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比赛 诗词比赛

道德经白话全译_道德经白话全译 文史哲

zmhk 2024-09-02 人已围观

简介道德经白话全译_道德经白话全译 文史哲       我很了解道德经白话全译这个话题,并且可以为您提供一系列的信息和建议。请告诉我您需要了解什么。1.【道德经】第十六章 归根复命2.《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道德经白话全译_道德经白话全译 文史哲

       我很了解道德经白话全译这个话题,并且可以为您提供一系列的信息和建议。请告诉我您需要了解什么。

1.【道德经】第十六章 归根复命

2.《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什么意思

3.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什么意思

4.天下至柔,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后面这句是什么?

5.《道德经》第十一章中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应当怎么翻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_道德经白话全译 文史哲

【道德经】第十六章 归根复命

       老子(春秋时期)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导语:

        “

        知常容:年轻的时候都是不自知的。他不自知的情况下,会很容易做出很多对别人来说是凶的事情。因为他不知道边界,不知道这话伤人,不知道这句话,你说完人后对方会报复,会反过来伤害你。

        当一个人对自己不清楚,觉得自己什么都牛逼,啥啥都懂的时候,这个人是无法包容别人的人。

        而他一旦知道自己哪强哪不强,知道哪些是他的使命,哪些是他这辈子不做的时候,他就产生了明确的人与人之间的边界的。而这种边界感,他知道自己在哪了,他就允许别人在另一个地方,这个时候他就容得下别人了。这个时候,他的心里就变得豁达了。

        容乃公、公乃全:因为他做不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他就一定有纰漏,就做不到周全。

        理解别人的时候,你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公正公平,为大家做事情,公开的一种心境。当你有这种心境的时候,人内心会变得很平稳,如果你做了,你会发现你考虑事情就会变得很周全。

        全乃天:如果你真正做到能够为苍生为天下考虑了,你就是天。

        ”

        复命,什么是复命?

        老子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什么意思?

        懂得自己的才是真正的明了,比智慧更高一层。明白就全透了,智慧不一定是全透的,但是明是全透的。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是啥意思?市面翻译这些书的时候,就会大家就说:常,世界运行的规律,世界运行的规律你懂了这个你就明了。

        老子说:说自知者明。和 知常曰明,当你放在一起的时候,知道,常不是这个世界的常,而是自己的常。

        复命是什么?就是你这辈子不变的那个东西,不变的才叫常,什么叫不变?叫常数。叫常数炒,什么叫常数?常数就是不变的数。比如说派3.1415926,这叫常数。还有什么?比如说宇宙常数,爱因斯坦所说的宇宙常数,这是他认为的长处,这是不变数,所以说什么叫使命?

        使命如果你天天变着就不叫使命,使命就是那个不变。所以说使命就是常。知道自己使命,知道自己不变的那个事的人叫做明。对自己明白。所以说在同一个时期反复无常,好会说的好,反复无常啥意思?反反复复,没有使命。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常立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知常曰明:叫对自己明了。

       知常容:你想那我知不知又怎么地,我活半辈子我都不知道,我一样也不错,是吧?但是老子下面说了一句话,叫

        不知常,妄作,凶:啥意思?如果你不知道你自己是谁,不知道你是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你就会经常轻狂、狂妄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甚至于非常危险的事情。这句话说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年轻人。

        年轻的时候都是不自知的。他不自知的情况下,会很容易做出很多对别人来说是凶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边界,你不知道这句话说出去会伤人,你也不知道这句话,你说完人后对方会报复,对方会反过来伤害你。为什么你不知道,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是谁。

        在这个常里面你还要知道的是什么呢?你要知道我要什么?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可能全要。你不可能跟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有缘分的,但你一定要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不是所有的人最开始来这个世界都知道自己要什么?

        知道我不要什么而后知我道我要什么。

        不知常,妄作,凶。就不知常容易轻狂自大,所有的年轻人都一样,包括圣人都是一样的。所以说老子表达人生的时候,表达了一个特别客观的人生,放在今天这句话就叫:人不轻狂枉少年。

        老子他没有说这样不对,但是他说一个人这一生的发展要朝着有使命感的方向去发展。

        所以说归根这,看你这辈子要干什么?这是一种人生的哲学和逻辑,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这种,因为好难。

        还有一句话叫浪子回头金不换,什么意思?年轻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犯错,而且有些错,你这辈子做人必须犯的,你不犯都不行,你肯定会犯比如说谎?

        但是这件事不容易。孔子认识自己也跟我们差不多,人家是圣人,人家不见得就比咱厉害到哪去?孔子他说自己,吾十有五而立之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孔子说自己 40岁才不迷惑,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50知是天命。老天怎么安排的?

        他到60岁才能听进去所有人说的话,年轻的时候他也听不进去,别人一说他也对,他也对不是他不对。所以说这就是一个人生的节奏,有些人早、有些人晚,但是一旦你懂得了这个道理的,你就知常。你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做很多事?不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做自己,从而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肉体世界产生一个比较好的适配性,让自己幸福一点舒服一些,别那么遭罪。

        知常容: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心宽呢?心宽就是我能够容下很多事情能够包容而不产生那么负面的东西。知常:什么意思?就是我对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非常清楚,我就很容易包容其他人。当一个人对自己不清楚,觉得自己什么都牛逼,啥啥都列在的时候,这个人是无法包容别人。

        而他一旦知道自己哪强哪不强,知道哪些是它的使命,哪些是他这辈子不做的时候,它就产生了明确的人与人之间的边界的。而这种边界感,他知道自己在哪了,他就允许别人在另一个地方,这个时候他就容得下别人了。这个时候,他的心里就变得豁达了,那叫知常容。知常,容了之后怎么样?

        容乃公,你都不知道人家位什么?这叫容乃公。我们今天叫为人民服务,就这个意思。然后内心有个公平公正的尺度。如果你不知道别人是什么,不知道你是什么天平,怎么会平呢?

        公乃全。什么意思?你只有考虑到你只有内心有一杆公平公正的能够为大家着想的时候,你才能够做事考虑的周全,考虑得比较完整。而你只有自己,你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是很容易进入主观主义的。

        公乃全:最大的全是什么?就是全人类。你是一个心中有天下的天,你只有考虑到所有人的时候,你去想你在做什么事的时候,你这个使命跟这件事没有关系,产生了关联。

        你整天想的事是不是就多挣点钱?如果你整天想的是就多挣点钱,对不起,你永远到不了全乃天这个境界。

        天乃道,什么道?天道?

        道就是世界的道路。如果你要把握住这个道或者说你知道这个规律是怎么运行的,就叫道,不仅你可以活得长久,活的安顿,你还可以考虑的很久,当一个人考虑的很久的时候,你的心就会变得很宽阔。你的视野很宽很长远的时候,你就不会在一个小事上纠结,为那仨瓜俩枣的也生个气。

        你不会做这样的事的。当你有这样的心境的时候,我们老一辈经常跟我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人心态会决定你的寿命。当你看得很宽很远很高的是,你就得到了其中的道,你就不容易那么去纠结,不容易产生癌细胞。最后一句话叫陌生不带。

        没身不殆,指的是什么意思?把你的身子没埋土里了,叫没身,就是你死了,没身不殆,即使你死了也不要紧。什么意思?你的肉身没了,但是你的精神世界还在。

        回想我们这16章归根第1句说的什么来着?

        人活着一辈子,你追求的是什么世界?你寿命当中仅保全自己的生命吗?不,你活的是追求你的精神世界的极致。整个16章文学性奇高,首尾相扣,致虚极,美身不殆,这才是老子想表达的。

       总结:复命曰常,就找到了使命或者有使命感,你就知道自己是谁了

        其实你还不知道,起码你还知道要把孩子养大了,这也算你的常。老子的意思,你如果不知常,你就可能会做点出格的事。盗个窃、犯个法是吧?干点自己都后悔的事。年轻是吧?

        不知常,妄作,凶,你老干这样的事,但是有一天你修炼自己,你有一天你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你知道自己要做的什么时候,你就会变得更好一些了,怎么好?你会变得更宽容一些?当你变得宽容了之后,你才能够真正给这个世界给社会带来服务,你内心才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尺,你才懂得理解别人,才懂得去如何服务大家。

        你自己逞强的时候,年轻的时候,你是不会有这个状态的,你只有有一天吃亏了,你才会知道我原来要为别人去考虑。每个人的人生只要正常发展,都会有这个阶段,所以老子很客观,如果有一天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了,你就可以做到做事做得很周全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什么腐败的人、政府里面腐败的人最终都有一个不太好的下场?

        因为他做不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他就做不到什么做不到周全。他一定有纰漏,一定有疏漏,叫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全乃天:如果你真正做到能够为苍生为天下考虑了,你就是天,你就是为天下考虑的那个人。阿里巴巴的使命叫什么?叫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你想想天下的天用的多好。

        你真正做到了周到、周全之后,心里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叫全,也叫什么?也叫世界观,当你有这个之后你就可以做什么?你可以为天下做是吧?为这个社会做事了,这叫厚德载物。没有这个德行,没有这个心胸,你做也是作死。

        比如说武汉现在爆出来的一些人,对吧?厚德载不了物,你就有一天一定会疏漏。好,天乃道,这就是老子所讲的整个道德经当中的到底什么世道?天下的规律就是道。

        你的寿命叫寿终正寝,你必然有个生理死亡的期限,但是不要紧,老子说了不要紧,只要你能够做到道乃久就亏,你获得到了你就可以存在的长久,这个长久不是你的寿命,而是你的生命。这个生命是什么呢?今天老子还活着,我放在今天我们有一个经常特别特别通俗易懂的话,你的生命怎么算完结了?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季度,你的那个人他死掉了,就这个世界上不再有人记得你了。

        你就要真的死亡了。我们强调老子想想孔子想当董仲舒,想想王友明这些,他们还没死,他作为这些人,作为整个华夏的精神文明保护当中的这些星闪耀的星光,他们未曾离去。我写这我的哲学,也是想在我们的文明史当中流行我的音,比流行我的一点星光,照亮后人。这是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化,我们要做一点点事情的,做一点的事情了,比如说老子说什么意思?

        即使你的寿命你的肉身被摸掉了,没身了,不要担心你的生命还没有完结,因为你的文化,你的文明所留下的这些结果,后人会记住你的,会在整个种族人类的种族延续下去的过程当中,会有你的作用和价值,就叫你的肉身死了,但是你的精神永存,你的生命还在,别人还在念叨。

        有一非常经典的话,就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就是这个意思。

       翻译成大白话如下:

       归根,什么意思?就是归根就是回家的感觉,人的一生,如果你想追求精神世界的极致,你就一定要相信自己守得住自己的静笃。怎么去守呢?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万物并作相互关联,我们是有机会有条件反复观看,看山是山,不是山又是山。

        过程反复观看,得到其中的道理和理解。但是世界上这个事也太多了,要太多了,咋看?看不过来怎么办?有一个条件,有一个方法,有一个道理和有一个途径,可遵循这个途径,就是这章的主旨叫归根,无论什么事情,她最终它的存在最后都要回到它的原点,人就会回到他内心心灵的原点,而当你回到这种原点,走上这种回家的路的时候,你如果找到了这种根你就会达到一种静的状态。

        要守住静笃。这个静叫什么?静叫使命,如果你是一个守使命感的人,你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太好了。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有自己使命感,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是谁了。

        复命曰常,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是谁了,你是谁?你这辈子要干什么?如果你已经特别清楚知道自己是谁了,你就活得很明白了。

        知常曰命,即使你不知道也没关系,不知道,如果你不知道它长是什么,不知道你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边界感怎么办,会发生什么呢?你会口出妄语、出狂言,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伤天害理的事,让自己后悔的事,但是不要紧,人生必经的历程。

       理解别人的时候,你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公正公平,为大家做事情公开的一种心境。当你有这种心境的时候,你就可以为其他人做事了。

        人内心会变得很平稳,如果你做了,当你就要去做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考虑事情就会变得很周全,很周全,你知道这个系统你又整个自己的方法论了,当你有这些方法论,并且能够做得很成熟的时候,你叫全乃天,你就可以做到天了,你可以做老大,也可以被更多的人服务了。

        当你获得这种位置的时候,你就要得道,当你获得这种精神世界的时候,你就要得到天乃道,当你有了这种道,懂得了这种规律和任性,这个路径之后,你就可以存在的比较长久了。但是我老子说的长久可不是你的生寿命,不是你的肉身,我说的长久是真的生命,你的精神,所以叫陌生不带,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做到了,即使你的肉身死亡了,你的精神还不消亡。回到此文的原点。

        你就真的做到了致虚极。

《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什么意思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注音版

        为(wéi)无(wú)为(wéi),事(shì)无(wú)事(shì),味(wèi)无(wú)味(wèi)。

        大(dà)小(xiǎo)多(duō)少(shǎo),报(bào)怨(yuàn)以(yǐ)德(dé)。

        图(tú)难(nán)于(yú)其(qí)易(yì),为(wéi)大(dà)于(yú)其(qí)细(xì);

        天(tiān)下(xià)难(nán)事(shì)必(bì)作(zuò)于(yú)易(yì),

        天(tiān)下(xià)大(dà)事(shì)必(bì)作(zuò)于(yú)细(xì)。

        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终(zhōng)不(bù)为(wéi)大(dà),

        故(gù)能(néng)成(chéng)其(qí)大(dà)。

        夫(fū)轻(qīng)诺(nuò)必(bì)寡(guǎ)信(xìn),

        多(duō)易(yì)必(bì)多(duō)难(nàn)。

        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犹(yóu)难(nán)之(zhī),

        故(gù)终(zhōng)无(wú)难(nán)矣(yǐ)。

        译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以“无为”为“有为”,以“无事”为“有事”,以“无味”为“有味”,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为“怨”。

        这里我用到了“为”此意为“行为为事”白话译文解释为“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注意:老子的无为非无所作为。)。以不滋事来处理事,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生于少,处理事情的时候从简单的入手,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用“德”来何解怨仇。”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处理难事的时候一定要从简易简单的方面入手,处理大的事情一定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这样的思想也就成就了老子所说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细想。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所以“圣人”永远不会自吹能做多大的事,而却能建立伟业成其大。

        轻许诺言必然失言,想得越容易反而遇到的困难会越多。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所以“圣人”总是去想会遇到的困难并且很周到的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困难不会难到他。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言

        1、宠辱若惊。

        出处《道德经》第十三章。

        解释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要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重视起来,敏锐地觉察其中的危险和机遇,而不得意或沮丧。

        2、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出处《道德经》第十六章。

        解释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才能公正豁达,能公正豁达才能天下归从,天下归从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大道,符合大道才能长治久安,终身没有危险。

        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

        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

        解释必须让百姓的思想行为有所规范,保持纯洁朴实心态,减少私心杂欲。这就是崇高而快乐的学问。

        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章。

        解释大家都认为惧怕的东西,你也不得不害怕。

        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章。

        解释众人都觉得自己过得充实有余,我却遗世而独立。众人自以为清醒聪明,我却昏庸迷糊;众人都以为精明,我却什么也不知道。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原文出自于战国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白话译文: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作者简介: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作品有《道德经》。

天下至柔,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后面这句是什么?

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

       “道”是无,有生于无。而道生一,“一”代表的是空间,生成阴阳的载体。“二”代表的是阴阳。“三”代表的是阴、阳、和气。“万物”代表是物质世界的一切。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道德经》第十一章中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应当怎么翻译?

       以其无以易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原文如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

       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扩展资料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百度百科-道德经

       《道德经》第十一章中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翻译为: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作品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词句注释: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②毂:音gu,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

       ④埏植:埏,和;植,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

       ⑤户牖: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

白话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作品赏析:

       这一章老子讲的是“无”和“有”的辩证关系问题。“无”和“有”相互矛盾,而又相互依存。没有“无”也无所谓“有”,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必须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无”和“有”和第一章讲的“无”和“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和范畴。

       老子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问题。车轮中间空无,可以用来放车轴,从而发挥车子的功用;瓷器中间空无,可以用来盛东西,从而发挥了瓷器的功用;房子中间空无,可以用来住人,从而发挥了房子的功用。

       同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老子通过这三个简单易懂的例子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个物体,它有形的地方只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设置的便利而已,而真正起作用的正是它虚无的地方。他把“无”作为主要对立面来考察,这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如果没有车轮、瓷器、房子这些有形物体的存在,中空的“无”在哪里存在呢?它又如何发挥作用呢?所以片面强调“无”的作用是不合理的。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世界影响:

       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老子思想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其影响不仅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性、修辞学诸学科,而且涉及医药、养生、气功、军事、管理、建筑、园艺等众多领域。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

       早在十八世纪,西方一些国家就有了《老子》的多种文字版本。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老子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三大圣人之一。雅斯贝尔斯在提出“轴心时期”理论之后,又在《大哲学家》一书中将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列为“思想范式的创造者”,并把老子列入“原创性形而上学家”。老子思想早已突破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主要成就: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有学者认为《老子》并非成于一时,作于一人。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历史评价:

       孔子:“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司马迁:“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

       扬雄:”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搥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

       韩愈:“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朱熹:“老子之术,须自家占得十分稳便,方肯做;才有一毫于己不便,便不肯做。”

       林希逸:“若老子所谓无为而自化,不争而善胜,皆不畔于吾书。其所异者,特矫世愤俗之辞,时有太过耳。”

       王夫之:“天下之言道者,激俗而故反之,则不公;偶见而乐持之,则不经;凿慧而数扬之,则不祥。三者之失,老子兼之矣。”

       胡适:“老子的最大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之外,别假设一个‘道’。”

       好了,今天关于道德经白话全译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道德经白话全译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道德经白话全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