,假如刘备能够及时的反应,迅速派兵增援荆州,吕蒙就不能够得逞。后来的诸葛亮和姜维数次北伐都没有成功。根本的原因就是失去了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导致蜀汉和魏国的国力相差特别大。

       三国志的作者都觉得姜维不好,很多的人都认为姜维消耗了国家的国力才导致蜀汉的灭亡。当时天下有13州,魏国占据了9个半,蜀汉只有一个州,假如,姜维不去北伐,蜀汉国力能够强大到什么程度呢?而且姜维也立下了很多功劳,他也并不是一事无成。整体上来说,魏国的损失远远要大于蜀汉。魏国大举进攻蜀汉,也是得知了姜维这边脱不开身,才趁虚而入。

在历史上,谁才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

       东汉末年,因为太平道黄巾军导致天下大乱,各地豪族纷纷拥兵自重,汉家天子威严扫地,祸不单行,何进在袁绍的建议之下打算除掉太监势力,邀请董卓作为外援,结果十常侍提前大难,处死何进。

       随后袁绍一次性处死所有的宦官,董卓也入洛并且凭借西凉军队控制朝廷,因为董卓的倒行逆施,导致本来就拥兵的豪杰英雄割据一方,各为自己的前程打算,或者仍然忠于汉室,打算恢复汉室。

       这其中就有汉朝宗室之后的刘备,一辈子颠沛流离,四处奔波,希望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复兴汉室。

       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诸葛亮出师表里面的话,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俎。一辈子兢兢业业最后三分天下,占据益州、汉中等地,建立季汉,史称蜀汉,地贫人穷,是当时三个国家中最弱小的一个。

       作为最弱小的国家,蜀汉的存在感却超过了吴国,诸葛亮和姜维的连年北伐让曹魏疲于应对,也让本来孱弱的蜀汉更加雪上加霜,导致263年在曹魏三路大军的进攻之下率先亡国,刘备恢复汉室的梦想就此终结。

       邓艾、钟会伐蜀的时候,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临死之前曾经总结自己的过错说,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在诸葛瞻看来,这两人都是祸国殃民的人,一个消耗了有限的实力,一个使得朝中乌烟瘴气。

       这些表面因素导致人心不稳,最后魏军兵临城下。显然,诸葛瞻认为,姜维连年北伐,又没有实质性的战果,导致国力损耗过度。

       而黄皓呢,在董允、陈祗死后开始弄权,刘禅缺乏有力的监督者,最终导致朝内乌烟瘴气。东汉就是因为十常侍祸乱朝政而灭亡,现在蜀汉的黄皓又操弄大权,原先跟随刘备的创业元老都逝世,后起的人才普遍没有曾经恢复汉室的梦想,反而要么在黄皓的积威之下妥协,或者狼狈为奸。

       所以魏军一到,大部分郡县都是望风而投降,冒险走阴平小路的邓艾几乎没有遇到阻拦就抵达绵竹,蜀汉最后的依靠诸葛瞻、黄崇、李球都在绵竹一战殉国,此后邓艾直指成都,刘禅投降。

       后人读史每到此处,都在批评刘禅草包无能,坐拥天险之地而束手无策。歪史认为,当时蜀汉的国力在连年北伐之后已经外强中干,一直缺乏优秀的人才,又因为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从来都是貌合神离,掌握大权的荆州集团在遭遇挫折之后,本地的益州实力派根本没有心思抵抗。

       这也是谯周等人建议刘禅投降的根本原因,当时刘禅即使想着抵抗,益州的世族也没有心思和刘禅一起,毕竟家园是他们的,他们始终无法挤入蜀汉的高层,而如果蜀汉灭了,这一些益州豪强或许就有机会掌握益州的大权,这才是他们怂恿投降的主要原因,即使没有谯周,也会有李周出来。

       所以,黄皓或者姜维的过错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蜀汉一直没有处理好和本地世族的关系,导致本土派一开始就是投降派。很多人把蜀汉灭亡的原因归咎于任何一人都是不全面的。

姜维对蜀汉忠心不二,为何还有人说他是令蜀汉亡国的罪人?

       姜维身为蜀汉大将军,手握一国军权,征战、守国、退敌原本就是其应尽的职责所在。但是,由于他的策略不当,思维不密,造成了钟会大军破汉中,邓艾成功偷渡阴平,最终逼迫刘禅投降,导致蜀国灭亡。

       无论世人如何声援,姜维不该背这个“黑锅”,但是他的失职之过,何人能担。所以,这个黑锅他不背谁来背。

       可能有人会说,关于阴平小道存在的风险,姜维也曾上书后主,只是昏庸的蜀主刘禅没有进行防范而已。但是,为何诸葛亮在世时,阴平小道布有防御工事和防御军队,而到了他这里,阴平小道的部署已然不存。因此,当面临危机之时,这才想到要“亡养补牢”,岂不为时晚矣。

       同时,关于汉中之失,也许有人会说,姜维的策略是想诱敌深入,利用地势之便,困歼敌人。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熟读兵书战策的姜维来说,怎么会忽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此简单的道理呢?

       结果虽是如此,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姜维还真有点冤,因为这样的结果不幸被他所遇。如果他的这一角色,换为蜀国的其它将领,又有那个将领的军事才华能胜过他,蜀国就不会亡了吗?

       其实,说了这么多,姜维也不过是造成蜀国灭亡的果(最直接的责任人)。然而,有果必有因,而这个因的祸首又该由谁来担呢?

       其因一:关羽为蜀国灭亡之源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之初,便确定了集团的发展核心思想:占据荆、益二州。安抚益州西北诸戎、南部夷越。整顿内政,外与孙权结好,等候北方有变,荆州军攻洛阳、南阳,主力益州军出秦川一带,人心附归,天下可以渐定。

       其中,核心思想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外与孙权结好”。然而,既有集团高层决策之职,又有贯彻执行之责的荆州守将关羽是怎么做的呢?

       当孙权遣使欲与关羽结为亲家(目的应为离间“刘关”兄弟之情,便于图谋荆州),根据关羽当时的反映来看,其心中非常明白。所以,他对孙权的使者来了一句:“犬子焉能配虎女”。

       当时,虽然尽显霸气,却一下将孙权气得不轻。而这时的刘备已取西川、汉中二地,孙权就更加担心刘备从荆州顺江而下攻取江东。所以,东吴对于夺取荆州之心就更加的迫切了。

       原本,荆州就处于“前虎后豹”的四战之地,当关羽还未处好东吴这只“后豹”的情况下,竟然又去主动招惹曹魏这只“前虎”。最终导致荆州被东吴袭取,兵败被杀。

       或许,这样的结果也存在其它问题,但是无论怎么说,征战一生的关羽,不应该犯这样极其明显的错误。

       从后面的历史发展来看,由于关羽生命的终结,同样也造成了刘备集团辉煌势头的终结。

       所以,关羽才是造成蜀国灭亡的源头。

       其因二:刘备为蜀国灭亡之本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谏,为关羽报之仇,坚持征伐东吴。结果,在大军出征之时,张飞被护卫所杀,自己率领的5万主力大军,几乎被东吴大都督陆逊一把火烧个精光。

       由于此败,蜀国的军事力量直接折损过半,最为关键的是蜀国的中坚军事栋梁,同样几乎损失殆尽,如:吴班、黄权、冯习、张南、程畿、傅肜、马良、沙摩柯、杜路、刘宁等。

       可以说,此战之败,极大动摇了蜀国的根本,进而造成蜀汉集团一蹶不振。

       还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其实,人生也不外乎如是。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所以,当一个人突然遭遇挫折时,与其心存侥幸总想扳回一局,重回原点,不如冷静下来,理清思路,调整步伐,再次重新上路,或许将是另一番辉煌的人生之路。

三国时期蜀国是怎样灭亡的?毁在谁手?(越详细越好,谢谢)

       诸葛亮曾说姜维对待事情忠心勤恳,在思想上和考虑事情上精心仔细,在总的方面比起来,就算是永南、季常等人也比不上他,称赞姜维是凉州特别厉害的将士。但即使这样,姜维还是受到刘禅的猜疑,再加上他自己本身所带的缺点,所以?罪人?一词,便扣在了他的头上。

一、 身份特殊

       姜维是以降将的身份来到蜀汉集团的。降将,这样特殊的身份,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很难摆脱猜疑?也难怪刘禅无法完全相信姜维。另外还有一点,据史料记载,在蜀汉集团里面有着三股势力,其中,诸葛亮属于荆州系,虽然姜维跟随诸葛亮,但他虽处的位置也特别尴尬?因为荆州系的人不与姜维交好,而益州里面的人却又没把姜维当作是自己这边的人。所以,姜维处在这种情况之下,处理起问题、矛盾来也是相当麻烦。

二、 北伐结果不理想

       虽说姜维北伐总体上胜利的几率比较高,但他用兵时却没有仔细考虑国力,用兵时过于鲁莽,导致蜀国国力下降,最终落到了如此地步。而在这方面,也不是没有人提醒过他:蜀国老将廖化曾对他的用兵方式提出过反对意见,但是,姜维并没有在意这个建议,一意孤行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安排,最终导致惨败。

三、 具有刺杀费祎的嫌疑

       上文已经谈过姜维的特殊身份,这已经导致姜维在行使各种权力、调解矛盾、处理问题上已经有了诸多阻碍。而诸葛亮将军事权交给姜维之后,却将政权交给了荆州系的费祎等人来处理,导致姜维在进行北伐的时候,对于军队所需的补给物资没有很好的及时协调安排好。因此费祎的死,很难不和姜维扯上关系,姜维也因此更加受到刘禅的怀疑。

       公元263年,在曹魏军出兵两个月之后,原本经营不错的蜀汉政权被刘禅拱手送给了魏国,成为魏、蜀、吴三国当中最先灭亡的。回溯蜀汉政权危机存亡之秋,大敌当前,没有人能够提出退敌良策,朝臣们是投降声一片。然而蜀汉一把手刘禅第一个反应是不想投降的,想逃到南方去避避风头。就在刘禅犹犹豫豫的过程中,有职无权的光禄大夫谯周在朝廷上侃侃而谈,竟然把刘禅说得心服口服,最后不战而降了。事实上,曹魏政权一直是把灭孙吴放在第一位的,后来才调整政策来先灭蜀汉。而且,从出兵到蜀汉灭亡,一共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迅速灭亡。这是为什么呢?历史上的解释,一般是四个原因:刘禅昏庸,黄皓弄权,陈祇乱政,谯周误国。

       当时,司马昭命邓艾和钟会各率一支军队南下灭蜀。八月份从洛阳出发,十月份邓艾的军队就已经打到现在四川的广汉,是到成都门口了。消息传来,蜀汉朝廷一片混乱。因为此前,刘禅身边的宦官坏了事。一年前,姜维就已经发现曹魏有灭蜀汉的可能,姜维是给刘禅上了疏的,希望刘禅命令张翼和廖化赶紧在路上设防。这封信送来以后落到黄皓手上,黄皓是个信鬼神的,黄皓就去问巫婆,说你看这个事情可能不可能哪?这个巫婆说,哎呀,不可能,不会打来的。黄皓就跟刘禅说不会打来的,这个事我们就扣下吧。但是没想到人家真打过来了,而且两个月就过来了,一片恐慌,老百姓都跑到山里面去了,躲起来了。

       刘禅召开御前会议,说大家看看怎么办呢?两派意见,两派意见都主张跑,但是一派说跑吴国去,一派说跑南中去,这个时候谯周就出来说话了,谯周说跑到吴国是不可以的,道理很简单:“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就是自从咱们有了皇帝,有没有跑到别人国家去当皇帝的?没有吧,一个皇帝跑到了别人的国家只能称臣。那么既然反正是要称臣,反正是要做小,那为什么不挑个大国家呢?也就说你既然称臣,与其向孙吴称臣,不如向曹魏称臣,你反正是称臣。而且根据政治斗争的规律,从来都是大国兼并小国,所以吴国终究要被魏国吞并,等到那一天,我们难道再跟着吴国去投降第二回?如果说投降是一种耻辱的话,谯周说:“再辱之耻,何与一辱?”就是投降反正是耻辱嘛,那你是耻辱两回合算呢,是耻辱一回合算呢?那还不如耻辱一回投降曹魏嘛,你何必那么麻烦投降两回呢,所以不能奔吴。那么为什么不能去南中呢?谯周说,南中还是可以去的,因为南中还是蜀国的地盘,就是孟获他们那些人的地盘。说那个地方去去也是可以的,但是你要早做准备啊,你这个时候去你来不及了呀,为什么来不及呢?“群小之心,无一可保”,说陛下啊,你以为你现在手下的那些小兵、小卒、小将、小官、小吏们他们都拥护咱们吗?他们不拥护,他们一听说陛下要往南跑,恐怕陛下还没有抬足,他们先闹起来了。哪里去得了南方?结论很简单――投降曹魏。

       谯周这个投降理论一发表,朝廷上面一片安静,谁都不说话。只有个别人出来怯生生地问了一句,说大夫啊,不行吧,邓艾都到广汉了啊,他会接受我们的投降吗?“恐不受降,如之何?”人家不让我们投降怎么办?谯周说不会,怎么会不接受我们投降呢!东吴还没有灭亡嘛,曹魏要拿我们做个榜样嘛,所以他肯定接受我们的投降,不但接受我们的投降,还有客客气气地对待我们,还要给我们陛下封一块土地、封个爵位。如果他们居然不这样做,诸位放心,我谯周亲自到洛阳据理力争,凭什么亏待我们这些投降派?谯周把这个话讲完了以后大家都不说话了。

       刘禅还犹豫,刘禅总觉得这个投降也不是个事儿啊,我还是跑南边去吧。谯周又跟他说,不行啊,南边是些什么人?是蛮夷,是少数民族,本来就不服我们,那是丞相发兵压下来的,原来他们跟我们就没有什么关系;丞相一去了以后他们跟我们有关系了,每年都要进贡啊、交税啊,它本来就不高兴。你现在跑到那去以后,我们这么多人要生活,不是又要加重收税了吗,你不多收税怎么过日子?你再一加重收税,他们不反了吗?去不得的。

       刘禅就投降了。

       好了,今天关于“蜀汉灭亡的五个罪人”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蜀汉灭亡的五个罪人”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