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论坛 诗词论坛
晏子春秋全文翻译注释_晏子春秋全文翻译注释及原文
zmhk 2024-05-30 人已围观
简介晏子春秋全文翻译注释_晏子春秋全文翻译注释及原文 对于晏子春秋全文翻译注释的问题,我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可以为您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1.晏子春秋文言文2.晏子春秋注
对于晏子春秋全文翻译注释的问题,我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可以为您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1.晏子春秋文言文
2.晏子春秋注释和翻译
3.晏子春秋 内篇谏上的原文及翻译
4.晏子春秋内篇原文及翻译
5.古文翻译:柳宗元《辨晏子春秋》
6.晏子春秋中的文言文及翻译
晏子春秋文言文
1. 有关晏子春秋的文言文
06高考文言文翻译——北京卷(晏子春秋)
[原文]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粱肉。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③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趣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④内。公下车从晏子曰 :“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译文]
齐景公时,连续下雨十七天。齐景公却夜以继日地饮酒。晏子请求给灾民发放粮食,多次请求,都没有得到齐景公的允许。齐景公命令柏马上(一说柏遽是人名,齐景公近臣。一说“柏”是官名,“遽”乃急遽之意。此处取后说)巡视全国,招纳善于歌舞的人。晏子听到此事后,很不高兴,于是把家里的粮食分给灾民,把装粮食的器具放在路边,自己步行去见齐景公说:“连续下了十七天的雨,一个乡有几十家的房屋受损坏,一个里有几家没有饭吃,老年体弱的百姓,寒冷时不能得到短衣御寒,饥饿时不能得到糟糠充饥,步履艰难无法行走,四处张望无处诉说。然而君王不怜悯百姓,日夜饮酒,命令全国招纳善于歌舞的人没有休止,宫中的马匹吃着府库的粮食,猎狗饱吃牛羊的肉,后宫的妻妾都有充足的粮食肉品。对待犬马妻妾,不是太优厚了吗?对待黎民百姓,不是太刻薄了吗?乡里的百姓贫穷却无处诉说,就不会喜欢君王了;饥饿却无处求援,就不会喜欢君王了。我(晏婴)身边跟随着百官,让百姓饥饿穷困却无处诉说,使君王沉湎酒色抛弃百姓却不加怜悯,我(晏婴)的罪过实在是太大了。”晏子两次下跪,深深叩首,请求辞官离去,于是快步走出宫门。
齐景公跟在晏子后面,被泥泞的道路所阻,赶不上晏子,就命令驾车追赶晏子,到了晏子的家,没有追赶上。只见晏子家里的粮食已经全部分给灾民,装粮食的器具放在路边。齐景公又驱车追赶,在大路上追到晏子。齐景公下车跟在晏子后面说:“我有罪过,先生抛弃我不辅助我,我是不足以屈请先生的,难道先生不顾惜国家和百姓吗?希望先生赐幸保全我。我请求拿出齐国的粮食财物,分发给百姓,给多给少,谁轻谁重,全听先生的安排。”于是齐景公就在路上拜请。晏子才返回国都,命令禀去巡视灾民,家里有农桑种子而没有粮食吃的人家,发给足够一个月吃的粮食;没有农桑种子的人家,发给足够一年吃的粮食;没有积蓄柴火的人家,发给他们柴草,使他们足以度过霖雨之灾。命令柏巡视灾民,房屋塌坏不能抵御风雨的人家,发给他们金钱。视察寻找百姓中缺少用度、经济困难的人,限期三天内完成。超过期限,同不执行命令一样,应该治罪。
齐景公离开宫舍,减少食肉,撤销宴饮。三天内,巡视的官吏完成使命上报情况:贫穷灾民共一万七千家,分发粮食九十七万钟,薪柴一万三千车;房屋损坏的有二千七百家,发放救济金三千金。齐景公然后回到宫内,减少食用,不弹琴瑟,不击钟鼓。晏子请求将齐景公左右的婢妾和用歌舞来娱悦齐景公的人遣归。
编辑本段
四库提要记载
2. 《晏子春秋》文言文阅读╮(╯▽╰)╭,你没说清楚什么题目,我就网上搜了些相关题目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一、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
(1)晏子将使楚 使:(2)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习辞:(3)曰:“坐盗。” 坐盗:(4)吏二缚一人诣王 诣:(5)齐人固善盗乎 固:(6)其实味不同 其实:(7)寡人反取病焉 取病:(8)叶徒相似 徒:2.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
(1)今方来 方:(2)缚者曷为者也 曷:(3)橘生淮南则为橘 则:(4)所以然者何 然:(5)何以也 以:3.解释下面“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子将安之( )(2)齐之习辞者也( )(3)楚王闻之(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4.翻译下列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3)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4)所以然者何?5.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6.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二、同步解读晏子至,楚王赐晏于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予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予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7.晏子, 时期 国著名的 家、家。《晏子春秋》是一部 的著作。
8.针对楚国国君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样回击对方的?9.概括选文,请说说晏子在外交上的特点。三、美文赏读狄梁公①与娄师德②同为相。
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③进身④,非碌碌国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⑤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
因命左右取筐箧④,得十许通荐表⑦,以赐狄公。狄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
由于外阅:“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衿色。
注:①唐武则天时有名的大臣狄仁杰,宇怀英。②唐有名的大臣,为将相三十年,以能容人著名。
③品行端正。④受任用。
⑤比,过去。原来。
⑥箧,小箱子。⑦推荐的奏本。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朕大用卿(用:重用)B.卿之遭遇(遇:遇合,这里指做大官)C.恐惧引咎(咎:认错)D.而娄公未尝有衿色(衿色:难过的表现)11.下面句子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①臣以文章直道进身 ②以残年余力B.许:①得十许通荐表 ②杂然相许C.因:①非碌碌因人成事 ②因命左右取筐箧D.为:①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②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1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
②吾不意为娄公所涵。13.唐朝娄师德尽管狄梁公一再排斥他,仍坚持推荐狄公,说明娄公是怎样的一个人?(参考答案: 1、⑴出使⑵善于辞令⑶犯了偷窃罪⑷到……去⑸本来⑹它的果实⑺自取其辱⑻只,仅 2、⑴将要⑵同“何”,什么⑶就⑷这样⑸用 3、⑴动词,去,往⑵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⑶代词,代事⑷助词,的 4、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⑵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能使百姓擅知偷盗吧?⑶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⑷为什么会这样呢? 5、因为他知道晏子很会说话,很会外交,想找机会羞辱他,试探他。
6、先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君面前,以此影射齐国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7、春秋、齐、政治、外交、记载晏婴言行 8、以橘树生长地不同,而本质相同来设喻,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结论,环境造人。
9、外交特点:擅长辞令,聪明机智,维护国家尊严。 10.D(骄傲的样子) 11.A(B约;C靠、于是;D被;进行) 12.①你能做官,实在是靠师德的力量。
②我没想到被娄公所容纳。 13.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恩怨,惟才是举。)
话说……真是长啊,希望LZ不要看到眼花,虽然我自己也看到眼花了……~~。
3. 晏子春秋中的文言文及翻译原文是: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十有七日矣!怀宝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无告。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保之妾,俱足粱肉。狗马保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奉数之?,以随百官之吏,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趣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死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公出舍,损肉撤酒,马不食府粟,狗不食饣干肉,辟拂口兼齐酒徒减赐。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万三千乘;怀宝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可令歌舞足以留思虞者退之,辟拂三千,谢于下陈,人待三,士待四,出之关外也。
翻译是: 齐景公时,(有一年)阴雨连绵,连下了17天。景公不以为然,成天在宫中纵酒欢宴。晏婴请求开仓赈济灾民,多次恳谏,得不到景公的应允。景公命令近臣柏遽巡视国都,收罗能歌善舞的人。晏婴听说后,很不高兴,把自己家里的存粮,分配给灾民,把装粟米的容器,放在田间小路上(任凭灾民们用取)。(做完这些事情后)晏婴徒步去拜见景公,对他说:“连绵阴雨下了17天了,房倒屋塌的,一乡之中,就有几十家人家;断炊断粮的百姓,一里之中,就有好多户。许多百姓年老体弱,挨冻受寒不能得到粗布短衣遮体,肚子饥饿不能得到糟糠之食果腹,生活艰难无处可逃荒要饭,四下环顾无人可诉说艰苦。可是您不体恤(百姓的艰苦),日夜饮酒,命令在国都内不停搜寻歌女乐工。您养的马,吃的是国库里的粮食;狗吃牛羊肉,吃得饱饱的;达官贵人的仆妾,有吃不完的粮食和肉。狗马室妾享有的,不是太丰厚了吗?庶民百姓得到的,不是太微薄了吗?所以乡里他们处境困厄、忍饥挨饿无处诉说自己的苦难,就不喜欢自己的国君了。我随百官,使百姓饥贫到极点而无处可告,又让您沉溺于醉酒欢宴,忘记自己的职责,我的过错太大了!”说完,便恭敬地向景公施礼,请求自己离开朝廷。于是,便快步离开了宫殿站了一会儿,景公说:“怪啊!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果真不寒冷吗?”晏子笑了笑。景公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知道有人在辛苦。现在君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景公说:“说的对!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于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命令凡看见路途时候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个乡,看见在里闾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一家,巡行全国统计发放数字,不必报他们的姓名。已任职的发给两月救济粮,生病的发给两年救济粮。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能够明白自己应做的事,景公能做他所高兴做的事。”
---晏子春秋全译、卷第一。
4. 求《晏子春秋》文言文原文和翻译原文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其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倒装句)?”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 何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王曰‘ 何坐(倒装句)?’曰:‘ 坐盗 。’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倒装句)?”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译文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想侮辱他,)因为他身材矮小,楚国人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晏子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楚国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贤明的国君,无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无能为力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将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 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 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公差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被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叫枳,只有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盗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5. 求《晏子春秋》文言文原文带翻译译文:
景公在位时,雨雪下了三天没有转晴,景公披着用狐狸白毛皮缝制的皮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进宫看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难道)不寒冷吗?”
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吃饱了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了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您不知道(这么想)了。”景公说:“好!我愿意受您的教诲了。”
于是便命令人发放皮衣和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并命令在路上见到的难民,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命出裘发粟,与饥寒。今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出处:《晏子春秋》——春秋·晏子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其书共八卷,包括内篇6卷(谏上下、向上下、杂上下)不完全真实,外篇2卷,计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
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
晏子春秋注释和翻译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古代君临天下治理百姓的君王,他们任用人的情况如何?
晏子回答说:"土地有不同的性能,而不同性能的土地只能栽种某一种植物,要求它什么都能生长是不可能的;人有不同的才能,而不同才能的人只能任用他办某一个方面的事,不能苛求他什么事都取得成功。要求没有穷尽,即使聪明绝顶的人也有不敏捷的时候,要求没有止境,天地也有不能给足的时候。所以圣明的君主任用人,谗谄阿谀的小人不能靠近他的左右,结党营私的人不能在他的朝廷上理事;任用人的长处,不过问他的短处,任用人的擅长,不勉强他的拙劣,这就是使用人的概要了。"
晏子位为齐国宰相,他效忠国家、礼敬贤士、态度谦虚、智慧充溢。他这饱含教益的言论为后人发现良才、善用人才明示了很好的标准和方法。果能照此法而行,何患不能精英荟萃?
晏子春秋 内篇谏上的原文及翻译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想侮辱他,因为他身材矮小,楚国人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晏子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楚国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访贤明的国君,无能的人就派他出访无能为力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楚王立即不好意思了。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权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O衷谡飧鋈松?ぴ谄牍?煌刀?鳎?坏搅顺?屯灯鹄戳耍?浅?乃?潦顾?不锻刀?髀穑俊背?跣ψ潘担骸笆ト耸遣荒芡嫘Φ模?曳炊?哉业姑沽恕!?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晏子使楚①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②,今方来③,吾欲辱之④,何以也⑤?”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⑥。王曰,何为者也⑦?对曰⑧,齐人也。王曰,何坐⑨?曰,坐盗⑩。”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⑾,酒酣⑿,吏二缚一人诣王⒀。王曰:“缚者曷为者也⒁?”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⒂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⒃?”晏子避席⒄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⒅,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⒆。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⒇。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1?”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22,寡人反取病焉23。”
注释: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这两则故事的题目都是编者加的。《晏子春秋》是春秋时期齐相晏婴言行轶事的汇编。书中有许多结构完整、描写生动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贤良正直的忠臣形象。全书共八卷。
②〔齐之习辞者也〕齐国的很会说话的人。习,熟练。辞,言词。
③〔今方来〕现在正要来。
④〔辱之〕羞辱他。
⑤〔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
⑥〔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当他到来的时候,请让我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为,于、在。
⑦〔王曰,何为者也〕您就问,“干什么的?”
⑧〔对曰〕我回答说。
⑨〔何坐〕犯了什么罪?坐,犯罪的意思。
⑩〔坐盗〕犯了偷窃的罪。盗,偷窃。
⑾〔赐晏子酒〕请晏子喝酒。赐,赏赐,古代君主拿东西给别人叫“赐”。
⑿〔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⒀〔吏二缚一人诣(yì)王〕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诣,到……去。
⒁〔缚者曷(hé)为者也〕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曷,同“何”。
⒂〔视〕看着。
⒃〔齐人固善盗乎〕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固,本来。善盗,擅长偷窃。
⒄〔避席〕离开座位。这是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意思。席,坐具。古时候把席子铺在地上,人坐在席上,所以座位叫“席”。
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zhǐ)〕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枳,也叫“枸橘”,果实酸苦。
⒆〔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徒,只是。其,它的。
⒇〔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为什么会这样呢?水土不一样啊。然,这样。
21〔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一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难道楚国的水土使他擅长偷东西吗?得无,莫非、难道。
22〔圣人非所与熙也〕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圣人,这里指晏子。熙,同“嬉”,开玩笑。
23〔寡人反取病焉〕我反而自找倒霉了。寡人,楚王自称。古时候诸侯自称“寡人”,表示谦虚。取病,自找倒霉。焉,语气助词,相当于“啦”。
★晏子使楚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晏子辞①千金
晏子方食②,景公使使者至③,分食食之④,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⑤,言之公⑥。公曰:“嘻⑦!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⑧!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⑨。”使吏致⑩千金与市租⑾,请以奉宾客⑿。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⒀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⒁君之赐,泽覆三族⒂,延及交游⒃,以振⒄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⒅,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⒆,是臣代君君民也⒇,忠臣不为21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22也,仁人不为也;进23取于君,退得罪于士24,身死而财迁于它人25 ,是为宰藏26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27,一豆之食28,足于中,免矣29。”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30,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31 。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32?故再拜而不敢受命33 。”
注释:
①〔辞〕辞却,不受。
②〔方食〕正在吃饭。
③〔景公使使者至〕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名杵臼,前547—前490在位。使使者,派使臣。
④〔分食食(sì)之〕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者吃。
⑤〔反〕同“返”。
⑥〔言之公〕言之于公。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齐景公。
⑦〔嘻(xī)〕叹词,表示惊叹。
⑧〔若是其贫也〕其贫若是乎!他穷得像这样。
⑨〔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错误。
⑩〔致〕送。
⑾〔市租〕买卖货物的税款(指收税权)。
⑿〔请以奉宾客〕请求让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奉,供养。
⒀〔再拜〕拜两次。表示十分恭敬。
⒁〔以〕由于。
⒂〔泽覆三族〕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
⒃〔延及交游〕延伸到朋友。交游,朋友。
⒄〔振〕同“赈”,救济。
⒅〔婴闻之〕我听说这样(引古语常常这样说)。
⒆〔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给百姓。夫,助词,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⒇〔是臣代君君民也〕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君民,为人民之君,统治人民。
21〔不为〕不这样做。
22〔筐箧之藏〕用筐箧收藏财物,指敛财。筐和箧都是竹器。
23〔进〕向上。指在朝中。下文“退”指在朝外。
24〔得罪于士〕意思是,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
25〔财迁于它人〕财物转为别人所有。
26〔为(wèi)宰藏〕为家臣蓄积财物。
27〔十总之布〕一种质地较粗的布。总,丝八十根。
28〔一豆之食〕一样食物。豆,古代一种食器。
29〔足于中,免矣〕意思是内心满足就可以免于忧患。
30〔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书社,书写社的人名。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里,里各立社。
31〔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
32〔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意,推测。
33〔受命〕接受君命。
★晏子辞千金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齐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他)接受了并没有推辞,你推辞不接受是为什么呢?”晏子回答说:“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因此再次拜谢而不能接。”
晏子春秋内篇原文及翻译
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宴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宴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宴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命出裘发粟,与饥寒。今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宴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译文: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晏子进宫拜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说:“怪啊!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果真不寒冷吗?”晏子笑了笑。宴子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知道有人在辛苦。现在君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景公说:“说的对!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于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命令凡看见路途时候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个乡,看见在里闾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一家,巡行全国统计发放数字,不必报他们的姓名。已任职的发给两月救济粮,生病的发给两年救济粮。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能够明白自己应做的事,景公能做他所高兴做的事。”
古文翻译:柳宗元《辨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内篇原文及翻译如下:1、晏子春秋内篇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蕴含了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哲学。以下是其中一段原文及翻译的论述:原文:景公问晏子曰:“治国若何?”晏子对曰:“君修先王之术,讲明礼义,正身行,贵贱有等,贫富轻重有度,不失其理。乃至山川鬼神,莫不顺其治”。
2、翻译:齐景公问晏子:“如何治理国家?”晏子回答说:“君主应该修习先王的治国之术,讲求礼义,端正自身行为,使贵贱有等,贫富轻重有度,不失其公正。这样,甚至连山川鬼神都会顺从你的治理”。
3、这段原文及翻译的论述强调了治理国家需要遵循先王的治国之术,注重礼义和公正。同时,它也强调了君主的行为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只有君主自身端正,才能使贵贱有等,贫富轻重有度,实现社会的公正与稳定。
翻译的相关知识
1、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它涉及到语言和文化的知识。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另一种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因此,翻译不仅是一种技术性的工作,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体现。
2、语言知识翻译的首要任务,是掌握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基本语法、词汇、句法、表达方式等语言知识。对于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掌握要全面、准确,这是翻译的基础。一种语言中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文化知识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因此,翻译者需要具备广泛的文化知识,包括目标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只有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才能准确地将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传递到目标语言中。
晏子春秋中的文言文及翻译
《晏子春秋》原文及译注
1.翟王子羡臣于景公,以重驾,公观之而不说也。嬖人婴子欲观之,公曰:“及晏子寝病也。”居囿中台上以观之,婴子说之,因为之请曰:“厚禄之!”公许诺。晏子起病而见公,公曰:“翟王子羡之驾,寡人甚说之,请使之示乎?”晏子曰:“驾御之事,臣无职焉。”公曰:“寡人一乐之,是欲禄之以万钟,其足乎?”对曰:“昔卫士东野之驾也,公说之,婴子不说,公曰不说,遂不观。今翟王子羡之驾也,公不说,婴子说,公因说之;为请,公许之,则是妇人为制也。且不乐治人,而乐治马,不厚禄贤人,而厚禄御夫。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今君,一诸侯无能亲也,岁凶年饥,道途死者相望也。君不此忧耻,而惟图耳目之乐,不修先君之功烈,而惟饰驾御之伎,则公不顾民而忘国甚矣。且诗曰:‘载骖载驷,君子所诫。’夫驾八,固非制也,今又重此,其为非制也,不滋甚乎!且君苟美为之,田猎则不便,道行致远则不可,然而用马数倍#乐之,国必,此非御下之道也。*于耳目,不当民务,此圣王之所禁也。君苟美乐之,诸侯必或效我,君无厚德善政以被诸侯,而易之以僻,此非所以子民、彰名、致远、亲邻国之道也。且贤良废灭,孤寡不振,而听嬖妾以禄御夫以蓄怨,与民为雠之道也。诗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今君不免成城之求,而惟倾城之务,国之亡日至矣。君其图之!”公曰:“善”遂不复观,乃罢归翟王子羡,而疏嬖人婴子。(《晏子春秋·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
译文
翟王的儿子翟羡靠能用十六匹马驾车当了景公的臣子。景公看他驾车,很不喜欢。景公的宠妾婴子想要观看,景公说:“等晏子有病卧床不起的时候,站在园子里的高台上来观看。”婴子看了以后很喜欢,于是就替翟羡请求说:“给他优厚的俸禄。”景公答应了。晏子病愈后谒见景公,景公说:“翟王的儿子翟羡驾车,我很喜欢,让他驾给你看看吗?”晏子说:“驾驭车马的事,不在我的职权范围之内。”景公说:“我对他驾车感到很高兴,想要给他万钟俸禄,大概够了吧?”晏子回答说:“过去卫国人姓东野的驾车,您很喜欢,可是婴子不喜欢,您也说不喜欢,于是就不再看他驾车。现在翟王的儿子翟羡驾车,您不喜欢,可是婴子喜欢,您于是也就喜欢了。婴子替他请求俸禄,您就答应了。那么,这就是被妇人制约了。况且不乐于治理人民,却喜欢调理马匹;不给贤德的人优厚的俸禄,却给赶车的人优厚的俸禄。从前我们的先君齐桓公的领土比现在狭小,他整顿法纪,推广政教,因而称霸诸侯。现在您不能让一个诸侯亲附,年成不好,道路饿死的人随处可见。您不以此为忧,不以此为耻,却只顾贪图享乐;不继承先君的功业,却只讲求驾驭车马的技巧。那么,您不关心百姓疾苦、忘掉国家盛衰也太过分了。况且《诗经》上说:‘三匹马驾车四匹马驾车,是诸侯到来了。’用八匹马驾车,本来就不符合制度了。现在又用十六匹马驾车,这样不符合制度不是更严重了吗?况且您如果以此为美,以此为乐,国内一定有很多人这样做。驾这么多马去打猎就很不方便,到远方去就更不可以,可是使用的马匹却多了几倍。这不是驾驭臣下的办法。过分追求享乐,不妥善处理百姓的事务,这是圣贤的君主所禁止的。您如果以此为美,以此为乐,诸侯一定有人效法我们,您没有淳厚的道德、美好的政治施加于诸侯,却用邪僻的行为来影响他们,这不是爱民如子、使名声显赫、使远人归附、使邻国亲近的办法。况且贤良的人被废弃,孤儿寡妇不得救济,却听信宠妾的话增加赶车人的俸禄,从而加深人民的怨恨,这是与人民为敌的行为。《诗经》上说:‘聪明的男子可以使国家稳固,聪明的女子却能使国家颠覆。’现在您不考虑如何让国家稳固,却只干些使国家颠覆的事。国家灭亡的日子就要到了。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景公说:“您说的好。”景公于是不再观看驾车,罢免黜退了翟王的儿子翟羡,而且疏远了婴子。
2.景公为长庲,将欲美之,有风雨作,公与晏子入坐饮酒,致堂上之乐。酒酣,晏子作歌曰:“穗乎不得获,秋风至兮殚零落,风雨之拂杀也,太上之靡弊也。”歌终,顾而流涕,张躬而舞。公就晏子而止之曰:“今日夫子为赐而诫于寡人,是寡人之罪”遂废酒,罢役,不果成长庲。(《晏子春秋·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晏子谏》)
晏子春秋第十九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原文是: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十有七日矣!怀宝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无告。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保之妾,俱足粱肉。狗马保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奉数之?,以随百官之吏,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趣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死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公出舍,损肉撤酒,马不食府粟,狗不食饣干肉,辟拂口兼齐酒徒减赐。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万三千乘;怀宝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可令歌舞足以留思虞者退之,辟拂三千,谢于下陈,人待三,士待四,出之关外也。
翻译是: 齐景公时,(有一年)阴雨连绵,连下了17天。景公不以为然,成天在宫中纵酒欢宴。晏婴请求开仓赈济灾民,多次恳谏,得不到景公的应允。景公命令近臣柏遽巡视国都,收罗能歌善舞的人。晏婴听说后,很不高兴,把自己家里的存粮,分配给灾民,把装粟米的容器,放在田间小路上(任凭灾民们用取)。(做完这些事情后)晏婴徒步去拜见景公,对他说:“连绵阴雨下了17天了,房倒屋塌的,一乡之中,就有几十家人家;断炊断粮的百姓,一里之中,就有好多户。许多百姓年老体弱,挨冻受寒不能得到粗布短衣遮体,肚子饥饿不能得到糟糠之食果腹,生活艰难无处可逃荒要饭,四下环顾无人可诉说艰苦。可是您不体恤(百姓的艰苦),日夜饮酒,命令在国都内不停搜寻歌女乐工。您养的马,吃的是国库里的粮食;狗吃牛羊肉,吃得饱饱的;达官贵人的仆妾,有吃不完的粮食和肉。狗马室妾享有的,不是太丰厚了吗?庶民百姓得到的,不是太微薄了吗?所以乡里他们处境困厄、忍饥挨饿无处诉说自己的苦难,就不喜欢自己的国君了。我随百官,使百姓饥贫到极点而无处可告,又让您沉溺于醉酒欢宴,忘记自己的职责,我的过错太大了!”说完,便恭敬地向景公施礼,请求自己离开朝廷。于是,便快步离开了宫殿站了一会儿,景公说:“怪啊!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果真不寒冷吗?”晏子笑了笑。景公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知道有人在辛苦。现在君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景公说:“说的对!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于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命令凡看见路途时候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个乡,看见在里闾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一家,巡行全国统计发放数字,不必报他们的姓名。已任职的发给两月救济粮,生病的发给两年救济粮。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能够明白自己应做的事,景公能做他所高兴做的事。”
---晏子春秋全译、卷第一。
原文: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翻译:景公(当政)的时候,下了三天大雨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白狐大衣坐在殿堂旁的台阶上。
原文: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翻译: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雨雪,天却不冷。”
原文: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翻译:晏子回答说:“天不冷吗?”景公笑了。
原文: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翻译: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了却知道有人在挨饿,自己穿暖了却知道有人在受冻,安逸的时候却知道有人在劳作。现在君王您不知道这些啊!”
原文: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翻译:景公说:“好!我听从你的教诲。”于是命令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
赏析本文选自《晏子春秋·卷一·内篇·篇二十》,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
节选的文章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书中还论证了“和”和“同”两个概念。晏婴认为对君主的附和是“同”,应该批评。而敢于向君主提出建议,补充君主不足的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这种富有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一大亮点。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晏子春秋全文翻译注释”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