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比赛 诗词比赛

老子道德经全文解释_老子道德经全文解释及译文

zmhk 2024-06-16 人已围观

简介老子道德经全文解释_老子道德经全文解释及译文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老子道德经全文解释的问题。在这个话题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我相信通过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本质。现

老子道德经全文解释_老子道德经全文解释及译文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老子道德经全文解释的问题。在这个话题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我相信通过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本质。现在,我将我的理解进行了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老子道德经解释

2.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解释

3.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谁帮忙详细解释一下

4.道德经原文及解释

老子道德经全文解释_老子道德经全文解释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解释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解释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

       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_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

       故能成其私。

       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以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_,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信不足焉,安有不信。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__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_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混沌不清楚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拓展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参考

       百度百科-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谁帮忙详细解释一下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解释如下: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

       道可道,非常道。

       在《道德经》一书中,道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道的含义总的来说可以归为三重。常道。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万物即宇宙,自然。常道,为第一因,永恒不变。

       道可道,第一个道字,指的是常道。第二个道字,指的是名词动用,有执而用之之意。也可以理解为,是言说和描述。非常道,不是常道。可以把握的道,不是常道,可以言说的,描述的道,不是常道。这里讲了常道的几个特征:不可言说,不可描述,不可执用。道,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特征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名可名,非常名。

       在《道德经》一书中,名有三重含义。无名。只表现为纯粹的信息。没有形状与物象,所以无法描摹。无名,是永恒的信息池,它不可见,分化出万物而自己却无丝毫损耗。永恒之名,所以为常名。有名。信息化为能量,能量化为有质量有形状的物质。有质有像,开始可以描述。

       无名有三个特征:无质无像,不可描摹,不可命名。名,如果可以命名的,可以有质像可以描摹的,那就不是常名,不是永恒的无名。

道德经原文及解释

       第一章: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相辅相成的根源,才是永恒的道;名可名非相互所指的本来,才是永恒的名。无名,是万物的元始之时;有名,才有了万物的根本所指。因此,常归溯到无形无象无欲念处、便可观想到无名无穷的微妙;常从有形有象有欲念处、便能观察有名有限的边际。这两者其实是相同、只是定名不同而已;同样可说是玄,玄之又玄,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章是《道德经》全篇经文的总纲,要仔细体会。

       老子在首章便以精简、独到的文字“提纲挈领”直接揭示了“道”是“宇宙生命”的总根源。亦即“道”就是宇宙生命的最终极根本,通俗地说,一切一切都来源于“道”。

       如今我们可以借助科技的“眼睛”认识得更清:这个宇宙生命整体中,悬浮着无数个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的“星球”。各个星球之间看似“随意”悬浮着,彼此之间却又有着某种“规则”互相牵连。

       这些星球是由什么能量产生的?又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牵连?

       老子在2500年前就深入思考了这些生命问题。只不过老子的“思考”和“观察”不仅仅用“目”,而是凭借其“心”。甚至可以认为老子是将一切粉碎,回到根源的“无”,追溯到一切最根本的本来。

       老子惊世骇俗提出:“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全篇经文的根本核心就是这“道可道非、常道”六个字。理解这六字,老子全八十一篇经文的本意便迎刃而解。

       “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可道非”便是宇宙生命体系中的一阴一阳两股力量,两股作用,或者说两种能量,抑或说两种存在。有阳就有阴,有阴就有阳;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就是“道”,也就是宇宙生命整体。

       道可道非相辅相成的根源,乃是永恒的道。

       在这里,必须先明确“道”这个定义。

       “道”这个“名”并非是绝对就有的。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明确指明,“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因此,“道”只是老子给“宇宙生命这个整体”的来龙去脉勉强取的一个“名”。

       另外,还必须理解,“道可道非”是两个东西还是一个东西?

       若说是一个东西,可它偏偏是“道可”和“道非”的“二”;若说是两个东西,它却互相融合成“道”难以分割,又明明是“一”。

       我们不妨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

       任何一件事物,有“赞成者”,有“反对者(不赞成者)”,还有“中立者(既不赞成也不反对)”,这里“三”种意见其实只有两种组成,就是“赞成”和“不赞成”,但都只是在说同“一”件事情。并且,这里的“赞成”和“不赞成”并非也是绝对的“对立”。“赞成”有可能是“90%赞成+10%不赞成”,如此说来,仅仅是“赞成”就有无穷个可能。但只因“规则只有三项”,并且只能确定一种选择,只好定为“赞成”;“反对”和“中立”也一样,不是绝对的“反对”,也没有绝对的“中立”。

       这里面就涵盖一个“相辅相成”作用的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相辅相成的根源,才是永恒的道。

       这句话中包含有三种含义在内。

       一是,“道可”或“道非”都不能“单独存在”,或者说都不能“单独发生作用”。类似于“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二是,“道可道非”并非是说一个“道可”和一个“道非”。而是意思说“道可”中有“道非”,“道非”中也有“道可”,因此说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亦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三是,“道可道非”相互作用的“能量”或者说“根源”,是因为“道”才永恒不灭。反过来说,没有“道可道非”的相互作用,就没有“道”的“永恒存在”。

       至此,我们就要理解到,宇宙生命整体就是“道”。

       “道”外再无任何“物”。这便是庄子说的“至大无外”。

       而这个“宇宙生命整体”之“道”的生命运行就只是“道可道非”无休止的相辅相成,循环往复。

       这个“道可道非”的作用是“本来就如此的”,是“无色、无声、无象”的。比如一朵花,它是如何开放的,“内部”有何能量促使这样变化,这一切都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触摸)之不得”的。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因此,“道”也是“至小无内”的。

       但是,这朵花之所以开成红色,那朵花之所以开成蓝色,这全是“道”的主宰。“道”可令花为红,“道”也可令花为蓝。可令花谢,可令花开。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除此外,“道”外无任何“物”有能力能改变这个“根本”。

       有人说,“人”可以把红花变成蓝花,通过染色或移植。殊不知,这些技术的发现,也是“道”令人类才有的发现。即便是发现了,移植技术的“内部变化”依然是“道可道非”在作用。从根本意义上说,“人”和“花”其实都是“物”,具体说明在注解“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这句时会阐述。

       因此,我们可领悟到,宇宙生命整体中只有一个“道”在运行,这个运行就是“道可道非”,无论是地球围绕太阳,还是地球上的和风细雨……除此外,无“其它”事。

       简单理解就是,宇宙生命整体中,只有“道证明道”这一件事情。一切星球运行,一切人类活动都只是一种“相对假象”。

       这个理解需要谨记,在整个之后的八十章经文都是这个定义的应用。

       因此,我们要理解老子的经文思想,必须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亦即说、看待任何事情,任何一物,任何一个念头……都要明白“它是一个整体”,而对待这个“整体”时,我们“常人”只能是知晓“其中一部分”而已。即便是人类在“道”中,就犹如沙滩上的“一粒沙”。

       老子通篇经文中,常用到“圣人”这个指称。老子经文中的“圣人”是指“心合了道”者。“圣人”区别于“常人”的根本就在于,圣人始终立于“整体”看待一切。那么,“圣人”和“常人”是“二”还是“一”呢?这又回到了上面的分析,他们是“二”也是“一”。就比如说,老子是圣人,很明显,老子已经活在我们的心知中,与我们合为“一”,但只要一提起,又分明老子是老子,我们是我们。

       就拿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来举例。

       这里的“百姓”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常人”。圣人和百姓已经融于“一心”,但这里的“一心”并不要绝对理解成“一”,而是指“圣人心包含了百姓心”。但是圣人也是百姓,百姓也是圣人。他们之间是“二”也是“一”。

       因为任何事物要归顺一个“整体”即“道”,必须时刻展现“道可道非”。当百姓都执着于某种妄念之时,圣人就给予点化。“圣人”的意义就在于平衡任何事物。通俗地说,“圣人”就是“合于道”的“平衡者”。

       老子所谓的“圣人”就是“合了道者”。

       正因为合了道,因此就是有整全的“心知”,是深明一切来源于“道”,一切顺应“道”,一切又还原于“道”,但“圣人”并不能说就是“道”。

       “名可名非,常名”。名可名非相互所指的本来,才是永恒的名。

       老子在说完“道可道非,常道”外,紧接着就是“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话有什么紧密关联呢?

       “道可道非,常道”是说宇宙生命这个整体的来龙去脉的“本来”、“根源”,即一切一切源生于“道”。

       “名可名非,常名”是说“认识道”这个本来的生命过程的“名相”显化。怎么理解?

       前面说了,这个宇宙生命整体只有一件事情,就是“道”在证明“道”

       的周而复始的运行,除此外,没有其它事。意思是,在一开始,连“道”这个“字”也没有,就是“一个混然天成的东西,这个东西自己在证明着自己的运行”

       是老子揭示了这个本来,为了表达的需要,勉强取了个字叫“道”。

       那么,一朵花开,根本上就是“一个东西在开放着”,是后来人类命名这个开放着的东西叫做“花”。归根结底,人类之所以要给这些“东西”起个名字,也是“道”使然。

       而“道”的运行含有“道可道非”无穷的变数,也因此一定会产生“名可名非”的无穷的“名相不同”,这就是“名可名非”。

       “常名”是什么?

       “常名”就是“本来、本源”。

       “花”本来是没有“花”这个“名”的,而“花”本来的名就是“常名”,但“常名”本身无所谓“名”与“非名”。就好比一个婴儿看见一朵“花”,婴儿不知道这是什么、也无所谓这是什么。而所谓的“花”只不过是人类自然活动、相对认识的一个“记号”而已。

       当今,我们是相对比较容易举例领悟老子的本意的。

       同样是“花”,在英语地区名叫“FLOWER”,在日语地区名叫“HANA”,在汉语地区名叫“HUA”,这便是“名可名非”。有人这样名叫,就一定有人那样名叫,这是由“道可道非,常道”决定的。但是“常名”无法命名,“常名”是由“名可名非”所指的那个“本来”。通俗地说,“常名”就是那个“命了的名+尚未命的名”的那个“名”。

       东方的老子将“宇宙生命总根源”命名“道”,释迦摩尼命名“佛”,同一个“根本”却出现两种名释,这也是“道可道非”使然。两者阐释的是同一个“本来”所指,名却不同,这便也可看作是“名可名非”。谁可谁非并无意义,抑或两者也有互补。而“常名”正是“道”或“佛”所指的那个本身。

       无名,万物之始。

       宇宙生命的源头是一个“寂静的混沌的整体”,这个“混沌的整体”就是第二十五章中描述的“有物混成”。“此刻”自然没有名字,即“无名,万物之始”,这里的“万物”是包含宇宙整体内的“全部之物形成之前”。

       老子把这个“混沌的整体”勉强取名叫“大”,取个字叫“道”。

       被命名字“大道”之后,万物便开始有了各自的“名”,即“有名,万物之母”。

       为什么要称为“母”呢。

       这是老子大智慧的恰当比喻,是想让众人容易明白。

       天下的女性,追溯到最终都是“道”所化生。“女性生孩子”,这是“道”的能量使然。女性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女性就是孩子的“母亲”,孩子便是母亲的“子”。这“母”与“子”便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有了名,“母”就既知其“子”,“子”就复守其“母”。

       这个例子虽然容易明白,但必须指出的是,“道化生万物”并非等同于“母生子”。“母”生“子”后,由“一”变成“二”,“子”便不在“母”中;“母生子”只是“物生物”,是“有”生“有”。而“道”生万物,是“无”生“有”;万物出现后依然在“道”中,“道”不变,“道”永恒是“一”。

       常无欲、以观其妙;“道”无形无象,要体认它的“无生万有”的微妙也必须处在无形无相,并且无欲念的宁静的状态下才可以观想到。

       就好比刚出生的婴儿暴露在空气中,婴儿并不知道何为空气,只本能感觉现在和呆在母亲体内时有“微妙的不同”,究竟有何不同,他也无心无言,只是本能的“哭了出来”。

       婴儿长成少年,我们让他去描述“当初”的那种“微妙”,他是无论如何也描述不出来的,就因为“本能”已经改变,这也是“道可道非”使然。

       长大的少年再观察,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

       因为这个时候,少年多少似乎有了“心知”。父母告诉他这是“花”,他就会联想,“花是怎么开的?”、“这花那花怎么不同呢?”、“这花什么味道?”奇妙的想象和欲念,也即是会激发太多“名可名非”的思考,而这些所谓太多的诸如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个“底”就等同于“徼(Jiao)”。“徼”即是“边界、边缘”之意。

       没有“名”的“无名”状态和“有了名”的“有名”状态其实指的是同一个“本体”,即“道”;

       无名时的“常无欲”之观对象和有了名之后的“常有欲”之观对象指代的也是同一个“本体”,亦即“道”;

       这里理解的关键是“常无欲”和“常有欲”的“观”是“谁在观”?

       “常无欲”之观,是“道体观道体自己”,或者也可是“合了道”的“圣人”如老子的“观”;亦即俗称的“道观”、“观自在”,自然是微妙无言;这里的“常无欲”重点在“无”,而这个“无”正是合于“道”的恍惚、混沌时的状态。这个“无”其实包含“无限的可能”。

       “常有欲”之观,便是“道中的个体观道体”,自然会生出“美之为美、善之为善”的妄断,这个在第二章经文阐述得很清晰。自然也就以“观外在”而观,总想观其究竟。这里的“常有欲”重点在“有”,而这个“有”正是从“无”中化生出来的无穷的形态。但即便是因为“道可道非”相互相成似乎无穷多种变化的状态,但因为此时是“常有欲”之观,是“有心之观”,因此总希望“观”到变化的“边界”,即“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1. 无论万物是“无名”之时,还是“有名”之后,其本来之“物”是“同”一个“物”,只是在从“无名”到“有名”的刹那间,“名”就相“异”了。

       在这里要指出,“无名”之时与“有名”之后并不是“等同的有”。

       比如说,开始一池静水,是“无名”状态下的静水(权且把一池静水当作解释用的名),之后,池中化生出各种鱼。显然,无名时的池水是“一”个整体,有了各种鱼之后,就有了“多种”“有名”的“物”了。即便这些“物”还在那个“一”当中。

       2. “常有欲之观”和“常无欲之观”这两种“观”其实是相同的“观”。当刹那间合于“道体”便进入“无名”的“常无欲之观”;刹那间被“名相”所牵制,便又回到“常有欲之观”,恍恍惚惚、若即若离。

       我们不妨再举个婴孩的例子来形象理解。

       一个半月大的婴儿爬在镜子前,看见自己,但他并不知道镜子里的“他”就是自己。这个时候,镜子里的“他”就是“常无欲之观”;镜子外的他就是“常有欲之观”。常有欲之观的他便“好奇”,并不断摸索、敲打镜子,试图探究这个“徼”的究竟。

       3. 若粉碎时空的限制,“道”中的任何一物,无论是亿万年前的化石,还是现在的树叶,从“道”这个根本意义上说,都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因“道”原本就是一个“整体”,之后的万物化生之后,彼此的“物”与“物”只是出来之后的“名”不同而已。

       此处,归根结底的理解应该是庄子的“万物齐一”。

       无论是一头牛和一棵树,还是一个人同一块石头……理解这里,一定不要被“牛、树、人、石头……”这些名相所牵制,而是体悟到“粉碎这一切”,回到混然天成的“无”之状态。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前面1、2分析可知:“无名”和“有名”,“常无欲之观”和“常有欲之观”,彼此“此两者”都可谓是玄妙。加上3所描述的其实更有无数的“此两者”的玄妙不断在幻化,因此就实在是“玄之又玄”。

       这正是“道”的活力无穷的显现,是一切奥妙的根本门径。

       《道德经》通篇说的是指圣人、太上,也可以说是老子自己的“得道者的体认”,并不是指通常的“个体常人”的想象;不了解这个关键点,读者会陷入迷茫中,会以自己对号入座,试图以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因为这种想象会有“名相”的束缚,观点自然偏颇,自然会陷入‘美之为美、善之为善’中。

       不过,我们常人仍可以试着进入老子描绘的意境中去体会,也会有一种突破自己的境界的提升,这便是《道德经》作为经典传承带给我们的宝贵之处。事实上,现实中的养生、兵法、权谋、教育、经济、哲学、自然等等所有分科都可以从道德经中汲取、提炼出根本的精髓。

       但是《道德经》本身是穷极根本的“经”,是诠释宇宙生命本体的终极;老子的本意是给普罗大众、读者享受他的体认后的成果而已;艰难的证道、修道的过程,老子和那些圣人已经“实践”过了,常人要“修”恐为其难!这或许是老子的“用心良苦”之愿。抑或是老子把“常道”列明开来,由我们“道可道非”罢了。

       老子的这一章是《道德经》的总纲。真正理解的核心是“道可道非,常道”。这句没有体悟到根本,之后的经文基本大意就会出现同样的偏离,读者自己可以体会。有的注解说,道德经本来是没有分章节的,是后人为了理解、传述方便就起了八十一章。对此,我们不便妄论,因为没有标准。但是,把拆分的章节“合起来”体悟,就不至于会有太大的偏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用言语描述的道,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的名,就不是恒久不变的名。有了空间,才开始呈现出天地;有了根源,才开始孕育万物。所以,如果一个人经常保持宁静无欲的心态,就可以深入观察到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如果常存欲望,就只能看到天地万物表层的东西。空间与物质同时出现而有不同的称谓,它们都很神秘。那神秘又深远的极处,便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所在。

       好了,今天关于“老子道德经全文解释”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老子道德经全文解释”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