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欣赏 诗词欣赏

悯农李绅简介_悯农李绅介绍

zmhk 2024-05-31 人已围观

简介悯农李绅简介_悯农李绅介绍       悯农李绅简介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悯农李绅简介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感

悯农李绅简介_悯农李绅介绍

       悯农李绅简介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悯农李绅简介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感受它带来的高品质生活。

1.《悯农·》的作者李绅,在历史上是什么样人?

2.李绅著作《悯农》全文赏析,唐朝诗人李绅简介

3.《悯农》是谁写的?

4.悯农作者是谁,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5.《悯农》的作者是谁?

6.悯农是谁写的

悯农李绅简介_悯农李绅介绍

《悯农·》的作者李绅,在历史上是什么样人?

       他是一个贪官。他每天要吃鸡舌一盘,一天300多只活鸡被他宰杀。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生平卷入牛李党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

       出身赵郡李氏南祖。李绅六岁丧父,随母迁无锡(今江苏无锡)。

       唐元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补国子助教,历任江、滁、寿、汴等州刺史及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入朝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擢尚书右仆射,改门下侍郎,封赵国公,为相四年。出为淮南节度使。唐会昌六年(846年),病逝于扬州,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人物生平

       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六岁丧父,随母迁居无锡(今属江苏省)。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第,补国子助教,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淮南节度使、中书侍郎、右仆射、门下侍郎、司空公等职,册封赵国公。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悯农二首》,流传甚广,千古传诵,被誉为悯农诗人。

       

李绅著作《悯农》全文赏析,唐朝诗人李绅简介

       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担任过武则天时期的中书令,祖父和父亲都是唐朝的地方官,但他六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育成人。因此,李绅年轻时写出《悯农》这样贴近农民生活、反映农民艰辛的诗作,是有生活基础的。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李绅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从国子助教做起,晚年官至宰相,封赵国公。然而,李绅发迹后再也没有了悯农之心,逐渐蜕变成了一个花天酒地、贪图享受之人。野史中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与他同一时代的众多文人皆对其嗤之以鼻。

       只是生活奢侈,倒无可指摘,但他发迹后爱耍权威,无情无义就是人品低劣了。《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做客,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叔叔”。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李绅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还有一个姓崔的巡官,与李绅有同科进士之谊,有一次特地来拜访他,刚在旅馆住下,家仆与一个市民发生争斗。李绅问那个家仆是干什么的,家仆说:“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将那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并下令把崔巡官抓来,说:“过去我曾认识你,既然来到这里,为何不来相见?”崔巡官连忙叩头谢罪,可李绅还是把他绑起来,打了20杖。崔巡官被送到秣陵时,吓得面如死灰,甚至不敢大哭一声。当时人们议论纷纷:“李绅的族叔反过来做了他的孙子,李绅的友人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由于李绅为官酷暴,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淮河外出逃难,下属向他报告:“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李绅道:“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随风而去不必报来。”

       发迹后的李绅还热衷于拉帮结派。唐朝中晚期,士族势力逐渐衰微,庶人阶层通过科举进入了政权的核心。而原来掌握大权的士族又不甘心放弃政权,于是同庶人出身的官员争夺权力。士族官员以李德裕为首,故称李党。庶人官员以牛僧孺为首,故称牛党。牛李两党水火不容,双方互相倾轧了近40年,史称“牛李党争”。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权力斗争中,李绅紧跟李党老大李德裕,是李党中的骨干分子。

       李绅一生中最大的污点,是他晚年经手的“吴湘案”。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74岁高龄的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其时,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强娶民女。李绅接报后立即将吴湘逮捕下狱,判以死刑。但此案上报到朝廷后,谏官怀疑其中有冤情,朝廷便派遣御史崔元藻前往扬州复查。崔元藻调查后发现,吴湘贪赃属实,但款项不多,强娶民女之事则不实,所以罪不至死。但李绅却一意孤行,强行将吴湘送上了断头台。

       李绅为何执意处死吴湘?按照奏章中的说法,事情的起因是扬州都虞候刘群欲娶流落广陵的美女阿颜,不料阿颜的养母却悄悄把阿颜嫁给了江都县尉吴湘,刘群闻讯后非常气愤,就唆使他人举报吴湘贪污公款、强娶民女。但是,如果李绅与吴湘之间没有私人恩怨,李绅不可能如此坚决地处死吴湘。因此,一些史籍中对此事另有说法。《北梦琐言》中的说法是,李绅欲纳美女阿颜为妾,没想到却被吴湘捷足先登了,李绅勃然大怒,欲置吴湘于死地。由于吴湘迎娶阿颜的聘礼丰厚,李绅便下令调查他的收入来源,很快便发现吴湘有贪污行为。而《册府元龟》中的说法是,李绅欲夺阿颜献给李党老大李德裕,所以一心想干掉吴湘这个绊脚石。

       不过,以上说法不见得真实。毕竟李绅和李德裕都是老之将死之人(李绅在此事后第二年就死了,李德裕死于五年后),不太可能为争夺一美貌女子谋人性命。而且,李绅家中私妓成群,完全没有必要夺人所爱。诗人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李绅请他饮酒,并让几名家妓出来作陪。刘禹锡对其中一位一见倾心,一时诗兴大发,吟了一首《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李绅见刘禹锡如此着迷,便将这位家妓送给了刘禹锡。由此可见,李绅有时候也挺慷慨,并没有疯狂到想把所有的貌美女子都占为己有的地步。

       其实,李绅执意处死吴湘,是为讨好李党老大李德裕而实施的一次报复行动。原来,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老爸李吉甫,两家是世仇。李德裕当上宰相后,也借故整过吴武陵,并将他贬为潘州司户参军,后吴武陵郁郁而终。李绅自然很清楚吴李两家的历史恩怨,为了取悦李德裕,李绅将吴武陵的侄子吴湘也列为报复对象,因而罗织罪名,处其死刑。事实上,李德裕同此案也脱不了干系。御史崔元藻回京后说吴湘罪不至死,时任宰相李德裕立即将他贬为崖州司户参军,企图掩盖真相。

       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即位后罢免了李德裕的宰相职务,李党一干人等全部被贬去崖州。这时,吴湘的哥哥吴汝纳为弟鸣冤,请求朝廷复查吴湘案,三司复查后吴湘终于得到平反。这时李绅虽已去世,但按照唐朝的规定,酷吏即使死掉也要剥夺爵位,子孙不得做官,因此,死去的李绅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

《悯农》是谁写的?

       李绅的悯农

        唐朝著名诗人李绅出生于乌程县,他是唐朝中书令李敬玄的曾孙,从小勤奋好学。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心想考取功名,为朝廷效力。起初应试都以落榜而告终,直到二十七岁考取了进士,从此进入仕途之路。

        李绅像

        他在官场上所任的官职可以说不计其数,但一生当中最辉煌的部分不在官场,而在于诗歌上。他曾经与白居易,元稹等著名诗人交往十分密切,后来著有《悯农》诗两首成为千古名诗。

        李绅的《悯农》诗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当时风调雨顺,春天农民辛勤播种,秋天农民粮食丰收的美好景象。但是后面两句却发人深省,既然粮食大丰收,田地没有一块是空闲的,为什么农民还是吃不饱呢?人们不难知道,这首诗深刻的揭露了当时统治者对农民剥削十分残酷。

        《悯农》诗二,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农民耕种十分艰苦,感慨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这首诗不仅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要懂得珍惜粮食,不要随意浪费粮食,一米一粟都来之不易。但结合《悯农》诗一不难看出,诗人从中暗斥当时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的严重剥削。

        《悯农》诗两首是一对姐妹篇,诗中描绘的内容与景致都大同小异,同时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是一样的。这两首诗让人看了之后,不仅把农民的辛苦表现得淋淋尽致,更深层次的表达了农民当时有苦说不出的艰辛。《悯农》这两首诗在唐朝诗词当中被评为唐诗十佳中的第八佳,至今在很多的教科书里面也经常出现,影响十分深远。

李绅简介

        李绅是唐朝一位著名的诗人,出生于乌程县,父亲李晤曾经是一位地方县令。他一生命运坎坷,从小父亲就去逝了,后来跟随母亲读书学习。年轻的时候跟随母亲,生活十分艰辛。当时他看到农民每天没日没夜的辛苦劳作,却最终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心中无比愤恨。

        李绅像

        由于内心的同情与感慨他写出了千古名诗《悯农》,当时里面的千古名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等诗句流传至今。

        李绅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诗人,一生的官路也十分坎坷,起初应试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考取进士,才慢慢的进入官场。后来离开京城去了金陵,住在节度使李掎的府中,由于当时李掎野心勃勃有谋反之心,李绅对他有异议,最终入狱。后来直到李掎被朝廷诛杀,他才得以释放。

        李绅最大的成就不在官场,他从小就勤奋好学,虽然为谋求功名考取了进士,但是一生当中官职波澜起伏。曾经在长安任职过校书郎,后来升职为右拾遗与翰林学士等官职。后来又由于李党失利,李绅被贬放逐至端州任司马一职。中年之后在朝中担任过诸多官职,为朝廷做了不少的贡献。

        李绅不仅是唐朝的一位好官员,曾与一些著名的诗人一起留下了很多千古名诗。当看到农民耕种的艰辛时,写出了《悯农》诗两首。这两首诗成为了千古绝唱,里面把整个农民的生活状态描述得历历在目。这两首诗不仅写出了李绅对百姓生活艰苦的同情与感慨,对当时社会状态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刻画。不仅描述了自己的心声,也说出了劳苦大众心中想说的话。

悯农作者是谁,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悯农》的作者是李绅。

       李绅是唐朝诗人,生于772年,祖籍亳州谯县,出生于湖州乌程县。李绅在年轻时,节约简朴,做了大官后,耳濡目染之下,过上了骄奢*逸的生活,成了“朱门酒肉臭”的贵人。

       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背景

       李绅从小就勤奋好学,27岁就考取了进士,当了翰林学士。有一年夏天,李绅回亳州探亲访友,遇到浙东节度使李逢吉进京奏事,途径亳州。他们是同榜进士,又是经常在一起吟诗作乐的好朋友,当然要小聚一番。

       当日,他们一起来到城东的观稼台游玩。观稼台是曹操修建,站在观稼台上,眼前阡陌交织,河川纵横,一览无遗,非常壮观。李逢吉感慨之余,吟诗道:“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意思是,如果官职的升迁能像登台这么容易就好了。很明显,李逢吉想的是个人命运前途。

       李绅想的却不一样。他看到田野里农夫正在冒着炎炎烈日,辛苦地劳作,吟诗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还不过瘾,立即又吟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两首诗,让李绅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美誉。

《悯农》的作者是谁?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白话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白话文: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赏析

       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悯农是谁写的

       《悯农》的作者是李绅。

       李绅是唐朝诗人,生于772年,祖籍亳州谯县,出生于湖州乌程县。李绅在年轻时,节约简朴,做了大官后,耳濡目染之下,过上了骄奢*逸的生活,成了“朱门酒肉臭”的贵人。

       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主要影响

       李绅的诗歌创作,以贬谪端州为分界线,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在儒家“济世”“利物”思想影响下,抱着强烈的政治热情,在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同时,积极向民间学习,诗歌关注社会,反映现实,规讽时事,政治功利性很强,因而形式相对简单,语言亦通俗易懂,表现出通俗浅切的风格特征。

       后期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改变,以及个人宦海沉浮的不定关注的对象由外向转为内敛,重在抒发一己之私,表现个人情感,与之相适应,诗歌形式也多样,且讲究艺术手法的运用,意境深晦,重视炼字锻句,表现出典雅繁艳的风格特征。

悯农作于唐朝哪个时期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该诗是李绅为向时任集贤殿校书郎吕温求荐而作,可推定大致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该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唐宪宗元和元年进士,曾因触怒权贵下狱。唐武宗时为宰相,后出任淮南节度使。与元稹、白居易等人交往密切,在元、白提倡“新乐府”之前,就首创新乐府二十首,今失传,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原文和翻译以及注释

       原文: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译: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注释:

       1、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2、粟:泛指谷类。

       3、子:指粮食颗粒。

       4、四海:指全国。

       5、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6、犹:仍然。

       7、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悯农二首

悯农李绅是个怎样的人

       悯农作于唐朝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悯农的作者是李绅,是唐代诗人。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议论,来揭示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描述,细致写烈日下农民田中锄禾,议论,紧紧围绕人人必需的盘中餐。

       人物简介

       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生平卷入牛李党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

       出身赵郡李氏南祖。李绅六岁丧父,随母迁无锡。唐和元年,进士及第,补国子助教,历任江、滁、寿、汴等州刺史及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入朝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擢尚书右仆射,改门下侍郎,封赵国公,为相四年。出为淮南节度使。唐会昌六年,病逝于扬州,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悯农李绅是个忧国忧民的人。

       李绅是唐朝宰相、诗人。他在年少时因为同情农民,写下了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历经宦海沉浮,中唐时期的“牛李党争”几乎伴随他一生的政治生活,虽最后得居宰相之尊,但李绅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创作,他是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之一。

       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字公垂,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进士,曾因触怒权贵下狱。唐武宗时为宰相,后出任淮南节度使。与元稹、白居易等人交往密切,在元、白提倡“新乐府”之前,就首创新乐府二十首,今失传,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

       好了,关于“悯农李绅简介”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悯农李绅简介”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