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论坛 诗词论坛
陶渊明归园田居5首_陶渊明归园田居5首其二
zmhk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陶渊明归园田居5首_陶渊明归园田居5首其二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陶渊明归园田居5首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1.形容隐居与世无争的诗句2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陶渊明归园田居5首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
1.形容隐居与世无争的诗句
2.田园归居原文
3.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
4.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朝东晋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什么的佳话,一直激励着哪
形容隐居与世无争的诗句
1. 关于隐居在诗句
关于隐居在诗句 1.描写归隐的诗句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表达归隐的诗句
归隐: 1.一松一竹真朋友,山花山鸟好弟兄 . 2.归隐乐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一生.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花山鸟好弟兄. 3.离别繁华世, 归隐山竹林. 花香伴左右, 小鸟为君鸣. 4.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 5.鹧鸪天 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压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6.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最著名的当然是陶渊明的散文《归去来辞》。
3.描写归隐的古诗词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 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 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 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 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 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 谁欲讨□羹? 不愿论簪笏, 悠悠沧海情。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 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 西山鸾鹤群。
隐居 朝代:宋 作者:邵棠 结屋水云村,车尘不及门。 坼花春有力,度砌月无痕。
墨带新题湿,醪因旋漉浑。 纷纷名利客,谁解悟孤豚。
寄李隐居 杜荀鹤 自小栖玄到老闲,如云如鹤住应难。 溪山不必将钱买,赢得来来去去看。
题张氏隐居二首 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有关隐居的诗句
关于“隐居”的诗句包括:
1、东晋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2、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3、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4、唐代王维《山居即事》
原文: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译文:
沉寂地把篱门紧紧掩上,在苍茫暮色中望着斜晖。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
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渡口处的渔火星星点点,是处处采菱人荡舟来归。
5、唐代李白《山中问答》
原文: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文:
有人问我为什么隐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闲。
桃花盛开,流水杳然远去。这里别有一番天地,岂是人间。
搜狗百科-饮酒·结庐在人境
搜狗百科-山居秋暝
搜狗百科-归园田居
搜狗百科-山居即事
搜狗百科-山中问答
5.表示隐居的诗句有哪些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出自魏晋陶渊明所作的《饮酒·其五》白话文释义: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白话文释义: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3,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出自唐代:太上隐者《答人》白话文释义: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
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4,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自唐代:贾岛《寻隐者不遇》白话文释义: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5,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出自唐代:李白《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白话文释义:走出家门,抬起头就可以望见城外的终南山了,翘首瞻望那山上的景色,真的勾起了我无穷的意绪和美妙的怀想。
那里的山色秀美,景色清幽,美得难以名状,那苍翠葱茏的景色日日都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多么的美妙惬意啊。只见那儿的天空上方不时飘浮起朵朵白云,它们在天际自在悠然地舒卷伸展。
看着这样美好的景象,我也每每心旷神怡,意兴盎然。
6.关于归隐的诗词
1、《出游归隐》 宋·释文珦 出游归隐两无心,非慕沃洲支道林。
啗柏自然闲土锉,制荷曾不费金针。
2、《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宋·梅尧臣 初逢洛阳陌,再见南徐州。所历几何时,倏去二十秋。
今复振霜屦,还山。3、《归隐桥新成偶题三绝句书呈同志》 唐·朱长文 幽居处处映烟萝,归隐桥边月色多。
蟾桂有情邻病叟,清光终夕照酣歌。
4、《正元二日与菊庄汤伯起归隐陈鸿甫泛舟湖上二》 宋·武衍 春云漠漠雨疏疏,小{左舟右定}冲烟入画图。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
5、《月湾癖地山中诛芭归隐怡如赋诗次韵赞决》 宋·徐瑞 一去山中廿二年,重来有约意茫然。穷居笑我顽同石,文事多君彩印根。
6、《送杨錥归隐》 唐·钱起 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今年芳草色,不失故山期。遥想白云里,采苓。
7、《送从兄归隐蓝溪二首》 唐·许浑 名高犹素衣,穷巷掩荆扉。渐老故人少,久贫豪客稀。
塞云横剑望,山月。8、《送于员外归隐蓝田》 唐·吴融 曾吟工部两峰寒,今日星郎得挂冠。
吾道不行归始是,世情如此住应难。
9、《官左拾遗归隐作》 宋·王易简 汩没朝班愧不才,谁能低折向尘埃。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还自来。
10、《木兰花慢 送取新归隐山阳兼简玉川同社》 元·元好问 澹西园暮景,对别酒,惜临分。
爱*被中台,挂冠神武,谁得如君。纷纷。
11、《赠仲素寺丞致仕归隐潜山》 宋·苏轼 潜山隐君七十四,绀瞳绿发方谢事。腹中灵腋变丹砂,江上幽居连福地。
12、《题友人归隐图》 宋·艾性夫 买山长说欲栖身,画得图成隐始真。
半枕虚堂生草梦,一溪流水种桃人。
13、《归隐》 宋·陈抟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14、《次前韵将归隐黄山》 宋·方回 我家黄山百里远,两峰插天翠如剪。
归心久落故溪云,柁转不由船不转。
15、《送武庠归隐终南》 宋·贺铸 君不见南朝豪儁有郗生,自厌出身时网婴。乐闻栖遁去人者,倾金累百赠。
16、《用绰中韵送正臣正臣欲归隐而无资故广其意以》 宋·洪迈 华裾锦领乌纱帻,气盖当年五陵侠。胸中傀儡不可平,拂衣归来抱长铗。
17、《赠安邑簿伍彬归隐》 宋·路振 考终秋鬓白,归隐旧峰前。
庭树鸟频啄,山房人尚眠。寒岩落桂子,野水。
18、《送王山人归隐》 宋·释惠涣 山人惟委命,岂恋世尘间。干禄不得志,移家住远山。
醉眠溪石静,吟倚。19、《龙井十题·归隐桥》 宋·释元净 谢讲竺峰寺,归隐新此桥。
院幽结林表,身老寄烟霄。
20、《和吴仲庶寄吴瑛比部安道之子壮年致政归隐蕲》 宋·司马光 负米承亲愿已赊,耻随鸡鹜啄泥沙。一朝投绂真高士,万卷藏书旧世家。
21、《题管圣浩蒲川归隐》 宋·王巩 卜筑蒲川上,翛然远市廛。
潮声书屋外,月影钓舟前。地僻红尘净,沙平。
22、《李南夫罢举归隐》 宋·王令 梦寐风仪近十年,尘埃无路睹云天。清朝未得荣簪绂,黄卷何妨乐圣贤。
23、《归隐嵩阳》 宋·张咏 浮世事无限,何须要到头。
壮心为客尽,孤迹卧云休。匣剑已全弃,林僧。
24、《送华将军归隐》 明·柳应芳 南越东吴有战功,闲心无那逐冥鸿。只言归卧青山好,何处青山非世中。
25、《题海陵石仲铭所藏渊明归隐图》 明·张以宁 昔无刘豫州,隆中老诸葛。
所以陶彭泽,归兴不可遏。凌歊宴功臣,旌旗。
26、《林泉归隐图》 明·止庵法师 居山岂为山,只爱此中闲。野菜何消种,柴门不要关。
饭余听涧落,经罢。
7.形容隐居的诗词
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 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8.寻5首关于隐居的诗词(古代,现代,均可)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向来吟橘颂,谁欲讨□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 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 西山鸾鹤群。
隐居朝代:宋 作者:邵棠 结屋水云村,车尘不及门。坼花春有力,度砌月无痕。
墨带新题湿,醪因旋漉浑。纷纷名利客,谁解悟孤豚。
寄李隐居 杜荀鹤自小栖玄到老闲,如云如鹤住应难。溪山不必将钱买,赢得来来去去看。
题张氏隐居二首 杜甫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饮酒 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9.表达归隐的诗词
要说归隐,当然要说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看看下面的怎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五首(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10.李白写的归隐诗
李白归隐诗选李白归隐山林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海客谈瀛洲①,烟涛微茫信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③五岳掩赤城④。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⑤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⑥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年代:唐五代作者:李白作品:将进酒内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①,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②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蜀道难李白噫吁,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①,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②有鸟道③,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④上有六龙回日⑤之高标⑥,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⑦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⑧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⑨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⑩。古风五十九首其十八天津三月时。
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
暮逐东流水。前水复后水。
古今相续流。新人非旧人。
年年桥上游。鸡鸣海色动。
谒帝罗公侯。月落西上阳。
( 西上阳一作上阳西 )余辉半城楼。衣冠照云日。
朝下散皇州。鞍马如飞龙。
黄金络马头。行人皆辟易。
志气横嵩丘。入门上高堂。
列鼎错珍羞。香风引赵舞。
清管随齐讴。七十紫鸳鸯。
双双戏庭幽。行乐争昼夜。
自言度千秋。功成身不退。
自古多愆尤。黄犬空叹息。
绿珠成衅雠。何如鸱夷子。
散发棹扁舟。 ( 棹一作弄 )七绝·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乐府·行路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粟。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乐府·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田园归居原文
归园田居五首
其 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 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 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 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 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饮酒二十首并序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
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 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 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 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 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 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 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 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 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 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 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 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 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 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 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 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 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 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 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 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 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桃花源诗并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
得一山。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
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
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
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
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谆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
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六首,原文各为:1、《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白话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2、《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白话译文:
我住在郊野外很少交住,僻巷里难闻到车马声响。白天里经常地关闭柴门,独处在空室中不生杂想。
偏远的村落里人情淳厚,拨开草丛不时互相来往。相见时不谈论世俗之事,只说道桑麻的生长情况。
我种植的桑麻不断长高,我开垦的土地日益增广。常担心严霜雪突然早降,使桑麻也像那零落草莽。
3、《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白话译文: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4、《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白话译文:
离山泽去做官已经很久,现在又返林野尝到欢娱。且携着我的儿女侄子们,拨开那乱草木寻访废墟。
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间,依稀地可认出往日旧居。房屋的井灶下留有遗迹,桑和竹残存着枯朽干株。
我打听在这里打柴的人:过去的居住者都到哪里?这里的打柴人便对我说:都死光了没有留下后裔。
三十年就改变朝市面貌,这句话可真是一点不虚!人一生就好似虚幻变化,到最终都不免归于空无。
5、《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白话译文:
我怀着怅恨情拄杖回家,崎岖的小路上长满荆榛。
山洞里的流水又清又浅,可用来洗我足振奋精神。
滤一滤我那新酿造的酒,杀一只小鸡儿招待近邻。
日落后房屋里已经昏暗,没明烛也只好点燃柴薪。
欢乐时都怨恨夜间大短,不觉中又看到旭日照临。
6、《归园田居·其六》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白话译文:
在东边高地上种植禾苗,禾苗生长茂盛遍布田野。
虽然劳作辛苦有些疲倦,但家酿浊酒还满可解乏。
傍晚时分驾着车子回来,山路也渐渐地变得幽暗。
望着前村已是袅袅炊烟,孩子们在家门等我回家。
要问我这样做是为什么?人的一生总要从事劳作。
我只希望桑麻农事兴旺,蚕事之月纺绩事务顺遂。
我不求闻达心愿就这样,望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扩展资料: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陶渊明写“归园田居”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每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作者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朝东晋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什么的佳话,一直激励着哪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一作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1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其六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2归园田居(其三)原文: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晨兴理荒秽] 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荷锄] 扛着锄头。荷:扛着。
[草木张] 草木丛生。
[但使愿无违]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归园田居(其三)译文: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非常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归园田居(其三)写作背景:
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归园田居(其三)赏析: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非常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非常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非常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非常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一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非常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76~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父亲早死,因家贫,曾做过几年的官,却因“质性*自然”,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自小体弱多病,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称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然而“家贫, 不能常得”;日子虽然过得非常艰苦(见“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却能安贫乐道,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六十岁左右去世,卒后,亲友私谥“靖节征士”。深受后世文人骚客推崇,欧阳文忠公甚至认为“两晋无文章,惟《归去来兮》(即《归去来兮辞》)而已” ;在中国诗人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朱光潜先生认为: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3作品原文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⑤。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⑥。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⑦。
作品注释
①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②穷巷:偏僻的里巷。鞅(yīng央):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车马。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③白日:白天。荆扉:柴门。尘想:世俗的观念。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④时复:有时又。曲:隐僻的地方。墟曲:乡野。披:拨开。这两句是说有时拨开草莱去和村里人来往。
⑤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但道:只说。这句和下句是说和村里人见面时不谈官场的事,只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
⑥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⑦霰(xiàn现):小雪粒。莽:草。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来临,使桑麻如同草莽一样凋零。其中也应该含有在屡经战乱的柴桑农村还可能有风险。
作品译文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作品鉴赏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诗人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之后,回到了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所以他非常轻松地说:“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的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诗人的身心俱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不过,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他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人披草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人事”;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绝对不同于计较官场浮沉,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所以,不管是“披草共来往”,还是“但话桑麻长”,诗人与乡邻的关系显得那么友好淳厚。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惧。“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庄稼一天天生长,开辟的荒土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毁于一旦,心怀恐惧。然而,这里的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正反映着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而在这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佳话:不为五斗米折腰
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诗歌中的人生理想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统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普济苍生的壮志。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他理想的梦幻注定会如现实的泡沫湮灭无声。
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芝麻小官,不仅济世的宏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委蛇。
到他三十九岁时,多年来对其影响深刻的老庄思想和隐逸的社会风习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可见,“道之不传”的理想幻灭使他转向躬耕自给自劳自娱以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此后,他又为彭泽令,就在他上任八十余日之时,逢郡都邮来巡,属僚告之应束带进见,他长叹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并即日解印挂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归田之路,也给后人留下了其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归隐后,陶渊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下面结合本诗的赏析略谈一下陶渊明的人生理想。
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思想上的矛盾恐怕是最根本的。他在政治上即不象屈原一样受到沉重打击而非走不可,也不象贾谊那样暗受排挤而无容身之地。他归隐不仕主要是因为其“心为形役”、酷爱自然、任真率性的“心”与沉浮官场的“形”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陶渊明认定归隐是实现他人生理想的必由之路,于是便坚决地归田隐居了。当然,在归田初期,陶渊明对农村的认识还是不够全面的,最起码是对前途抱有天真的幻想。他所描绘的农村田园,带有相当的理想色彩。这样,我们就很容易从他的诗歌中,寻找到他的人生理想。
总体而论,诗人的人生理想就是“养真”、“守拙”,顺自然,解放人的天性,恢复社会的真淳。这首诗用极朴素的的笔墨,轻描淡抹,在写出诗人挣脱官场羁绊返回农村田园,重新呼吸那里的清新空气的欣喜情怀的同时,很自然的就在活淡闲静的画面中流露出自由解放之情。
首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说他天生具有热爱自然的气韵,而这一气韵与世俗社会的人情世故是格格不入的。这样,诗一开头,就揭示了矛盾。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二句写他前段的错误决择,也是对他从仕生涯的总结概括。“质性自然”的气韵不可改变的“鸟”在污浊媚俗的“网”中必然是会碰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自然会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末远,觉今日而昨非” (陶渊明《归云来兮辞》)的觉醒。“三十年”显然夸大了事实,但诗人将短短的入仕所受的羁绊说成为“三十年”显然表明了他对呆在官场的极端厌恶和对“误落尘网”的反省与总结。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里用“羁鸟”、“池鱼”自比甚是巧妙。借“羁鸟”“池鱼”恋旧的特征再现自己离开大自然的广阔天地,失去自由活动空间的内心苦闷。由于主观与客观、个性与时代的矛盾在诗人身上难以调和,致使他精神上严重受创,而他又清醒地认识到为禄而仕是“误”、是“非”,故在厌倦、鄙夷仕进的同时,必然升起对故乡田园的眷恋和向往,并由此而激发一种冲破“樊笼”、“尘网”的巨大精神力量。事实上,这样的诗句古已有之。“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哀郢》),“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等都是寓情于物,只不过陶诗中的“旧林”“故渊”所倾注的是恬静幽美而又充满生机的大自然,这与其人生理想是相吻合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开荒”句是说参加自食其力的劳动,这是诗人“抱朴守拙”的具体内容之一。在陶渊明认为劳动谋求衣食与实践人生理想不矛盾的:“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故至暮年,诗人仍未停止耕稼。至于“守拙”的“拙”在玄学概念中与“真、淳、朴”一样,与自然是相通的,往往与“巧”相对。所以“守拙”自然也就是诗人所追求的坚守自然之性,并且诗人也常常以“拙”自诩,“性刚才拙”、“诚谬会以取拙”便是。
“方宅”以下十句,具体写“守拙”的乐趣。通过“园田”与“尘网”的强烈对比,写出了“复得返自然的无限精神快慰。表面看来,诗中写的都是农村极普通、极常见的事物,但是在诗人看来,这些平淡无奇的农村见闻正与他自己所理想的自然之趣相妙合。“远人村”、“墟里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常物事营物了一种极其自然、真淳的氛围,无怪乎诗人会乐处清贫而倍感悠闲。这种种精神上的感受,诗人在最后两句加以归结: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可以说,这两句是诗人人生理想的最终体现。“返自然”也就是诗人最终的人生理想。它总括了全诗的要旨,又水到渠成的破了题,真可谓画龙点晴之笔。
就诗歌本身而论,其艺术风格在于“淡永”二字。“淡”是说诗中写到的事物,所使用的语言,都是极平常的。如“羁鸟”、“池鱼”、“方宅”、“草屋”、“远人村”、“墟里烟”、“狗吠”“鸡鸣”等无一不是农村耳闻目见。整首诗给人的总体感觉就象一幅恬淡的农村山水画。但这首诗又不仅仅是“淡”而已。陶诗的高明之处往往是“淡”决非浅露,而是“淡”中能“永”。“永”是指意味深长而言,或许也可以说是意境深远。诗所要写的是“返自然”的理想和情趣。而“自然”本身是不加修饰的。如此,诗人在创作上也就绝不象精雕细刻的谢灵运,而是“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绝句》)“更无一字不清真”(辛弃疾《鹧鸪天》)。就象“抱朴含真”是陶渊明思想性格的特征一样,质朴真率,平淡自然也是他诗歌艺术的基本风格。
总之,“真、淳、拙”不但是陶渊明人生理想的核心,也是他美学思想的精髓。他的诗“淡”而能“永”,而陶渊明本人也是平淡之中见真情。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陶渊明归园田居5首”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下一篇:隆重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