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欣赏 诗词欣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拼音版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拼音版原文

zmhk 2024-05-31 人已围观

简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拼音版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拼音版原文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谈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拼音版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常见和深入的问题,我将详细回答每一个问题,并分享我的见解和观点。1.学弈孟子告子上拼音版2.得道多助文言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拼音版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拼音版原文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谈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拼音版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常见和深入的问题,我将详细回答每一个问题,并分享我的见解和观点。

1.学弈孟子告子上拼音版

2.得道多助文言文的节奏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拼音原文及翻译

4.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赏析

5.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拼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拼音版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拼音版原文

学弈孟子告子上拼音版

       学弈孟子告子上拼音版如下:

       《学xué弈yì》孟mènɡ子zǐ〔先xiān秦qín〕

       弈yì秋qiū,通tōnɡ国ɡuó之zhī善shàn弈yì者zhě也yě。使shǐ弈yì秋qiū诲huì二èr人rén弈yì,其qí一yì人rén专zhuān心xīn致zhì志zhì,惟wéi弈yì秋qiū之zhī为wéi听tīnɡ;一yì人rén虽suī听tīnɡ之zhī,一yì心xīn以yǐ为wéi有yǒu鸿hónɡ鹄hú将jiānɡ至zhì。

       思sī援yuán弓ɡōnɡ缴zhuó而ér射shè之zhī。虽suī与yǔ之zhī俱jù学xué,弗fú若ruò之zhī矣yǐ。为wèi是shì其qí智zhì弗fú若ruò与yú?曰yuē:非fēi然rán也yě。

       译文: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资料补充: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一说字子舆或子车(参见“人物争议-表字”目录),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得道多助文言文的节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释义: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扩展资料

       该句出自于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拼音原文及翻译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划分节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3616166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节奏划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原文 要有停顿记号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言文是什么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1)[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6)[环]包围。

        (7)[之]代这座城

        (8)[而]连词表转折。

        (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10)[而]连词表递进。

        (11)[是] 这。

        (12)[也] 表判断语气,“是”。

        (13)[非]不是。

        (14)[池]护城河。

        (15)[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16)[坚利]精良。坚,坚固。利,锋利。

        (17)[米粟]粮食。

        (18)[多]充足。

        (19)[委]放弃。

        (20)[而] 连词表顺承。

        (21)[去]离开。

        (22)[之] 代词,代“城”。

        (23)[故] 所以。

        (24)[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25)[以] 凭借。

        (26)[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疆,边疆。界,界限。

        (27)[固]巩固。

        (28)[国]国防。

        (29)[山溪]山河。

        (30)[险] 险要。

        (31)[威] 震慑,树立威望。

        (32)[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

        (33)[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34)[寡] 少。

        (35)[之至]到达极点。

        (36)[畔]通“叛”,背叛。

        (37)[顺] 归顺,服从

        (38)[以] 凭借。

        (39)[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0)[故] 所以。

        (41)[有] 要么,或者。

        (42)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43)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

        (44)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有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可是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啊,护城河不是不深啊,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啊,粮食不是不充足啊,但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振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优势,攻打连内外亲属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5.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的文言词语有哪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6. 古文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翻译与赏析

        一、整体把握 这两章都是短小的议论文。

        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

        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

        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

        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有说服力。

        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

        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短文开始一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顺此事实,作者连用几个短语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让人不能不信服。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课文中有些名言警句,要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并学习恰当使用,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段,常常被人们引用,也应要求学生能背,能用。 二、问题研究 这两则短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练习说明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

        课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读时要注意节奏。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是要多诵读,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特别是像本文这样短小严密而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这两篇短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把握它们的论点。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则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三、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

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赏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音原文及翻译如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pàn),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

       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拼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及注释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著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注释(1) [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2)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3)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4)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5)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6) [环]围。(7) [之]代这座城(8) [而]连词表转折。(9)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10)[而]连词表递进。(11)[是] 这。(12)[也] 表判断语气,「是」。(13)[非]不是。(14)[池]护城河。(15)[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16)[坚利]精良。坚,坚固。利,锋利。(17)[米粟]粮食。(18)[多]充足。(19)[委]放弃。(20)[而] 连词表顺承。(21)[去]离开。(22)[之] 代词,代「城」。(23)[故] 所以。(24)[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25)[以] 凭借。(26)[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疆,边疆。界,界限。(27)[固]巩固。(28)[国]国防。(29)[山溪]山河。(30)[险] 险要。(31)[威] 震慑,树立威望。(32)[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33)[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34)[寡]少。(35)[之至]到达极点。(36)[畔]通「叛」,背叛。(37)[顺] 归顺,服从(38)[以] 凭借。(39)[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0)[故] 所以。(41)[有] 要么,或者。(4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4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44)[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现象

        通假字(1)畔(pan),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1)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2)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3)委古义:放弃今义:委屈、不甘心(4)国古义:国防今义:国家(5)亲戚古义: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6)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7)域古义:这里用作动词,限制。今义:地域(8)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9)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10)然而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1)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锐利(2)之三里之城:的,助词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3)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气候,时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机,机会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代,朝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当时的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季度,季节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时候(4)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和乐春和景明:和煦(5)去委而去之:离开,逃离,逃亡去死肌,杀三虫:除去,去掉西蜀之去南海:相距,远离公然抱茅入竹去:前往,到别处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也:距离(6)胜环而攻之而不胜:取胜予观夫巴陵胜状:非常美好,美妙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完驴不胜怒,蹄之:能承担,能承受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胜过,超过(7)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顽固固以怪之矣:原来,本来君子固穷:安守,坚守(8)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9)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墙

        (10)而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转折委而去之,连词表顺承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问题探究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因此认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3)文章上部分运用举例说明,下部分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特色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简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整体把握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名言警句

        1、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2、家和万事兴。

        3、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4、众人拾柴火焰高。

        5、团结就是力量。

        6、人心齐,泰山移。

        7、一双筷子轻折断,一把筷子抱成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诗词作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诗词作者: 先秦 孟子及其弟子 诗词归类:初中文言文、议论、哲理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拼音如下:

       一、原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富贵不能*》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 ,发于声,而后喻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二、拼音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tiān shí bú rú dì lì ,dì lì bú rú rén hé 。sān lǐ zhī chéng ,qī lǐ zhī guō ,huán ér gōng zhī ér bú shèng。fū huán ér gōng zhī ,bì yǒu dé tiān shí zhě yǐ ;rán ér bú shèng zhě ,shì tiān shí bú rú dì lì yě 。

       chéng fēi bú gāo yě,chí fēi bú shēn yě,bīng gé fēi bú jiān lì yě,mǐ sù fēi bú duō yě ;wěi ér qù zhī ,shì dì lì bú rú rén hé yě 。

       gù yuē :yù mín bú yǐ fēng jiāng zhī jiè ,gù guó bú yǐ shān xī zhī xiǎn ,

       wēi tiān xià bú yǐ bīng gé zhī lì 。dé dào zhě duō zhù ,shī dào zhě guǎ zhù 。

       2、《富贵不能*》

       jǐng chūn yuē:“gōng sūn yǎn、zhāng yí qǐ bù chéng dàz hàng fū zāi?yī nù ér zhū hóu jù,ān jū ér tiān xià xī。”

       mèng zǐ yuē:“shì yān dé wèi dà zhàng fū hū?zǐ wèi xué lǐ hū?zhàng fū zhī guàn yě,fù mìng zhī;nǚ zǐ zhī jià yě,mǔ mìng zhī,wǎng sòng zhī mén,jiè zhī yuē:‘wǎng zhī nǚ jiā,bì jìng bì jiè,wú wéi fū zǐ!’yǐ shùn wèi zhèng zhě,qiè fù zhī dào yě。

       jū tiān xià zhī guǎng jū,lì tiān xià zhī zhèng wèi,xíng tiān xià zhī dà dào。dé zhì,yǔ mín yóu zhī;bù dé zhì,dú xíng qí dào。fù guì bù néng yín,pín jiàn bù néng yí,wēi wǔ bù néng qū,cǐ zhī wèi dà zhàng fū。”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shùn fā yú quǎn mǔ zhī zhōng,fù shuō jǔ yú bǎn zhù zhī jiān,jiāo gé jǔ yú yú yán zhī zhōng,guǎn yí wú jǔ yú shì,?sūn shū áo jǔ yú hǎi,bǎi lǐ xī jǔ yú shì。

       gù tiān jiàng jiàng dà rèn yú shì rén yě,bì xiān kǔ qí xīn zhì,láo qí jīn gǔ,è qí tǐ fū,kōng fá qí shēn,xíng fú luàn qí suǒ wéi,suǒ yǐ dòng xīn rěn xìng,zēng yì qí?suǒ bù néng。?

       rén héng guò,rán hòu néng gǎi;kùn yú xīn,héng yú lǜ,ér hòu zuò;zhēng yú sè,fā yú shēng,ér hòu yù。?

       rù?zé wú fǎ jiā bì shì,chū zé wú dí guó wài huàn zhě,guó?héng wáng。rán hòu zhī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lè yě。?

       三、翻译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凭借险要的山河,威慑天下不能凭借锐利的武器。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2、《富贵不能*》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好了,今天关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拼音版”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拼音版”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