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论坛 诗词论坛

古文观止全文及译文_古文观止全文及译文古诗文网

zmhk 2024-06-02 人已围观

简介古文观止全文及译文_古文观止全文及译文古诗文网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古文观止全文及译文”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1

古文观止全文及译文_古文观止全文及译文古诗文网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古文观止全文及译文”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1.《古文观止·宋玉对楚王问》译文与赏析

2.<古文观止>第一篇的翻译

3.《古文观止·获麟解》译文与赏析

4.古文观止-郑伯克段于鄢

5.《古文观止·司马错论伐蜀》译文与赏析

6.《古文观止·谏太宗十思疏》译文与赏析

古文观止全文及译文_古文观止全文及译文古诗文网

《古文观止·宋玉对楚王问》译文与赏析

        宋玉对楚王问

        宋玉对楚王问

        《楚辞》

        题解

        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辞赋家。据说他是屈原的学生,在楚怀王、楚襄王时担任过文学侍从之类的官职。此文通过回答楚王的问题,借助比喻和对比手法,表达自己孤芳自赏和才智不被当时人了解的实况。文中多次提起歌曲名,保存了重要的音乐史料。

       

        原文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80]?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81]?”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注释

        [80]遗行:指不检点的行为。

        [81]不誉:议论他的不是。

        译文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不说你的好呢?”宋玉回答说:“是,是这样的,确实有这样的事。请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心中的话说完。

        原文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82]。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83],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84]。

        注释

        [82]属:接续,连续,这里是跟随的意思。

        [83]杂以流徵:比喻唱曲子时唱得音调板眼准确。

        [84]弥:愈,更加。

        译文

        “有一位在都城唱歌的客人,他开始唱《下里》、《巴人》时,都城中附和着跟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时,能附和着跟他唱的人还有几百人。等到他唱《阳春》、《白雪》时,能附和着跟他唱的就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当他引用商声,刻画羽声,又夹杂运用流动的徵音时,全城中能附和着跟他唱的就只剩下几个人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能够附和的人就越少。

        原文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85],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86]。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87],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注释

        [85]绝:超越。

        [86]杳冥:指极高极远看不清的地方。

        [87]暴:晒的意思。

        译文

        “所以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凤凰拍打着翅膀飞上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用脚拨乱飘动的云,飞翔在极其高远的天空。而在那篱笆间穿梭的小雀,又怎么能了解天地的广阔呢!鲲鱼清晨从昆仑山脚出发,中午在碣石山畔晒脊背,傍晚在孟诸投宿。那一尺来深水塘里的小鱼,又怎么能和鲲鱼一样测量长江大海的广阔呢?

        原文

        “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88],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注释

        [88]瑰意琦行:卓异的思想和不平凡的行为。瑰,奇伟。琦,美好。

        译文

        “所以不只是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士人中也有高人雅士,圣人有宏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品德,卓尔不群,那些平庸的人又怎能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评析

        本文写了宋玉才华横溢,但在仕途上不得志,不被士人所称赞,还受到士人、百姓的排挤和毁谤。楚王为此向宋玉提出质疑,宋王先是谦卑地承认自己的确没被士人所称赞,接着便开始为自己辩解。

        首先他用高雅的音乐形象地阐明“曲高和寡”的道理,将自己不为士人所理解的原因说明。然后他又用凤凰、鲲鱼作鲜明对比,标榜自己才智过人,孤傲清高,进而陪衬出天壤间本来就有高下之别、贤愚之分的道理。

        文中通篇没提及自己,却时时在为自己辩解。文章委婉含蓄,形象瑰奇,比喻贴切,很有说服力。

<古文观止>第一篇的翻译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

        题解

        王世贞,字浮美,号凤洲,明朝杰出的文学家,诗文俱佳,为当时文学派别“后七子”的领袖之一,与李攀龙齐名,合称“王李”。关于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人们称颂的较多。但在本文中作者却是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指出了蔺相如的行动中有不少失策之处。此文虽然以贬为主,但论证严密,论据翔实,很有说服力。

       

        原文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69],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70]。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注释

        [69]情:实情。指秦国的真实意图。

        [70]曲直:理亏、理直。

        译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人们都在称赞,但我却不敢苟同这一看法。秦国用十五座城的空话,欺骗赵国并胁迫他交出和氏璧,此时秦国本意是想得到和氏璧,并不是想打赵国的主意。如果赵国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就不给它,不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就给它;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却惧怕秦国就给它,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但不惧怕秦国就不给它,这件事只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了,为什么既怕它又要去激怒它呢?况且秦国想要得到和氏璧,但赵国不愿意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如果赵国把和氏璧送到了秦国,而秦王却不给十五城,这是秦国理亏;如果秦王拿出了十五城,而赵国却把和氏璧送回去了,这是赵国理亏。要想让秦国理亏,就不如放弃和氏璧;害怕失去和氏璧,就不如不给秦国。

        原文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71],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72]。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73],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74],而归直于秦?

        注释

        [71]设九宾:古代举行朝会大典用的极隆重的礼节。

        [72]草芥:比喻轻贱,引申以指轻微纤细的事物。

        [73]绐(dài):欺骗,欺诈。

        [74]舍人:指蔺相如的门客。

        译文

        秦王既然按照地图明确告知将那些城池送给赵国,又设了九宾的大礼,斋戒之后准备接受和氏璧,那形势明摆着不得不交出十五城了。如果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又不给城,相如就可以上前去质问他:“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肯给十五城的。和氏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璧吗?那十五座城却是秦国的宝地。现在如果大王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这十五座城,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认为您把他们如草芥一般抛弃。如果大王不给城而骗取赵王的和氏璧,为了一块璧而失信于天下,那么我请求死在这里,以死表明大王不守信用的事实。”这样,秦王不一定不归还和氏璧。而当时为什么要让人携璧逃回去而让秦国理直气壮呢?

        原文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75],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76],则愈出而愈妙于用[77];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注释

        [75]僇:同“戮”,杀戮。市:市口,市集,指人众汇集的地方。古代处决犯人都在集市。

        [76]劲:强,有顽强坚决之意。柔:安抚,这里有忍让、团结之意。

        [77]愈出而愈妙于用:计策越来越巧妙高明。

        译文

        当时,秦国还不想和赵国绝交啊。如果秦王发了怒,就当众杀死蔺相如,并派武安君带领十万大军进攻邯郸,叫赵王交出璧并谴责赵王的失信,那么,秦国打一次胜仗就可使相如灭族,打两次胜仗,和氏璧就会落入秦国人之手!所以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够保全那块璧,的确是天意啊!他在渑池会上对秦国采取顽强坚决的态度,对廉颇又采取忍让团结的态度,计策也越来越显得高明了。他之所以能够保护赵国,的确是上天在曲意成全他啊!

        评析

        文章开篇便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接着巧妙运用实例辩驳之法分析蔺相如完璧归赵之不妥之处。

        首先作者从当时的形势开始分析。他从情理两方面剖析秦、赵两国的外交,摆出事实,指出秦国的目的只在于威胁、恐吓诈取赵国的和氏璧,尚未处心积虑以璧为借口一举吞并赵国。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这一历史事件中,表现出的胆识、智慧、气度,实在令人钦佩,因而被历代的人们传扬赞颂。但是,作者却提出蔺相如让舍人带璧逃归赵国的做法不明智,因为这“归直于秦”,使秦国占了理,实为不妥当。最后作者又分析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自己的生命,而和氏璧和赵国也得以保全,全部都是侥幸。

《古文观止·获麟解》译文与赏析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读音wu四声,同‘啎’又或是

       其错别字‘牾’,二声。倒。即难产。古人另外还有两种解释,一是睡着了生的;还一种是说生出来眼睛睁开的。),遂

       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於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读音guo二声)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

       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

       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

       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字子封,郑过的大夫)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

       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同‘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於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读音wei四声,给)之。”公曰:“

       尔有母遗,繄(读音yi一声,语助词)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

       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翻译:当初,郑武公在申国取妻,名叫武姜(武公妻姜氏)。生了庄公和共叔段。生庄公是难产,惊吓了姜氏,所以取

       名叫寤生,(武姜)于是讨厌他。喜爱共叔段,希望立他(为太子)。就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同意。

       等到庄公即位,(武姜)为他(共叔段)请求封地制(地名)。庄公说:“制,岩石险地,虢叔(东虢国国君,被郑帝

       所灭)死的地方,其他的邑惟命是听。”请求京(地名),让他占有了它,称他(共叔段)为京城大叔。祭仲说:“(邑的)

       都城超过百丈城墙,是国家的祸害啊。先王的制度:大邑的都城不过是国家的三分之一,中邑的都城五分之一,小邑九分之一。

       如今京不合法度,不是按制度做啊,君王你将很难堪的。”庄公说:“姜氏想要它,如何回避(推却)得了啊?”(祭仲)回

       答道:“姜氏那有厌足的?不如早对他的领地做些事(加以约束),不要让他(的势力)滋长蔓延,蔓延了就很难对付啦。蔓

       草都无法清除,何况是君王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您姑且等着吧。”

       二○○五年二月二日晚

       接着大叔(共叔段)将西鄙、北鄙两地(的首领)收(买)于自己(麾下)。公子吕(对庄公)说:“国家不堪有两

       主,君王将怎么做?(如果)想(把大权)给他,我请求让我去为他效力;如果不给他(大权),就请除掉他。不要使民心变

       了。”庄公说:“不需要,我自己会想到(办法的)。”大叔又将两地收了作为自己的封地。(地界都)到了禀延(地名)。

       子封(公子吕)说:“够了,(共叔段)富了将得到众人的拥戴的。”庄公说:“不义无礼,富有了将崩溃。”

       二○○五年二月三日晚

       大叔(共叔段)修筑(城墙)聚集(人力),整治军队,准备战车,将要袭击郑庄公。夫人(武姜)准备在左翼策应他。

       庄公知道了他(共叔段)(袭击)的时间,说:“可以啦!”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征伐京城。京城的部队背叛大叔段,段

       逃进了邑地鄢,庄公到鄢讨伐他。五月廿三(我本不知道是几日,谢谢武汉的kidd),大叔段出鄢逃奔共城。

       史书说:“郑伯(庄公)在鄢战胜段。”段不守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弟。如同两位君王,所以说战胜:称郑庄公为伯

       (长兄意),讥讽(庄公)没有教导(弟弟)啊。说这就是郑庄公的目的(除掉弟弟),不说出逃[以后的事(:共叔段被逼自

       刎。)],(是)责难他(庄公)啊。

       于是让姜氏住在(应该算软禁吧)颖城,并且对她发誓道:“不到黄泉,不相见!”不久就后悔(发了那誓)。颖有个

       名叫考叔的人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听说了这事,(就假借)有东西献给庄公,庄公赐他食物,(他)吃的时候舍下肉不吃。

       庄公问他(为什么),回答说:“小人有母亲,一直是吃小人的食物,没吃过君王的食物,请允许我留给她。”庄公说:“你

       有母亲可以给,惟独我没有啊!”颖考叔说:“敢问(您这是)怎么说啊?”庄公告诉他原因,并告诉他后悔的意思。(颖考

       叔)回答说:“君王有什么好犯难的啊?如果挖地挖到泉水,在隧道中相见,那谁说不行啊?”庄公听从了他的办法。庄公进

       入时作赋道:“隧道之中,其乐也融融!”姜氏出隧道时作赋道:“隧道之外,其乐也舒畅。”于是(他们)像当初一样成为

       母子。

       君子道:“颖考叔,纯孝啊,爱他的母亲,影响到庄公。《诗经》说:‘孝子的孝心不会穷尽,它永远赐福给你等,’

       那就是说这样的事啊。”

古文观止-郑伯克段于鄢

        获麟解

        获麟解

        唐·韩愈

        题解

        获麟,相传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在西部大野狩猎,叔孙氏的御者子鉏商获麒麟,以为不祥。作者在文中通过对麒麟的述说,委婉地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人才不被赏识和理解的感慨,以及对圣明之主的幻想。

       

        原文

        麟之为灵,昭昭也[126]。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127]。其为形也不类[128],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注释

        [126]昭昭:知道,明白的意思。

        [127]恒:常。

        [128]不类:不好归类,不伦不类。

        译文

        麒麟是灵兽,这是众人皆知的事。《诗经》里有歌颂,《春秋》里有记载,它还间或出现在各种传记和百家之书中。即使是妇女和小孩,也都知道它是吉祥的象征。但是,麒麟作为一种动物,不能在家里畜养,世上也不常见。麒麟的外形也不同于其他动物,不像马、狗、猪、豺狼、麋鹿那样好归类。既然这样,即使有麒麟出现,也不知道它就是麒麟。

        原文

        角者吾知其为牛也,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为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129]。

        注释

        [129]宜:应该,可以。

        译文

        看到长角的,就以为它是牛,看到颈上长毛的,就以为它是马。看到像狗、猪、豺狼、麋鹿的,就以为它是狗、猪、豺狼、麋鹿。唯有麒麟我不能辨识,因为不能辨识,所以看见麒麟时把它视为不祥之物也是可以的。

        原文

        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之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译文

        尽管如此,麒麟的出现,必定有圣人在位掌权,麒麟是为圣人而出现的。圣人是一定能够辨识麒麟的。这样看来,麒麟果真不是不祥之物啊。有人说:麒麟之所以是麒麟,是因为它的德行而不是外形。如果麒麟出现在圣人不在的时候,那么麒麟被视为不祥之物也是可以的。

        评析

        文章借“不祥”二字,开篇就点明麒麟是吉祥的象征,肯定了麒麟的存在;接着写麒麟不同于其他动物,若不被辨识就会被视为“不祥”;然后写麒麟之所以为麒麟,是依靠其德行而非形貌,更让人难以辨识,也更易被视为“不祥”。

        本文名为写麒麟,实则自喻,着重说明麒麟出不逢时,不为世俗所辨识、认同。暗喻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同时也反映了杰出人才非但得不到赏识反而遭受歧视,含蓄地表达出自己无可奈何的辛酸与悲愤。

《古文观止·司马错论伐蜀》译文与赏析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译文:当初郑武公娶申国的女子,名叫武姜,生了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姜氏惊吓到,所以取名寤生,也因此而讨厌庄公。 武姜喜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己邑也。 虢叔死焉,它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译文:到了庄公即位,武姜为共叔段请求制地为封邑。 庄公说:「制地,乃险要之邑城,虢叔就是死在那里。 其他的邑城,我一定从命。」 武姜请求京地。 于是庄公把京地封给共叔段,称共叔段为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中,五之一; 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文:祭仲说:「都城超过三百丈,是国家的祸害。 依先王的制度,大都不超过国城的三分之一,中都不超过五分之一,小都不超过九分之一。 今京城超出法度,不合先王的制度,君王将无法承受。」 庄公说:「是姜氏想这样。 我该如何避害呢?」 祭仲回答说:「姜氏哪里会满足! 不如早做安排,使他无所蔓延。 一旦蔓延,就难应付了。 蔓草都很难铲除,何况是君王所宠爱的弟弟呢?」 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取灭亡,你等着瞧吧!」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 君将若之何?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译文:没多久大叔命令西鄙、北鄙两地同时也要接受他的管辖。 公子吕说:「一国不能忍受二君,君王将有什麽打算呢? 如果要让位给大叔,臣就请求去事奉他。 如果不让,那么就请除掉他,别使人民有二心。」 庄公说:「不必,他将自取其祸的。」 大叔又进一步把两地据为己有,并且扩大到廪延。 子封说:「可以下手了,再扩大下去,他将得到民心。」 庄公说:「不义不亲,扩大将会崩溃。」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译文:大叔修城郭、积粮食,整顿军备,准备步卒、兵车,打算偷袭郑国; 武姜也预备开城门做内应。 庄公得知进兵的日期,说:「可以了。」 于是命子封率领两百辆兵车讨伐京城,京城的人民背叛大叔段。 段退走到鄢,庄公又进兵伐鄢。 五月辛丑,大叔逃到共国。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 如二君,故曰克。 称郑伯,讥失教也。 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译文:《春秋》书上记载:「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敬兄长,所以不称弟。 如同二国之君,所以称克。 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有失教诲,这是符合郑国人民的意思。 不说出奔,实是难以下笔。

        遂癧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译文:于是庄公把姜氏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不久却又后悔了。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 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 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公从之。

        译文:颍考叔是颍谷的封人,听闻到这件事。 藉着进献贡物去见庄公,庄公赐他食物。 他把肉放在一边不吃,庄公问他,他回答说:「小人家有母亲,尝过小人所有的食物,没有尝过君王所赐的肉羹,请让小人把肉羹带回去给母亲吃。」 庄公说:「你有母亲可赠送,独我没有。」 颍考叔说:「敢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庄公告诉他原故,并且表示后悔。 颍考叔回答说:「君王有何好忧虑的呢? 如果掘地见泉,在地道中相见,有谁敢说不对呢?」 庄公就照他的话做了。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

        译文:庄公进入地道,赋诗说:「大地道中,其乐也融融。」 武姜走出地道,赋诗说:「大地道外,其情也和乐。」 于是母子和好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译文:君子说:「颍考叔真是大孝啊! 爱自己的母亲,又影响到庄公。 《诗经》说:『孝子心无匮乏,永远赐福你的族类。』 说的正是这种情况吧。」

《古文观止·谏太宗十思疏》译文与赏析

        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论伐蜀

        《战国策·秦策一》

        题解

        公元前316年,巴蜀相攻,均求救于秦。秦王想利用蜀有内乱之机,兴兵伐蜀。恰在此时,韩国入侵秦地,在攻韩还是伐蜀的问题上,秦王举棋不定,遂召集群臣商议。秦国大将司马错主张伐蜀,而张仪主张攻韩,秦王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一举灭蜀,为秦国的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1]。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注释

        [1]司马错:战国时秦将,秦惠王更元九年率军克蜀。张仪:战国时魏国人,着名纵横家。

        译文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司马错主张讨伐蜀国,张仪说:“不如讨伐韩国。”秦惠王说:“我愿意听听你们各自的见解。”

        原文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2],塞轘辕、缑氏之口[3],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注释

        [2]三川:古郡名,战国时韩宣王置,因境内有黄河、伊水、洛水三水而得名。

        [3]轘(huán)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山路险阻。

        译文

        张仪回答说:“我们应先亲近魏、楚两国,然后出兵三川,堵住轘辕、缑氏两个出口,挡住屯留的险道,让魏国断绝通往南阳之路,楚国出兵南郑,我军则攻击新城和宜阳,逼近东西两周的郊外,声讨周君的罪过,从而趁机削弱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必会献出九鼎传国宝器。

        原文

        据九鼎,按图籍[4],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5],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6],去王业远矣。”

        注释

        [4]按图籍:按,查点。图,地图。籍,钱粮账簿。

        [5]弊:疲惫,这里做动词用。

        [6]顾:却,反而。

        译文

        “我们可以凭借九鼎,掌握地图和钱粮账簿,威逼周天子,以天子名义号令天下,没有谁敢不从,这才是统治天下的大业啊。如今的蜀国,只是西边一个偏僻的国家,是戎狄聚集之地,讨伐蜀国会使我们的士兵疲惫,百姓劳苦,不足以成就威名;得到了那里的土地,也说不上有多少利益。我听说有这样一句话:‘要争威名的到朝廷上争,要争利益的到市场上争。’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争取威名之地,而大王却不去争夺,反而回头去争夺戎狄之地,这与建立帝王大业太远了。”

        原文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7],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

        注释

        [7]资:有利条件。

        译文

        司马错说:“不对。我听说有这样一句话:‘要使国家富裕,就必须扩大他的土地,要使军队强大,就必须让他的百姓富足,要想称王业,就必须普遍施行德政。这三个条件具备了,也就可以称王于天下了。’现在秦国土地狭小、百姓贫困,所以我希望先从容易办的事情做起。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是戎狄聚集之地,而且像桀纣一样混乱。用秦国的军队去攻打它,就如同让豺狼追逐羊群一样容易。夺取了它的土地,就能够扩大秦国的土地,得到它的财产,才能够使百姓富足,用兵又不伤害百姓,就会使蜀国顺从降服了。因此,夺取了一个蜀国,而天下人并不认为我们横暴;获得了蜀国的财物,诸侯国也不会认为我们贪婪。这样我们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又能得到制止暴乱的好名声。

        原文

        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8]: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9]。”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注释

        [8]谒:禀告,陈说。

        [9]完:妥当,万全之意。

        译文

        如果我们现在去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劫持周天子会落得罪恶的名声,而且未必有利可图,还要承担不义之名。进攻天下人都不敢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啊!请让我讲明其中的缘由:周王室,现在还是天下的宗室;韩国,是周国的友邦之国。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国自己知道要失去三川,那么周、韩两国一定会齐心协力,依靠齐国和赵国,同时向楚、魏两国求援,以解除危机。周朝如果将九鼎送给楚国,韩国如果将土地送给魏国,对此您是无法能阻止的。这就是我所说的攻打韩国的危险,其远不如攻打蜀国那样万无一失。”梁惠王听后说:“说得对!我听从您的意见。”

        原文

        卒起兵伐蜀[10],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注释

        [10]卒:终于。

        译文

        最后,秦国起兵进攻蜀国,花了近十个月时间夺取了蜀国,然后攻克了蜀国,将蜀国的君主改称为侯,并派陈庄去辅佐蜀侯。蜀国归附秦国以后,秦国日益富裕强大,也就更加看不起诸侯各国了。

        评析

        本文记叙了战国时秦国关于外交军事的一场论争,围绕如何成就秦国霸业,究竟应该“伐韩”、“伐蜀”展开的争辩。

        张仪主张伐韩,先陈述伐韩之利,至此一战便可称霸天下。接着又陈述伐蜀之弊。胜不足以成名,取不足以获利,无名无利,且劳师动众。作为秦相,心气颇高,极有胆识,他的主张慷慨激昂,但只是主观唯心的空想。

        而司马错主张伐蜀,先驳斥张仪对伐蜀之弊的分析,接着明确指出成就霸业的三个必备条件:地广、民富、德博,最后又有利有弊地陈述了伐韩之弊。他处事小心谨慎,从实际出发,立论坚实,提出积极稳妥的办法,既能发展壮大自己,又能在舆论上站住脚。

        作者用生花妙笔描写了张仪与司马错两人的精彩论战,为我们刻画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政治家形象。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徵

        题解

        魏徵,字玄成,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以敢于“犯颜直谏”着称,先后共向唐太宗陈事200多次,深受太宗皇帝的器重。唐太宗年轻时跟随父亲打天下,艰苦创业,随着功业日隆,日渐追求享乐,大建庙宇宫殿,在民间广搜珍宝,劳民伤财。魏徵对此十分担忧,多次上书劝谏,规劝唐太宗不忘隋朝灭亡的教训,修德图强。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69];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70],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71],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注释

        [69]浚:疏通水道。

        [70]神器:老子称天下为神器,指帝位。

        [71]域中之大:天地间的重要位置。域中,天地间。

        译文

        我听说,要想使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要想使水流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想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累道德和仁义。没疏通水源却希望水流能够长远,根不稳固却希望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厚实却希望国家安定,我虽然是极其愚蠢的人,但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是英明智慧的人呢?君主承担帝王的重任,身处天下最高的地位,如果不能居安思危,戒除奢侈,厉行节俭,这就如同砍断树根想使树木茂盛,堵塞源泉想使泉水流得长远啊。

        原文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72],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73],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74],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75],所宜深慎。

        注释

        [72]景命:上天授予帝王君位的大命。景,明、大。

        [73]殷忧:深重的忧患。殷:深。

        [74]董:监督。

        [75]载舟覆舟:比喻统治者和人民的关系如舟与水,水能载舟,也能颠覆之。

        译文

        但凡古代的帝王,承受了上天的重大使命,具有良好开端的确实很多,但能贯彻到底的实在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巩固天下困难的缘故吗?也许是他们在创业的时候遇到深重的忧患,一定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得到天下之后,便放纵自己的意志傲视他人。竭尽诚心,就是吴、越这样的仇人也会团结一致;傲视他人,就是亲人也会视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虽然可以用严刑来责罚他们,用威势来震慑他们,但最终仍然是只图免除刑罚,而心里却不会怀念仁德,他们表面上恭敬但内心并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百姓的力量。百姓像水,百姓像船,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颠覆船,这是应当特别谨慎对待的啊。

        原文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76];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77],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78]。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注释

        [76]牧:这里指修养。

        [77]简:选择。

        [78]垂拱而治:垂衣拱手,形容无为而治。

        译文

        假如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想到以知足之心来警戒自己;想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以适可而止来安定民心;身居高们时,就想到应该谦虚平和以加强自我修养;害怕自己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居于百川之下;喜欢打猎游玩,就想到君王一年最多三次打猎的规定;担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必须始终谨慎;忧虑自己受蒙蔽,就想到要虚心采纳臣下的建议;害怕谗言奸邪,就想到要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恩于他人时,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错误地奖赏;施行刑罚时,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之恼而滥施刑罚。要完全做到上面的十个方面,弘扬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加以任用,选择好的意见加以听从,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会使出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献出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一起努力,君主就可以拱手而治。何必一定要君主劳神费心,代替百官的职事而劳动自己呢?

        评析

        本文是魏徵为规劝唐太宗所上的奏疏,谏疏的目的是希望人君接受自己的建议,为保唐王朝的长治久安。

        文章开篇就用“固根本”、“浚泉源”作比喻,然后逐渐过渡到“居安思危”上来,分析统治者在初期能励精图治,晚年却功败垂成的历史现象,总结其原因是不能“竭诚以待下”。

        进而提醒太宗要“戒奢以俭”,并提出了从十个方面要注意的问题,即要做到“十思”,指出君王在政治上要慎始善终,礼贤下士;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生活上要崇尚节俭。同时也反映了谏臣的刚正不阿的个性和政治家深邃独到的眼光。

        魏徵的谏疏有理有据,他以浅显的比喻衬出中心论题,将比喻作为一种推力手段,以达到生动、直观的效果,从而使本文的说服力大大增强。尤其是“十思”,犹如格言警句,令人刻骨铭心。

       好了,今天关于“古文观止全文及译文”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古文观止全文及译文”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