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欣赏 诗词欣赏

闻雁韦应物拼音版_闻雁 韦应物拼音版

zmhk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闻雁韦应物拼音版_闻雁 韦应物拼音版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闻雁韦应物拼音版”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1.秋风引唐刘禹锡古诗带拼音2.古代诗文中雁和燕

闻雁韦应物拼音版_闻雁 韦应物拼音版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闻雁韦应物拼音版”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秋风引唐刘禹锡古诗带拼音

2.古代诗文中雁和燕两个字的不同

3.关于雁的七言诗句

4.韦应物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5.关于雁去的古诗句

6.李白写雁的诗句

闻雁韦应物拼音版_闻雁 韦应物拼音版

秋风引唐刘禹锡古诗带拼音

       秋风引唐刘禹锡古诗带拼音如下:

       qiū fēng yǐn

       秋 风 引

       táng dài:yǔ xī

       唐 代:宇 锡

       hé chù qiū fēng zhì ?

       何 处 秋 风 至 ?

       xiāo xiāo sòng yàn qún 。

       萧 萧 送 雁 群 。

       zhāo lái rù tíng shù ,

       朝 来 入 庭 树 ,

       gū kè zuì xiān wén 。

       孤 客 最 先 闻 。

作品赏析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思。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如果进一步推寻它的弦外之音,这一问,可能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当然,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这样,就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

       前两句诗,合起来看,可能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但是,诗无定法,不能执一而论。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古代诗文中雁和燕两个字的不同

       1. 关于余光中的乡愁的诗句古诗

        关于余光中的乡愁的诗句古诗 1.关于乡愁的诗句古诗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9、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1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1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宋之问《渡汉江》1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17、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18、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望月有感》19、夜来幽梦忽还乡。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2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 于谦《观书》21、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王绩《野望》2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张籍《秋思》2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6、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杂诗三首》27、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8、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2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30、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1、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32、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 张九龄《西江夜行》33、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 夏完淳《别云间》34、墙里秋千墙外道。

        —— 苏轼《蝶恋花·春景》35、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36、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 马戴《灞上秋居》37、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 韦应物《闻雁》38、壮年听雨客舟中。

        —— 蒋捷《虞美人·听雨》39、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 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40、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 武元衡《春兴》41、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 宋之问《渡汉江》42、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李白《关山月》43、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44、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45、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 贾岛《题诗后》46、无情对面是山河。

        —— 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47、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48、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 卢纶《长安春望》49、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薛道衡《人日思归》5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51、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杜甫《绝句二首》52、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53、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 夏完淳《别云间》54、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苏轼《蝶恋花·春景》55、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 曹丕《燕歌行》56、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 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57、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 杜甫《江汉》58、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59、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 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60、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61、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 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62、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63、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刘邦《大风歌》64、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65、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2.余光中的乡愁诗句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3.急需余光中写的有关乡愁的诗

        诗歌评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

        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美点追踪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

        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

        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

        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

        《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

        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

        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4.余光中描写乡愁的诗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相信很多人知道这首诗歌及作者。这首诗传诵了几十年,余光中老人也年近八旬了。余光中及其诗歌散文等在当代中文领域的影响力是震撼人心的。

        本人认为《乡愁》这首诗,虽然简洁易懂,但蕴涵了游子极大的人生真情,虽然直观通俗,却让人热血沸腾。

        这首诗歌在几十年的反复传诵过程中,吸引了很多著名作曲家,“大陆老民歌王”王洛宾,“台湾民歌只父”杨弦等等都曾为《乡愁》谱曲。可惜至今各种歌曲版本的《乡愁》都没传唱开来。人们依然接受着诗歌朗诵版的《乡愁》,可见其独特魅力。

        “欲记其事可用散文,欲传其情可以写诗”。被誉为“诗文双绝”的余光中最近参加了第三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他把诗歌和散文比喻成两只眼睛,只用一只眼睛的话就看不完整。

        5.关于”乡愁”的诗句

        有关乡愁的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6.余光中的“乡愁”全诗

        全诗: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乡愁 余光中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创作背景: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赏析: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7.有关乡愁的古诗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卞之琳

        在这座古城的静夜里,

        听到了在故乡听过的明笛,

        虽说是千山万水的相隔罢,

        却也有同样忧伤的歌唱。

        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

        却并非久别的父和母,

        只是故园旁边的小池塘,

        萧风中,池塘两岸的芦与荻 。

        <&lt;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放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余光中关于乡愁诗歌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四韵》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关于雁的七言诗句

       我们在阅读古代诗文时常会见到“燕”和“雁”两个字,二者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别。

       燕和雁都是随着季节冷暖,南北迁徙的鸟类,冬去春来,它们按时往返,给人以诚信之感;雁和燕都是众多鸟类中相对温和的动物,形状、羽色上是这样,鸣叫声也是如此,这和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雅是相符的;雁在秋日高空成队飞翔时,队形一丝不苟,衬以秋日肃杀气氛,愈显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壮美;燕子,特别是家燕,一般不轻易改换做巢地点,给人感觉如守约的老朋友;还是燕子,在人家里做巢,在人眼皮下面生活,雄雌之间的卿卿我我,成年鸟对幼鸟的关爱,莫不与人类似。正是雁和燕自身本能的表露,暗合了人的悲欢离合与亲情友情,所以自古以来人类赋予它们特别的关注和寄托,构成中国古诗词中极重要的吟咏对象。

       燕有两个读音,一个念yān;一个念yàn。

       读yàn时,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一、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妍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二、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晏殊在《浣溪沙》写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燕子的去来意味着春秋的更迭,年华消逝,岁月不居,更加深了词人对往事的回忆和思念,“独”字道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四、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五、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读yān时,通常做地名,战国时燕是七雄之一,古燕国即现在河北一带,也称“燕赵”之地。燕然山这个地名经常出现在描写戍边的诗歌或边塞诗中。比如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汁”;王维《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花燕然”;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雁,在历史悠久的华夏之邦,古人赋予雁许多人格化的象征意义,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

       一、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异”字领起全文,写出边疆秋来,景色与家乡苏州的差异,从而引起了世人对故乡的思念。雁朝衡阳飞去了,而诗人却只能长留边疆苦思家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夜晚因思念家乡而难以入睡。毕竟这么多年了,雁儿都回南方去了,自己什么时候能像雁儿样回归呢?这种意象还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二、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如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写此诗时,诗人带着家人离开成都,滞留夔州。晚年多病,朋友失散零落,处境艰难,心里充满痛苦心情。自己就像这只孤雁一样,离群落单,和家人离开故地,与友人分散。诗人通过描写孤雁和那念群的叫声,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这种意象还有: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韦应物《闻雁》中“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等。

       由于大雁入秋南徙,因此雁是秋景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比如:韦应物《闻雁》中“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等等。

       也有以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韦应物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1.关于雁的诗句大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纱》春恨词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2.关于雁的诗句古诗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3.关于"雁"的诗句

        有这样做作业的么?画个圈圈诅咒你~ 归雁 唐鲍溶 南国春早暖,渚蒲正月生。

        东风吹雁心,上下和乐声。 绕水半空去,拂云偕相迎。

        如防失群怨,预有侵夜惊。 渺邈天外影,支离塞中莺。

        自顾摧颓羽,偏感南北情。 乍甘烟雾劳,不顾龙沙荣。

        虽乐未归意,终不能自鸣。 喜去春月满,归来秋风清。

        啼余碧窗梦,望断阴山行。 不及瑶台燕,寄身金宫楹。

        孤雁 唐储嗣宗 孤雁暮飞急,萧萧天地秋。关河正黄叶,消息断青楼。

        湘渚烟波远,骊山风雨愁。此时万里道,魂梦绕沧洲。

        秋雁 唐褚亮 日暮霜风急,羽翮转难任。为有传书意,翩翩入上林。

        泊雁 唐戴叔伦 泊雁鸣深渚,收霞落晚川。柝随风敛阵,楼映月低弦。

        漠漠汀帆转,幽幽岸火然。壑危通细路,沟曲绕平田。

        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闻雁 唐杜牧 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 惊起向何处?高飞极海涯。

        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犹赊。 归梦当时断,参差欲到家。

        早雁 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白雁 唐李建勋 东溪一白雁,毛羽何皎洁。 薄暮浴清波,斜阳共明灭。

        差池失群久,幽独依人切。 旅食赖菰蒲,单栖怯霜雪。

        边风昨夜起,顾影空哀咽。 不及墙上乌,相将绕双阙。

        咏雁 唐李远 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

        碧海魂应断,红楼信自稀。不知矰缴外,留得几行归。

        归雁 唐孟贯 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

        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

        归雁 唐齐己 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苹风。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

        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雁 唐郑谷 八月悲风九月霜,蓼花红淡苇条黄。 石头城下波摇影,星子湾西云间行。

        惊散渔家吹短笛,失群征戍锁残阳。 故乡闻尔亦惆怅,何况扁舟非故乡?。

4.关于雁的诗句大全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二首》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王维《使至塞上》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 韦应物《闻雁》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举头忽见衡阳雁。 —— 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温庭筠《商山早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刘彻《秋风辞》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杜甫《月夜忆舍弟》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 杜甫《天末怀李白》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 曹操《蒿里行》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 温庭筠《瑶瑟怨》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 刘禹锡《秋风引》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 杜甫《孤雁 》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 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 杜甫《孤雁 》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 李商隐《春雨》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 韦应物《闻雁》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 赵嘏《长安晚秋 》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雁不到、书成谁与。 —— 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 —— 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5.关于写雁 的诗句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纱》春恨词

       

关于雁去的古诗句

       《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译文: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闻雁》

       唐代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译文:故园远隔云山究竟在何处?归思悠长上心头情满胸怀。淮南秋雨绵绵的漫漫长夜,高斋独坐听雁声阵阵传来。

李白写雁的诗句

       1. 关于雁的古诗句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纱》春恨词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2. 关于"雁"的古诗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元好问(西元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金代秀容县人氏(即今之山西省忻州市),七岁能诗。

        宣宗贞佑年中,蒙古挥军南侵,元好问为避兵祸南下,居福山县(今河南省宣阳县西六十里)。三十二岁进士及第,时为兴定五年,后金亡不出仕,自号遗山真隐。

        与李治、张德辉友善,时号龙山三友。 [题解] 这首词作于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当时元好问年仅十六岁。

        在赴并州(今山西太原)应试途中,他被一只大雁殉情的事深深感动。他买雁葬于汾水旁,并写了这首词。

        后又据[摸鱼儿]词调加工改定。词作高度赞美了大雁殉情之可贵,谱写了一曲坚贞爱情的颂歌。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

        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写之。 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别离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大雁的生死至情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他将自己的震惊、同情、感动,化为有力的诘问,问自己、问世人、问苍天,究竟“情是何物”?起句陡然发问似雷霆万钧,破空而来;如熔岩沸腾,奔涌而出。正如后来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所说:“情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复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情至极处,具有起死回生的力量。情是何物,竟至于要生死相许?作者的诘问引起读者深深的思索,引发出对世间生死不渝真情的热情讴歌。

        在“生死相许”之前加上“ 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之奇伟。 词的开篇用问句,突如其来,先声夺人,犹如盘马弯弓,为下文描写雁的殉情蓄足了笔势,也使大雁殉情的内在意义得以升华。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这二句写雁的感人生活情景。大雁秋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双宿双飞。

        作者称他们为 “双飞客”,赋予它们的比翼双飞以世间夫妻相爱的理想色彩。“天南地北” 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 从时间着墨,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了大雁的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

        欢乐趣,别离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是中:于此,在这里面。这几句是说大雁长期以来共同生活,既是团聚的快乐,也有离别的酸楚,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形成了难以割舍的一往深情。

        长期以来,这对“双飞客”早已心心相印,痴情热爱,矢志不渝。“痴儿女”三字包含着词人的哀婉与同情,也使人联想到人世间更有许多真心相爱的痴情男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君:指殉情的大雁。

        这四句是对大雁殉情前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揣摩描写。当网罗惊破双栖梦之后,作者认为孤雁心中必然会进行生与死、殉情与偷生的矛盾斗争。

        但这种犹豫与抉择的过程并未影响大雁殉情的挚诚。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雁深入思索后的理性抉择,从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自己形孤影单,前路渺茫,失去一生的至爱,即使荀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痛下决心, “自投于地而死”。

        “万里”、“千山”写征途之遥远,“层云”、“暮雪”状前景之艰难。此四句用烘托的手法,揭示了大雁心理活动的轨迹,交待了殉情的深层原因。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这几句借助对历史盛迹的追忆与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了大雁殉情的不朽意义。

        “横汾路”指当年汉武帝巡幸处。“寂寞当年箫鼓”是倒装句,即当年箫鼓寂寞。

        楚:即从莽,平楚就是平林。这几句说的是,在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帝王游幸欢乐的地方,可是现在已经一片荒凉,平林漠漠,荒烟如织。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曾率文武百官至汾水边巡祭后土,武帝做《秋风辞》,其中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之句,可见当时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鸣谷应,何等热闹。而今天却是四处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景象。

        古与今,盛与衰,喧嚣与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几句中,词人用当年武帝巡幸,炫赫一时,转瞬间烟消云散,反衬了真情的万古长存。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些,句未象声词。《楚辞.招魂》句尾均用“些”字,所以称“楚些”。

        这句意思是 武帝已死,招魂无济于事。山鬼自啼风雨——《楚辞.九歌》中有《山鬼》篇,描写山中女神失恋的悲哀。

        这里说的是山鬼枉自悲啼,而死者已矣。以上两句借《楚辞。

3. 有关雁的诗句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纱》春恨词

4. 有关雁的诗句 全诗

        有关“雁”的诗句或诗有:

        1.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杜甫《孤雁》

        2.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3.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 —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4.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5. 雁帖寒云次第,向南犹自怨归迟。— —纳兰性德《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

        6.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 —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1、杜甫《孤雁》

        7. 原诗如下: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8. 译文:

        一只离群孤雁,不想饮水,不肯进食,只是低飞哀叫,思念追寻它的同伴。

        雁群消失在云海之间,谁来怜惜着天际孤雁?

        放眼望尽天涯,好像看到同伴身影;哀鸣响震山谷,好像听到同伴的声音。

        野鸦不解孤雁心情,只顾自己鸣噪不停。

        2、韦应物《闻雁》

        9. 原诗如下: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0. 译文:

        故园远隔云山究竟在何处?归思悠长上心头情满胸怀。

        淮南秋雨绵绵的漫漫长夜,高斋独坐听雁声阵阵传来。

        3、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11. 原诗如下: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12. 译文:

        远行的大雁向南飞翔,风雨中与雁群失散。饥渴辛苦的大雁双翅无力地下垂,只好独宿于清冷的河中小洲。

        沙鹞和白鹭苦于难以亲近,时刻担心被弓箭射杀。茫茫云海中找不到归宿,有谁来听鸿雁的声声哀号。

        4、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原诗如下: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译文 :

        我被流放到万里之外、土地荒芜的南方,路途中看到三春时的大雁正朝北飞去。不知道到哪年哪月,我才能与你们一道回到北方?

        5、纳兰性德《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

        原诗如下:

        雁帖寒云次第,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译文:

        秋风正浓,大雁迫不及待,匆促南飞,惟恐落后。而自己有家难回,犹白骑着瘦马,一年又一年,迤逦在古道之上,让西风扑面而来。

        离人杳无踪迹,佳人愁思依依,再无心情寻芳弄草,整日待在深闺中,任凭月落乌啼。无聊之极,随手闲拂窗前月光,想起这月光也正落在离人身上。

        6、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13. 原诗如下: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14. 译文:

        人离去后西楼就变得空空如也,鸿雁也早已经飞往远方而渺无踪影。与旧日朋友畅叙别离之情也只能在那虚幻的梦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桥上,倾述着分别以后的彼此的相思与深情。话还没有说完,却被窗外鸟儿的啼声惊醒了。只见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刚刚拂晓,楚山迷蒙不清。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夹杂着蟋蟀的哀鸣,仿佛织布机梭在来往穿行,织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满头白发。这种凄清艰苦的境况,即使我告诉伊人,恐怕也难以体会到我现在的心情。我遥望京师,独自一人对着一盏荧荧秋灯,怎能不百愁俱生,那丝丝白发,怎能不再添几茎?

5. 带有“雁”字的古诗句

        唐]韦应物的《闻雁》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赏析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

        首夏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

        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不免要触动远宦者的归思。韦应物家居长安,和滁州相隔两千余里。

        即使白天登楼引领遥望,也会有云山阻隔、归路迢递之感;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处了。故园的眇远,本来就和归思的悠长构成正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就更使这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

        一、二两句,上句以设问起,下句出以慨叹,言外自含无限低徊怅惘之情。“方”字透出归思正殷,为三、四高斋闻雁作势。

        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难以为怀了。

        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给读者自己去涵咏玩索。“归思后乃说闻雁,其情自深。

        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沈德潜《高诗别裁》) 光从文字看,似乎诗中所抒写的不过是远宦思乡之情。

        但渗透在全诗中的萧瑟凄清情调和充溢在全诗中的秋声秋意,却使读者隐隐约约感到在这“归思”、“闻雁”的背后还隐现着时代乱离的面影,蕴含着诗人对时代社会的感受。 沈德潜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说诗晬语》)。

        古澹,确是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从这首《闻雁》可以看出,他是在保持绝句“意当含蓄,语务舂容”的特点的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古诗的句格、语言与表现手法,以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

        诗句之间,避免过大的跳跃,语言也力求朴质自然而避免雕琢刻削,一、二两句还杂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这种风格,与白居易一派以浅易的语言抒写日常生活情趣(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判然属于两途。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赏析 这是一只被囚的鹤,它的品格和仪表与众不同(鹤立鸡群),不会像鸬鹚那样侍奉权贵,也不会像鹦鹉那样讨好别人。鹤的鸣声美。

        汉以后,诗文中常以“鸣鹤”或“鹤鸣”喻君子。本诗借物抒怀,以囚鹤自喻,一个“怅”字,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当时诗人被贬江州司马,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伤感的诗渐多 。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 赏析 燕子秋去春来,巢于檐下,民间视为吉祥物。

        “寻常百姓家”即借鉴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主人也“不下旧时帘”,热情的迎接燕子的归来。

        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

        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6. 有关雁的诗句 全诗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二首》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王维《使至塞上》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鸿雁在云鱼在水。

        ——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 杜甫《孤雁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薛道衡《人日思归》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 韦应物《闻雁》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举头忽见衡阳雁。

        —— 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温庭筠《商山早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刘彻《秋风辞》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杜甫《月夜忆舍弟》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 杜甫《孤雁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 李商隐《春雨》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 韦应物《闻雁》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 赵嘏《长安晚秋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 杜甫《天末怀李白》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 曹操《蒿里行》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 温庭筠《瑶瑟怨》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 刘禹锡《秋风引》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 杜甫《孤雁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 韦承庆《南中咏雁诗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 王勃《蜀中九日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 欧阳修《戏答元珍》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 黄庭坚《寄黄几复》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 李颀《古从军行》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雁足无书古塞幽。

        —— 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 钱起《归雁》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 李商隐《霜月》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 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 李颀《送魏万之京》。

7. 请写出几句关于"雁"的古诗句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送兄 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萨都刺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使至塞上 王维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腾王阁序 王勃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韦应物原文_翻译及赏析

       1. 关于写雁的诗句

        关于写雁的诗句 1. 关于写雁 的诗句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

        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将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 李益《春夜闻笛》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纱》春恨词。

        2. 有关雁的诗句 全诗

        有关“雁”的诗句或诗有:

        1.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杜甫《孤雁》

        2.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3.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 —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4.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5. 雁帖寒云次第,向南犹自怨归迟。— —纳兰性德《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

        6.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 —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1、杜甫《孤雁》

        7. 原诗如下: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8. 译文:

        一只离群孤雁,不想饮水,不肯进食,只是低飞哀叫,思念追寻它的同伴。

        雁群消失在云海之间,谁来怜惜着天际孤雁?

        放眼望尽天涯,好像看到同伴身影;哀鸣响震山谷,好像听到同伴的声音。

        野鸦不解孤雁心情,只顾自己鸣噪不停。

        2、韦应物《闻雁》

        9. 原诗如下: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0. 译文:

        故园远隔云山究竟在何处?归思悠长上心头情满胸怀。

        淮南秋雨绵绵的漫漫长夜,高斋独坐听雁声阵阵传来。

        3、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11. 原诗如下: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12. 译文:

        远行的大雁向南飞翔,风雨中与雁群失散。饥渴辛苦的大雁双翅无力地下垂,只好独宿于清冷的河中小洲。

        沙鹞和白鹭苦于难以亲近,时刻担心被弓箭射杀。茫茫云海中找不到归宿,有谁来听鸿雁的声声哀号。

        4、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原诗如下: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译文 :

        我被流放到万里之外、土地荒芜的南方,路途中看到三春时的大雁正朝北飞去。不知道到哪年哪月,我才能与你们一道回到北方?

        5、纳兰性德《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

        原诗如下:

        雁帖寒云次第,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译文:

        秋风正浓,大雁迫不及待,匆促南飞,惟恐落后。而自己有家难回,犹白骑着瘦马,一年又一年,迤逦在古道之上,让西风扑面而来。

        离人杳无踪迹,佳人愁思依依,再无心情寻芳弄草,整日待在深闺中,任凭月落乌啼。无聊之极,随手闲拂窗前月光,想起这月光也正落在离人身上。

        6、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13. 原诗如下: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14. 译文:

        人离去后西楼就变得空空如也,鸿雁也早已经飞往远方而渺无踪影。与旧日朋友畅叙别离之情也只能在那虚幻的梦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桥上,倾述着分别以后的彼此的相思与深情。话还没有说完,却被窗外鸟儿的啼声惊醒了。只见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刚刚拂晓,楚山迷蒙不清。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夹杂着蟋蟀的哀鸣,仿佛织布机梭在来往穿行,织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满头白发。这种凄清艰苦的境况,即使我告诉伊人,恐怕也难以体会到我现在的心情。我遥望京师,独自一人对着一盏荧荧秋灯,怎能不百愁俱生,那丝丝白发,怎能不再添几茎?

        3. 关于写雁 的诗句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纱》春恨词

        4. 有哪些描写雁的古诗

        卢纶: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沈如筠(闺怨)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摸鱼儿.雁丘词(元好问) 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亦,其一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余因买得之,葬于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并做《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 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地妒,未信与, 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5. 有关雁的诗句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6. 两句描写雁的诗句

        1.《早雁》唐.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2.《归雁》唐.钱起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3.《鸿雁》先秦.诗经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5.《鸣雁行》唐.李白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

        君更弹射何为乎。6.《扬州早雁》唐.李益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8.《杂曲歌辞·鸣雁行》唐.韩愈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去寒就暖识所处,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阔朝云多,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

        违忧怀息性匪他,凌风一举君谓何。9.《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唐.张九龄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

        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10.《归雁》唐.杜甫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7. 描写雁的诗句和成语各10句

        诗句: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李师中《菩萨蛮》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谢宗可的《雁字》颇具待色: 芦花月底寄秋情,阵影南飞势不停。 一画写开湘水碧,半行草破楚天青。 云笺冷印虫书迹,烟墨浓模鸟篆形。 题尽子卿心事苦,断文无数落寒汀。

        唐代诗人韩愈《鸣雁》也有“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的诗句。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小雅·鸿雁》)

        成语 : 沉鱼落雁。

        雕心雁爪。

        雁影分飞。

        雁过拔毛。

        鸿雁哀鸣。

        雁塔题名。

        鸣雁直木。

        鱼尾雁行。

        断雁孤鸿。

        鹰拿雁捉。

        谢谢采纳!

        8. 写雁的古诗句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

        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 李益《春夜闻笛》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纱》春恨词。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 生平

        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人。韦氏家族主支自西汉时已迁入关中,定居京兆,自汉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不但贵宦辈出,文学方面亦人才迭见。《旧唐书》论及韦氏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则万里为最;达于礼仪,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这些韦姓人物,还只说到中、盛唐以前。中庸前期的韦应物,则可以说是韦氏家族中作为诗人成就最大的一位。

        韦应物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从肃宗广德二年 (764年)起到德宗贞元七年 (791年),将近三十年间,韦应物大部分时间在作地方官吏,其中也有短期在长安故园闲居,或在长安任官。在地方官任上,韦应物勤于吏职,简政爱民,并时时反躬自责,为自己没有尽到贡任而空费俸禄自愧。"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写给朋友的诗中一联。一派仁者忧时爱民心肠,感动着后世读者。沈德潜评论说: “是不负心语。”"不负心语"就是有良心的话。

        苏州刺史届满之后,韦应物没有得到新的任命,他一贫如洗,居然无川资回京候选 (等待朝廷另派他职),寄居于苏州无定寺,不久就客死他乡。其享年约在五十五六。

年谱 1岁 玄宗开元25年(737年)生于京兆

        14岁 玄宗天宝九年(750年)本年前后以门荫补右千牛

        15岁 玄宗天宝十年(751年)在“三卫”为玄宗侍卫,同时入太学附读。在此期间,他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少年荒唐,并未认真读书、做人。

        ……改羽林仓曹,正八品下。

        ……授高陵尉、廷评。

        20岁 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本年8月在京兆府昭应县成婚,夫人元苹16岁。

        23岁 肃宗乾元元年(759年)安史乱后撤出三卫后数年在长安曾一度在太学读书。韦应物折节读书,痛改前非,从一个富贵无赖子弟一变而为忠厚仁爱的儒者,诗歌创作也从此开始了。

        27岁 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本年秋冬间为洛阳丞。

        29岁 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仍为洛阳丞,后为河南兵曹。永泰中因惩办不法军士被讼,后弃官闲居洛阳。

        33岁 代宗大历四年(769年)本年前后,从洛阳至长安。

        38岁 代宗大历九年(774年)任京兆府功曹,正七品下。

        40岁 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年)朝清郎,正七品上。九月夫人卒,十一月葬。

        42岁 代宗大功十三年(778年)本年秋已为户县令。

        43岁 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六月自户县令除栎阳县令,七月以疾辞官。

        44岁 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长安闲居。

        45岁 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四月,迁尚书比部员外郎。从六品上。

        46岁 德宗建中三年(782年)仍在尚书比部员外郎任。

        47岁 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夏,由前任领滁州刺史,秋到任,正四品下。

        48岁 德宗兴元元年(784年)仍在滁州刺史任上,冬罢任。

        49岁 德宗贞元元年(785年)春夏闲居滁州西涧,秋加朝散大夫,迁江州刺史,正四品下。

        50岁 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在江州刺史任。

        51岁 德宗贞元三年(787年)本年赐封扶风县男,食邑300户。入京为左司郎中。

        52岁 德宗贞元四年(788年)七月,由左司郎中领苏州刺史,从三品。

        53岁 德宗贞元五年(789年)仍在苏州刺史任上。

        54岁 德宗贞元六年(790年)本年春仍在苏州任上,后罢刺史任,闲居苏州永定寺。

        55岁 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去年冬或本年初卒于苏州官舍。后运回长安,十一月归葬少陵原祖茔。

        60岁 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本年十一月廿七日与夫人合葬。 诗歌成就

        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 ,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

        韦应物实现了脱离官场,幽居山林,享受可爱的清流、茂树、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这里用了《魏志. 王粲传》的典故。《王粲传》中说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说:徐干"轻官忽禄,不耽世荣"。韦应物所说的与徐干有所不同,韦应物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劣的人,过这种幽居生活自当心安理得,怎么能说我是那种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呢!对这两句,我们不能单纯理解为是诗人的解嘲,因为诗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因而辞官幽居。一旦有机遇,他还是要进入仕途的。所以诗人只说自己的愚拙,不说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隐士区别开来。这既表示了他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示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弃。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

家庭成员

        夫人元苹

        韦夫人元苹的墓志是韦应物亲自撰文并书写的。志文言简意赅,清晰明了,后半部分饱含对夫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读后使人动容,真不愧为大家手笔。志文简述了夫人的家世及身世,“夫人讳苹,字佛力,二魏昭成皇帝之后”。昭成皇帝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之祖拓跋什翼犍,南朝十六国时期的鲜卑贵族。北魏自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18年自山西平城(大同)迁都洛阳后,于太和20年诏令改汉姓元氏,代居洛阳,后世称河南元氏。夫人之曾祖元延祚,中唐时任尚舍奉御,从五品。祖元平叔,官简州别驾,从五品下,赠太子宾客。父元挹,官尚书吏部员外郎,从六品下。元苹生于玄宗开元28年(740);天宝15年(756)出嫁,时16岁。20年后的大历11年(776)九月卒,享年仅36岁。志文曰:“疾终于功曹东厅内院之官舍。”“十一月五日祖载终于太平坊之假第。”夫人病逝在韦应物的官舍,举行葬礼时是在含光门外太平坊临时租借的房子。“祖载”一词是指将葬之际,以柩载于车上行祖祭之礼。由此可见,韦应物当时的家境是比较清贫的。正如志文所说“又况生处贫约,殁无第宅”。

        志文格式打破常规,用大段篇幅来表达对夫人怀念之情,其中一些词句感人至深:“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由此使人联想到《韦集》卷六中有《伤逝》、《送终》等悼亡诗十几首,感情诚挚感人,某些诗句同志文有相似之处。可知这些悼亡诗均为韦应物丧妻之后所作。

        值得注意的是,韦应物撰写夫人墓志时署衔“朝请郎、前京兆府功曹参军”。朝请郎属吏部,文散正七品上。夫人去世时韦应物年40岁,这时很可能已从京兆府功曹卸任。

身世背景

        关于韦应物的世系。京兆杜陵韦氏,是关中的世家大族。所以,有关韦氏先祖世系的材料比较丰富。韦应物墓志所记叙其先祖至逍遥公韦夐,与史籍及历年所出韦氏家族墓志所载基本相同,不再赘述。关于韦应物五代祖韦世冲。韦应物墓志载:“逍遥公有子六人,俱为尚书。五子世冲,民部尚书、义丰公,则君之五代祖。”而《新唐》表四却说:“夐字敬远,后周逍遥公,号逍遥公房。八子:世康、洸、瓘、颐、仁基、艺、冲、约。”这就是说,《新唐》表四所记逍遥公的儿子比墓志所载多了二人。韦应物五代祖韦世冲是第五子,而新表却记为第七子。这条材料是以前所未曾见到过的。

        关于韦应物的高祖韦挺,新、旧《唐书》皆有传,所载官职与墓志大体相同。但韦应物墓志对韦挺因居官失职,被贬为象州刺史一职未提。志文说:“皇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黄门侍郎、扶阳公(挺),君之高祖。”笔者推测,很可能因“为尊者讳”而有意不提。另,墓志所记韦挺任刑部尚书,而非《新唐》传中所载曾任吏部侍郎,应以墓志为准。

        韦应物的曾祖韦待价,新旧《唐书》有传,武后时任宰相,与墓志所载相同。韦应物的祖父韦令仪,《新唐》表四说曾为宗正少卿,《元和姓纂》则记为司门郎中。宗正少卿,从四品上;司门郎中属刑部,从五品上。韦应物夫人元苹墓志载:“祖银青光禄大夫、梁州都督,袭扶阳公讳令仪。”韦应物墓志也说:“皇梁州都督令仪,君之烈祖。”银青光禄大夫,散官从三品。梁州,唐时为山南西道所辖,后因“梁”与“凉”声相近,曾几次改名(见《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志),梁州所管户数三万七千多户,应为中州,梁州都督应为中都督,正三品。

        韦应物的父亲韦銮,《姓纂》与《新表》均未载其官职。据傅璇琮先生考证,韦銮在当时是一位善画花鸟、山水松石的知名画家,韦应物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富有艺术修养的家庭(见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韦应物系年考证》)。韦应物、夫人元苹、子庆复三方墓志均称韦銮官“宣州司法参军”,弥补了史料的不足。唐时宣州属江南西道所辖,管户十二万多,辖八县。按唐制,上州司法参军,从七品下。宣州即今安徽省宣城、泾县一带,历来是较富庶之地,盛产文房四宝,著名的宣纸就是因宣州而得名。韦銮的品阶虽然不高,但在这样的环境里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当在情理之中。

        关于韦应物的排行。据《新唐》表四,韦銮只有应物一子。但据韦应物志文:“君司法之第三子也。”由此可以确知,韦应物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兄长。

        关于韦应物有几个子女。《新唐》表四载,韦应物有子二人,长名庆复,幼名厚复。但据韦夫人元苹墓志载“一男两女,男生数月,名之玉斧,抱以主丧。”韦庆复志文说“公讳庆复,字茂孙,少孤终丧。”如果未理解错的话,“玉斧”应为庆复的乳名。而韦应物志文也只字未提其原配夫人病逝后再婚生子的事情。由此带来一个问题:韦应物到底有几个儿子?从志文看,韦应物只有一子庆复,而《新表》却载有两个儿子,还有一子名厚复。这个问题牵涉到晚唐时期著名诗人韦庄的世系。按《新表》,韦庄的曾祖就是韦厚复。如果厚复非韦应物之子,则韦庄的世系就成为一个有待研究的难解之谜。当然,墓志上没有提及韦应物再婚生子,并不等于事实上的不存在。从墓志志文可知,韦妻卒于大历11年(776),韦应物于贞元七年(791)葬,其间有15年时间。我们不能排除在此期间韦应物有再婚或蓄妾的可能。唐代世家大族择妇多重门第族望,或许因为此等原因而不便于记入志文,也未可知。

藏书故实 出身世族,自天宝十年(751)至天宝末年,入宫为三卫郎。安史之乱后,玄宗奔蜀,他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大历十三年(778)任鄂县令,历任洛阳丞、县令、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罢官后,闲居苏州诸佛寺。世称“韦左司”、“韦苏州”。他的诗歌在唐代已有胜誉,白居易在《与元九书》评价其:“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以王、孟、韦、柳并称。一生好书,其藏书之事迹,史不多载,今据其《燕居即事》一诗中称“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可见其藏书颇具规模,且攻读之勤。韦应物的诗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诗三百首 , 国中古诗 , 写景 , 山水抒情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唐代·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唐诗三百首 , 秋天怀人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唐代·韦应物《闻雁》

        闻雁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思乡 , 秋天大雁查看更多韦应物的诗文>>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闻雁韦应物拼音版”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