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比赛 诗词比赛

龚自珍简介资料_龚自珍简介

zmhk 2024-05-20 人已围观

简介龚自珍简介资料_龚自珍简介       希望我能够回答您有关龚自珍简介资料的问题。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回答您的问题。1.我劝天公重抖擞整首诗2.龚自珍是哪个朝代

龚自珍简介资料_龚自珍简介

       希望我能够回答您有关龚自珍简介资料的问题。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回答您的问题。

1.我劝天公重抖擞整首诗

2.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

3.龚自珍和己亥杂诗的简介!

龚自珍简介资料_龚自珍简介

我劝天公重抖擞整首诗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晚清思想家,史学家。一名巩祚,字瑟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二十七岁为举人。道光元年(1821)官内阁中书,任国史馆校对官。九年,始成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十九年,弃官南归。二十一年,于江苏云阳书院猝然去世。龚自珍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受当时崛起的“春秋公羊学”影响甚深。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他弃绝考据训诂之学,一意讲求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时代所撰《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文,对封建专制的积弊,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的思想为后来康有为等人倡公羊之学以变法图强开了先声。中年以后,虽然志不得伸,转而学佛,但是“经世致用”之志并未消沉。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社会观上,他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在哲学思想上,阐发佛教中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发出“尊史”的呼吁,并潜心于西北历史、地理的探讨。在文学上,则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近代文学开风气的人物,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祖父、父亲均在北京做官,母亲善吟诗绘画,是个女才子,外祖父段玉裁是位文字学家。龚自珍自小就受到良好的学术与文学的教养和熏陶。他小时候就读书广泛,关心国事,产生改革变法的思想。他在科举上不得志,27岁中举,38岁才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客主事20余年,始终是个七品小京官,无法施展抱负。48岁时,他终于对官场厌倦,不抱希望,愤然辞官还乡,不久与世长辞。他一生创作,诗、词、文都有建树,被后世称为“近代文学开山作家”。著有《龚自珍全集》传世。

       作品《病梅馆记》,选自《龚自珍全集·定盦文集》。文章借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偏爱梅的病态“美”,致使梅横遭肆虐,备受摧残,而不敢说出他们的隐衷为实例,讽喻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与压制摧残人才的罪恶,揭露反动统治凶恶的本质与虚伪的伎俩,决心甘受诟厉,做治梅的工作,表现对被损害者的同情,敢于反抗的战斗精神与渴望追求自由解放的主张。写作上,运用讽喻手法影射现实政治,寓意深刻;用“文人画干”喻清朝统治者,用种种癖好喻统治者的种种暴政,讽喻精当,含蓄而深刻;语句运用中,又恰到好处地采用许多排比句式,更增加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龚自珍的代表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龚自珍代表名作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龚自珍的代表作?

       龚自珍,字_人,号定庵,又号羽_山民,仁和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晚年居住昆山羽_山馆,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

       代表作品《己亥杂诗》、《国语注补》

       龚自珍的代表作是什么?

       龚自珍主要作品:?国语注补、定_文集、己亥杂诗

       自珍

       编辑

       龚自珍,字_人,号定庵[1]?。汉族,浙江仁和人。晚年居住昆山羽_山馆,又号羽_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_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龚自珍代表作有哪些?

       龚自珍主要作品:国语注补、定_文集、己亥杂诗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_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扩展资料:

       龚自珍出生于浙江仁和东城马坡巷一个世代官宦的家庭。祖父龚_身,与同胞兄弟龚敬身同为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龚敬身曾任吏部员外郎,后任云南楚雄知府,为官清廉,在当地颇有政声。

       龚自珍的父亲龚丽正,幼年过继给龚敬身为子,是嘉庆元年进士,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龚自珍家人非但为官显赫,且都极有文学修养,包括他的母亲段驯在内,都著有诗集、文集传世。

龚自珍和己亥杂诗的简介!

       龚自珍是清朝时期的人,是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1792年8月22日(清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初五),龚自珍出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东城马坡巷一个世代官宦的家庭。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春,龚自珍执教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三月,父亲龚丽正去世,龚自珍又兼任了原由其父主持的杭州紫阳书院讲席。夏末,他曾写信给江苏巡抚梁章钜,准备辞去教职,赴上海参加反抗外国侵略的战斗。但1841年9月26日,突患急病暴卒于丹阳。

扩展资料

       龚自珍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

       《己亥杂诗》中第一百二十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此诗揭露社会弊病,抨击官僚制度,表现作者火一样的热情,给人以鼓舞和激发。

       他对死气沉沉的社会,砰然一击,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

       百度百科-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盦(an),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 龚自珍塑像

       ,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后人亦常称之为“龚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父龚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母段驯,著名小学(古汉语指文字学)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绿华吟榭诗草》。

       已亥杂诗》龚自珍

       己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在本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写成了三百一十五首短诗,并总命名为《己亥杂诗》。它是近代著名的大型组诗,以诗人的一生经历为主线,述写其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广泛;或记事,或抒情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时弊,表达其反对侵略、呼唤变革的思想和对未来的憧憬。风格是雄奇与哀艳并存。本文就谈谈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产、税收和水利等问题,一味依赖东南的漕运,对江南人民加重剥削,致使农业生产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国家经济的现实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批评。

        龚自珍《己亥杂诗》多用象征影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

        5.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此首诗已编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初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五首》中。也编入长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本初中八年级下册第二课《格律诗八首》中。其后两句表现了是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参考资料,详细 上 百度百科 己亥杂诗 龚自珍

       好了,关于“龚自珍简介资料”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龚自珍简介资料”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