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论坛 诗词论坛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_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及反思

zmhk 2024-05-31 人已围观

简介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_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及反思       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将我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与大家分享,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_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及反思

       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将我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之是什么意思

2.初三语文优秀教案-月下独酌

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4.宋朝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什么意思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_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及反思

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之是什么意思

        之的意思:往,赴。《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篇送别友人之作。此词写送别友人却不落惜别伤感的窠臼,而是通过描写别时的景物和离人的行踪,祝愿友人永葆青春,表现出两人之间深长的友情。全词构思新颖,比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含而不露,写得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注释

        1、卜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缺月挂疏桐”“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

        2、鲍浩然:生平未详。据词意推断,当是浙东人。

        3、之:往,赴。

        4、浙东:北宋两浙路的东半部分。唐为浙江东道,简称“浙东”。此处沿用旧称,约相当于今浙江东部地区。

        5、眼波横:形容眼神如横流的水波。

        6、眉峰聚:形容眉尖如山峰一样聚蹙。

        7、欲问:想问。

        8、行人:远行的人。

        9、那边:哪边。

        10、“眉眼”句:指江南山清水秀的地方。

        11、盈盈:形容女性的美好神态。取喻与上文统一,赞美浙东山水的妩媚。

        12、才始:刚刚,方才。

        13、江南:宋时有江南东路,辖有今长江以南,西自江西九江,东至江苏南京的一段区域。一作“江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翻译

        水像美人的眼波脉脉传意,山像美人的眉头紧紧蹙起。问你这回远行去向哪里?正是山水钟秀的江浙之地。告别春天的日子才屈指可数,又依依送你登上了归途。你回到江南,赶上春的脚步,可得陪春天一起好好同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赏析

        这是一篇送别友人之作。上片用“眼波”“眉峰”比喻浙东山水,表明行人去处是令人向往的山清水秀之地;下片点明送别是在暮春时节,写离别思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叮嘱友人“千万和春住”。

        通观全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体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词人对春天、对友人的眷恋,通过新颖而美妙的艺术构思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比起那些敷衍应酬之作,显然是有天壤之别的。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创作背景

        春末时节,王观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从客途返家(也可能是去探望在浙东的爱姬)的好友鲍浩然。虽然词人家在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难以为怀,但仍写下这首送别词,衷心祝福好友能与春光同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作者介绍

        王观,字通叟。高邮(今属江苏)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累官大理寺丞,知江都县,著《扬州赋》《芍药谱》,有《冠柳词》,今赵万里、刘毓盘各有辑本。又,《历代诗余》作如皋人,元祐二年(1087)进士,以赋应制词被斥,因自号逐客。词存二十八首。

        参考文献:

1、夏承焘,唐圭璋,缪钺,叶嘉莹等撰写. 宋词鉴赏辞典 1[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钟振振注评. 名家选评中国文学经典丛书 唐宋词举要[M]. 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叶嘉莹,周汝昌. 历代诗词精华集[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4、胡云翼,龙榆生评注. 经典唐宋词[M]. 北京:文津出版社

初三语文优秀教案-月下独酌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句诗的意思是: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此诗句出自宋代诗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全文如下: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起拍“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令人遐想。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cù]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只有一层理解:鲍浩然是去山水秀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下片抒发词人的情怀。“才始送春归”,点明这里春刚逝去,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这个“春”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

       这首词构思新巧,词语明丽,很有表现力。且语句新鲜不俗,颇受人们喜爱。比起那些敷衍应酬之作,显然有死活之别。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初三语文教案

        《月下独酌》

        知识与技能: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内容,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及诗歌中的名句。

        2、以诵读促思考,通过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深沉的寂寞之情和坚持正直品质的风格。

        重点1.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乐景写悲情的艺术效果难点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一、导入新课

        1、以李白有“诗仙”之美誉引出作者介绍,请学生吟诵学过的李白诗篇。

        2、简介写作背景。学生背诵自己知道的李白诗篇。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简介作者,为课文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诗人是一人在饮酒还是与人共饮?学生根据预习回答。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

        二、初步理解,整体把握

        1、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大意。

        2、词义答疑,出示重点词。除课下注释外,可补充:“徘徊”:来回走。

        三、深入研读

        1、既然诗人在独饮,为什么要写成“三人”?具体是哪“三人”?

        2.如何看待谈笑风生的'成三人'?

        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

        儿时对月亮的最初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出门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乡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秋月里,他曾倾述过不尽的相思:'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结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3.'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表明作者怎样的心境?

        可惜,月亮却远在天边,它只能挂在高高的苍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饮;影子虽然近在咫尺,但也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

        4、月”、“影”伴“我”月下饮酒,看似诗人自得其乐,场面热闹,实则写尽凄凉孤独。让学生通过读,沉浸到文本中,品味诗歌的深层内涵。本部分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教师要适时指导,点拨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四、深层探究

        1、怎样理解诗歌最后两句?

        1.李白究竟为何孤独?

        (1)大凡天才都与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当的差距.

        (2)他的追求与探索也常常会被人误解.

        (3)他对现实人生的领悟与拒绝,让他感到孤独.

        2.李白如何看待自己的孤独?

        (1)”永”__李白即便落到了“斯人独憔悴”的地步也是绝不会后悔、绝不向世俗低头的

        (2)”期”__李白明白自己的孤独处境,但却陶醉于这一处境

        李白所选定的人生道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注定要以寂寞与潦倒为伴的,所以除了自己,他是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所以他只能引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身影这些'无情'之物,为一生的知己,这可真是此时无情胜有情了。

        2、揭示诗歌的主旨。自读,

        诗人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在仙境中重逢,可见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孤单落寞。读-品-悟,感悟本诗的深层内涵。

        4、诗仙,既然是”仙”,就有超越平凡庸俗之处,就会凭虚御风,飘逸高洁,如同高高挂在斗牛之间的一轮清辉.李白的月亮,皆源于孤独.李白___”仙而人者”。

        五、总结全诗

        1、点明全诗的情感脉络。

        2、想象在诗中的作用。由独而不独,到不独而独,独到不独的过程,体会诗人看似自得其乐,实则凄凉孤独的复杂感情。揭示本诗的情感内涵及写作特色。

        六、布置作业

        《从军行》

        一、导入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这首诗是借乐府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

        二、评讲

        赏析全诗:

        (一)全诗写了哪几个场面?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来犯,出征,围城,苦战。(最后抒怀)

        (二)首联:

        1.分析“烽火”这一意象。

        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边境一有军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白天烧狼粪,青烟直上;晚上点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烟或烽火,便知军情紧急。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2.赏析关键词“照”的表达作用。

        一个“照”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烽火之猛烈,战势之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3.赏析关键词“自”。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4.发端警竦

        (三)颈联:

        1、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为什么用典雅、庄重的词语?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2、第四句“铁骑绕龙城”,“铁骑”与“龙城”相对烘托了怎样的氛围?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3、赏析“绕”字。

        一个“绕”字,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和冒死赴敌的勇气。

        4、“牙璋”才“辞凤骑”已“绕龙城”,词采壮丽,

        对偶精整,而一气直贯,将反侵略的军事行动写得迅猛凌历,声势逼人。

        (四)颔联:

        1.作者是怎样做到“言少意多”的艺术效果的?

        第三联描写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这里写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听到的风和鼓角的声音,但我从这里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兵来将挡、人仰马翻、刀光闪烁、箭簇纷飞、战马嘶鸣、杀声震地的壮烈战斗声面。那么大的一个激战声面,只用了十个字,就非常生动地勾画出来,的确收到了“言少意多”的艺术效果。

        2.体会诗人描写战争的手法?

        绘声绘色,以战地风雪烘托战斗之激烈。

        (五)尾联:

        颔联反跌尾联:尽管风雪苦寒,战斗激烈,仍然“宁为百夫长”,为保卫祖国效力。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

        三、课堂小结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这首诗情调慷慨激昂,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先声。

        四、布置作业: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犹言下迁,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愈到达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于是写了这首诗送给韩湘,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2.结构:

        诗的前四句皆叙“左迁”,后四句转写“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的开端直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诉自己非罪远谪的愤慨,第五六句写征途中回望远瞻,流露出隐隐的悲哀,结句更加沉痛地表达了将会客死他乡的忧怨。

        3.译诗:

        三.讨论指导。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

        分析:

        1.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三、课堂小结:1.这首诗叙事高度概括,写景境界开阔,抒情真挚动人,三者融合一体,形成了悲怆壮美的艺术效果,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2.学生谈如何面对。

        四、布置作业: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

        分析:

        1.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雁门太守行》《别云间》教案1

        〈一〉、导入新课

        播放《雁门太守行》的朗读录音,让大家在欣赏录音中感情朗读的同时体会诗歌中的意境。

        〈二〉、作者简介

        由学生给大家介绍,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少有诗名,曾受到韩愈的赏识。27岁病逝。今存诗240余首,艺术上,他熔铸了前代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李长吉歌诗》传世。《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夏完淳,抗清英雄,这首诗是他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云间,松江的古称。

        〈三〉、检查预习工作

        1、请学生齐读课文

        2、请一个同学再范读一遍,注意指点他的句读,情感。

        〈四〉、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弄请文章的大体含义,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等会共同商榷。

        〈五〉、诗歌赏析: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能够回答的放手给学生解答,不能解答的教师引导点拨:

        问题

        1、诗歌的中心主题是什么:

        明确:《雁门太守行》描写了边城危急的战斗形势,歌颂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悲壮!

        2、首联颔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学生学会从赏析的角度回答。

        明确: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黑云压城,暴雨欲来,坚固的城墙似乎要被摧垮。“黑云”,象征敌情,“甲光”,写我方军情。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夸张的手段,描绘了平藩将士们出征的景象,渲染了一幅悲壮雄浑的背景场面。

        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写的是平藩队伍进军途中的景象。这两句的意思是一派肃杀的秋色,悲壮的军号响彻原野,边塞上胭脂般的晚霞,逐渐凝成了紫色。夜色降临,将士们还在角声中奋勇前进,表现了出征将士们的同仇敌忾和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

        3、颈联写出了战士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明确: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诗人抓住“红旗”“半卷”这一军中特有的标志描写进军的速度——快。抓住战鼓“声不起”写寒冷至极,进而写出了将士们不畏寒冷,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再现了作战的地点和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情景。

        4、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是平藩将士们爱国情怀的正面直接抒发。这两句诗运用典故,意思是说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德,将士们愿意手提宝剑效死疆场。在这里,诗人交代了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原因。正所谓“身首离兮心不惩”,“鬼魂魄兮为鬼雄”,为全篇做了一个有力的收束,同时升华了主题。

        5、请以个同学尝试着总结一下这首诗的写作特点:

        诗人运用了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独特的艺术想象,运用了象征、夸张、暗示、烘托、以部分代全体等方法,抓住特征描写事物,使战斗场面有声有色,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6、让学生模仿这一课,自己品味赏析第二首诗歌《别云间》:

        本诗通过被捕离乡时情怀的抒发,表现了作者对即将永别的故乡的依恋和自己誓死不屈的决心。文章始终围绕“别”字抒情述怀,是本诗的主要艺术特点。一、二句写再别。作者过去三年别家乡是为作“羁旅客”而别,即为抗清事业而奔走。而今天是作为被捕囚犯而别的。三、四句写别情。因前后“别”时的处境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同。前时之别尚冀抗清有望,河山可复。而这次别后则自己不能再起抗清了,因而对破碎河山流不尽自己伤心之泪。五、六句写死别。作者已知此次是死别,和前次别不同。前次离别故乡,是怀着慷慨的心情参加抗清,别还容易,而此次却难了,此去必当一死,死后家乡如何,父老如何,慈母、妻子如何,都令人依恋忧虑。七、八句写别后。作者别后成了鬼魂,也还关心着故乡,与还要归来在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来抗清。作者将别时的感受层层写来,丝丝入扣,真挚地表现了自己的感情。

        注意“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这一结尾,它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亢,显示了诗人的冲天豪气。“又”字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

        〈六〉、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能些大义凛然的正气之诗?自己也试着写一首看看能写出什么韵味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1

        赏评: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

        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过片两句,正面点明送别。作者用两个“送”字递进,将作者“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离长江不远的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益觉难以为怀。结末两句,是词人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与叮咛: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万要与美好的春光同住。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宋朝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什么意思

       创作背景:春末时节,词人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即将回家乡(浙东)的好友鲍浩然。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衷心祝福好友,望好友能与春光同住。

       出自: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原文: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作者:王观

       朝代:宋

       翻译: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扩展资料: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朋友,浙东是友人要去的地方。这首词分为两片,上片写友人回浙东去的山水行程,下片抒发作者对回归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愿。

       上片“水是眼横波,山是眉峰聚”两句,暗含送别,以人的眼睛来比拟山水,把山水写的有情有义。水是眼波,也就是说眼中的泪水如波,横在眼里而没有留出,说明作者为将行的朋友着想,在尽力克制自己的情感,即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不使之滴落而增加友人的伤感。

       下片“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正面写“送”,点出了别友人的时间:暮春。为“又送君归去”铺垫。作者有心惜春,然而留不住春天,春天最终不顾作者归至江南。这对作者来说,不能伴春而去的江南又正是春天回归的地方。这两句写得相当愁苦,一个“才”一个“又”,层层递进,作者的情感越来越深。

       百度百科-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译文

       水好像是眼波横流,山好像是眉峰攒聚。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才送春天归去了,又要送君(鲍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注释

       1.

       之:到,往。浙东:宋代置浙江东路,管辖绍兴以及婺、温、台、明、处、衢六州,即今浙江省钱塘江以东地区。

       2.

       "水是"句: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3.

       "山是"句:《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4.

       盈盈:美好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着重写人。以眼波和眉峰比喻水和山。“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即写江南水的秀美,同时又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的脉脉含情,语带双关,扣得天衣无缝。可看出手法的高明。

       下片着重写季节。而这季节又同归家者的心情配合得恰好。暮春时节春归人也归。结尾两句中的“春”,不仅是指季节方面,不要辜负大好春光,一定同它同住,而且又是指人事方面的。所谓人事方面的“春”,便是与家人的团聚,是家庭生活中的“春”。语带双关,聪明俏皮。

       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作者简介

       王观(公元1035-1100年)

       ,字通叟,出生在如皋集贤里(今冒家巷)一个书香门弟。他少负盛名,邻里称奇。公元1051年,与堂弟王觌到京师求学于胡瑗门下。公元1057年,他进士及第,初任单州团练推官,不久改任秘书省校书郎。公元1073年,他因进《扬州赋》,受到神宗帝的赏识,赐“绯衣银章”,跻身于文武百官之列;接着提拔他任大理寺丞,掌管刑狱。后因《清平乐》一词,家王观委婉劝喻神宗帝不要沉湎于歌舞,见罪于帝母宣仁太后,被贬为江都知县。从此自号“逐客”,游历名山大川,笔耕不辍,逝于任所。著作有《诗文集》50卷,《天鬻子》、《冠柳集》、《维扬芍药谱》各1卷。

       王观在宋代坛的璀璨群星中,是引人注目的一颗,与高邮秦观齐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王观词作中有代表性的一首。全文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前人吟咏别绪离愁的诗文多矣,大多离不开寓情于景,借物抒情,而王观则独辟蹊径,以拟人手法,将惜春伤别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堪称词林之上乘。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